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谷之“重”,重在何处?这场主题报告会上,14位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现场解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光谷之“重”,重在何处?这场主题报告会上,14位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现场解读

来源:中国光谷2024-06-27 18:38

  武汉之“重”,首“重”光谷。当前,光谷紧抓武汉新城聚势提能,加快世界光谷攀高向新。6月27日,武汉市“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启动仪式暨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报告会举行,光谷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等近400余人聚集一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十年三次考察光谷的殷殷嘱托,讲述创新创业奋斗故事,凝聚勇毅前行奋斗合力。2个半小时的报告中,“科技”二字被提到了106次,“创新”二字被提到114次。

  中国信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国庆,长飞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马新强,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达梦数据库创始人、董事长冯裕才,禾元生物董事长、总经理杨代常,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志强,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武汉楷模”王金桥等8位光谷企业家现场解读光谷之“重”。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理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杜海洋,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鲁宇清,与鲁国庆、庄丹、马新强、黄立、冯裕才、杨代常等企业家共同启动主题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丁汉、曹文宣、桂建芳视频寄语。

  作为本系列报告会的首场活动,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随后举行,杜海洋致辞。8位企业家现场作报告,夏一平、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骆汉宾等6位企业代表作视频分享。现场还展演了微话剧《我的中国“芯”》。

  “光谷之‘重’,重在科技竞争力、重在独树一帜的产业引领力、重在未来之城的人才吸引力。”报告会上,杜海洋介绍了光谷加快推进武汉新城建设、迈向世界光谷的创新作为。

  作为武汉的创新高地和经济发展“主引擎”,2023年,光谷以武汉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13.6%的地区生产总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光谷始终把创新作为主导战略,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5%,高企从672家增至5700多家,科创供应链平台汇集各类创新需求1.2万项,相继突破了国内首颗400G硅光收发芯片、首台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首个眼科体内基因治疗药物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稳居全国高新区前四。

  光谷构建了“独树一帜”的产业领先优势,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超5000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光模块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了从电脑、手机到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的多元化布局,诞生了国产数据库第一股,200多个1类新药管线在研、50多个进入临床。

  截至目前,光谷常住人口已从40万增长到超120万,三甲医院增至9家(含拟建、在建5家),打造了华师系、华科系、外校系、育才系全阵列基础教育,正聚焦武汉新城“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目标,中轴线和六大片区起步区开工,419个重大基建项目提速。

  杜海洋说,光谷正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部署要求,巩固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成效,持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武汉新城为引领,推动“世界光谷”攀“高”向“新”,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多光谷力量、展现更多光谷担当。

  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东湖高新区在家委领导,全市各区宣传部负责人,8家报告企业方阵,武汉“城市观察团”代表等参会。

  企业家观点

  中国信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国庆:

  五年六次刷新光传输世界记录,

  核心关键领域国产替代率超90%

  近年来,中国信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力信息科技自立自强锻长板,聚力新型举国体制开放式创新补短板,集中力量办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不断努力,中国信科不断做到了“唯一”“首个”:五年六次不断刷新光传输世界记录,单模24芯光纤传输系统,净传输容量达到5.26Pbit/s,为我国未来网络和数字经济下一轮发展做好了底层核心技术储备;成为我国唯一有实力将通信系统、信息安全与专用芯片结合起来的企业,全球唯一能“一站式”提供海底光缆建设项目EPC解决方案“全套服务”的中国企业了;国内首款2Tb/s三维集成硅光芯粒成功出样……

  鲁国庆说,下一步,将聚焦“高、新、特、芯”强化创新,持续巩固光通信、数据通信、无线通信等传统优势,并在6G、车辆网、空天地海一体通信、卫星互联网、高端光电子芯片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长飞光纤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

  连续8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勇闯下一代光纤科技创新“无人区”

  长飞与中国光谷同岁,拉出了中国第一根量产光纤,是全球领先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供应商,主营业务连续8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2013年,长飞单根光纤预制棒能拉7000公里光纤,2018年能拉8000公里光纤,2023年,可拉10000多公里光纤,持续保持全球最高技术水平。生产线上拉出的一根光纤可以满足全球80亿人同时通话。

  从原材料的国产化、零部件的国产化、装备的国产化,长飞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已没有任何被“卡脖子”的地方。

  庄丹介绍,长飞成功研发出的“空芯光纤”。就在本月,助力运营商建立了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全球首个单波1.2T、单向超100T空芯光缆传输系统现网示范,这是空芯光纤从技术原型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里程碑。6月,武汉新城首个重大产业项目——长飞先进半导体武汉基地正式封顶。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碳化硅产能最大的一体化新高地。

