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秦岭地貌演化新证据!湖北郧西发现国内罕见柱状喀斯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秦岭地貌演化新证据!湖北郧西发现国内罕见柱状喀斯特

来源:光明日报2024-07-05 21:26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日前披露:2024年5至6月,该研究院专家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坎子山调查发现该地区除了海量分布、高约5米的丘状喀斯特象形石景观外,还新发现一类更加高大挺拔的柱状喀斯特景观,同样有重要的科学、美学价值。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古生物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赵璧告诉记者:“两类形态、成因截然不同的地表喀斯特景观共存于此,属国内罕见。这不仅为坎子山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也为研究秦岭演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

秦岭地貌演化新证据!湖北郧西发现国内罕见柱状喀斯特

  郧西坎子山“石海涌浪”喀斯特象形石景观

  郧西县坎子山位于鄂陕两省交界地区,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石山,由距今3.59至2.99亿年前的“石炭纪”灰岩构成。地势高耸的坎子山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山体剥蚀强烈,是秦岭腹地重要的喀斯特成景部位之一。特别是以大规模“石海涌浪”、“群羊下山”式地表喀斯特象形石景观群落远近闻名。

  坎子山的喀斯特石景密集如林,且景观总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规模远超国内大部分喀斯特石林,因此被誉为“万亩石林”。

秦岭地貌演化新证据!湖北郧西发现国内罕见柱状喀斯特

  郧西坎子山万亩石林

  新发现的高大柱状喀斯特景观与坎子山“万亩石林”的单体景观外形差异悬殊。“我们研究认为,其形成演化并非仅受到喀斯特作用影响,而是受到喀斯特作用和重力崩解作用的综合控制。”赵璧介绍说,以最具代表性的“鹰咀石”景观为例,其高逾30米,直径不到10米,顶部的“鹰咀”恰如其名,神似雄鹰的喙,惟妙惟肖,明显是受到过喀斯特作用的深刻改造,但其兀立耸峙,柱体表面仅有少量喀斯特作用留下的溶沟、溶痕,更多则是平直、整齐的崩裂面,四周也散布着大量崩解的滚石。

秦岭地貌演化新证据!湖北郧西发现国内罕见柱状喀斯特

  郧西坎子山鹰咀石坐落在万亩石林之间

  “这充分证明柱体是大量岩石崩落留下的地质遗迹,双重地质作用使这一喀斯特美景既雄壮挺拔、又充满灵气,在低矮的喀斯特象形石景中显得卓尔不群。”据赵璧介绍,这类明显受重力垮塌作用控制的柱状喀斯特景观,曾在旅游地学专家陈安泽编著的《中国喀斯特石林景观研究》一书中被定义为“柴埠溪式石柱(林)”,用以区别单一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剑状喀斯特石林”,如著名的云南路南石林,以及本区的“万亩石林”等。

秦岭地貌演化新证据!湖北郧西发现国内罕见柱状喀斯特

  郧西坎子山“群羊下山”喀斯特象形石景观

  湖北地质旅游专家李正琪教授曾提出,高大挺拔的柱状喀斯特是最重要、最具开发价值的喀斯特景观类型之一。

  秦岭不仅是中国的地理标志,也是南北方的界山,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对中国的气候、生态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介绍,在秦岭腹地的鄂西北此前未有过柴埠溪式石柱景观报道,本次发现其与“万亩石林”在坎子山同时出现,证明在秦岭造山带复杂的断裂构造体系影响下,山体不同部位会发生差异升降和不同程度的喀斯特化地表过程。

  “这也表现了秦岭山脉地质结构和喀斯特地貌演化的复杂性,说明秦岭喀斯特地貌景观成因类型可能远比过去认为的要更加丰富。”赵璧表示,中国是全球罕见的喀斯特景观富集区,包含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等七个地点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已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但上述地点尚不能完全涵盖中国丰富珍奇的喀斯特景观,譬如秦岭喀斯特就还不在其中。”赵璧指出,2016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曾报道的秦岭“汉中喀斯特天坑群”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本次又在秦岭另一地点发现了罕见的不同成因喀斯特石林景观共存现象,再次说明秦岭喀斯特具有典型独特性和重要意义。

  赵璧建议,未来应很有必要对中国“龙脉”秦岭开展更加系统的喀斯特专题科考,以全面揭示这条古老山脉的珍奇地质遗迹资源和奇峰异洞美景,推动秦岭逐步成为科考探险、研学教育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让更多公众了解秦岭,并来此感受天工造化神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张锐 通讯员 朱江 陈琦)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