  他表示,长飞一直在主动谋未来,勇闯科技创新的“无人区”,未来更将担负起引领光纤光缆行业发展方向的重任,继续勇争第一,守好第一。

  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

  从“全球买”到“全球卖”,

  “立目标”“立精神”打造行业创新策源地

  通过自主创新、链式创新,华工科技在国内率先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万瓦光纤激光器、硅光芯片、汽车制造中高质高效激光切割焊接关键技术,皮秒飞秒等超快激光器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90%以上……诞生了60多项“中国第一”,并通过领衔关键核心部件、装备的国产化,推动了中国激光产业链的“黄金十年”,营收也超过百亿元。

  近两年,华工科技投入近20亿元用于40多个“行业领先、国产替代、专精特新”产品的研发。中央研究院聘请24位院士、专家担任公司“智囊”,与20多家高校、创新机构、智库和企业签约协作,两年的时间招揽硕博士人才300多名。

  “德国客户哈拉尔德告诉我,现在在德国上网搜索激光加工设备,华工科技的多个产品排在首页。近几年,在德国销售规模年年翻倍,并带动欧洲市场近两年强劲增长超80%。”马新强说,从十几年前通过“全球买”集成创新,到现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实现“全球卖”,华工科技带动省内两百多家供应链、产业链上游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自主化率达90%以上。

  “要保持创新,要立目标、立精神。华工科技秉持‘代表国家竞争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奋斗目标,倡导‘三千’精神(千方百计干成事的进取精神,不畏千辛万苦的攀登精神,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创新策源地之一。”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

  全球首个国产化中文多模态大模型

  紫东太初3.0版本即将发布

  自2022年在光谷成立以来,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是全球首个中文多模态大模型。今年,将再次迭代升级发布3.0版本,进一步提升对千行百业的赋能能力。

  王金桥说,紫东太初大模型的攻关历程是践行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体现,也源于紫东太初的全栈国产化基础软硬件体系。目前,已推出了“紫东太初APP”与“江城洛神”等AI应用程序,并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展开应用。

  未来,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深耕光谷,共同抢抓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公司董事长黄立:

  “中国红外芯”技术水平已达国际一流,

  成功研制世界领先脑机接口

  “‘中国红外芯’的技术水平已从‘跟跑’走向‘并跑’‘领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红外这个领域,西方卡不了我们的脖子。”

  黄立介绍,高德红外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国产红外芯片实现批产,掌握了产业发展主导权,当前不断开拓广阔民用市场。比如其车载热成像产品,已在多家车企量产应用。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普宙科技与光谷深度合作的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已建成全国标杆。衷华脑机公司研制成功世界领先的6万5千通道、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入选2023年度中国脑机接口十大进展。公司还牵头成立了“中国光谷国际脑科学创新中心”,促进国内脑科学研究和医疗产业创新发展。

  黄立说,高德红外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十年营收增长了十倍。未来将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着力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续写攀“高”向“新”,追光而行的新故事。

  达梦数据库创始人、董事长冯裕才:

  40多年不改初心,

  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数据库

  自主创新既是国家的战略,也是达梦的灵魂。历经4000多个日夜艰难攻关研发,达梦实现数据库共享集群技术“零”的突破,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达梦拥有授权专利超200项,获软件著作权超300项,核心源码自主率百分之百,深度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金融、通信、电力等关键行业,连续多年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有率第一。

  今年6月12日,达梦成功登陆科创板。成立40余年,达梦的梦想始终是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冯裕才说,达梦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加强技术研发,立足武汉,面向全国,放眼全球,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的中国梦。

  禾元生物董事长、总经理杨代常:

  坚持原始创新,

  “稻米造血”从天方夜谭即将进入量产

  “2023年,已经完成年产能100万瓶注射液的智能化工厂建设,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2024年正在建设年产能达到600吨原液(有效成分120吨,1200万瓶注射液)的产业化基地,满产后年销售额有望突破50亿元,即将实现从1到100的突破。”

  禾元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一条龙于一体的生物制药公司,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研究和开发全球首创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到今天已经18年。

  人血清白蛋白俗称“黄金救命药”,2023年,国内人血白蛋白供应排名前四的均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利用生物技术制备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对摆脱进口依赖,确保国家国防安全和国民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杨代常说,最初水稻提取白蛋白这一“跨界”生物技术并不被看好,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现在禾元生物已有6个新药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5个为全球新药。目前,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临床Ⅲ期试验,有望在明年获批上市。

  “对于严重肝硬化病人,一周要用4-5瓶人血清白蛋白,传统白蛋白每瓶价格在400-500元。随着我们的技术产业化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后,将会有效降低成本,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志强:满怀信心扎根光谷,投入中国人工智能事业建设浪潮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构建世界首个大型社会模拟器,打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孪生的平行空间。目前,已经完成基础平台的搭建,将基于平台开展下一步研究应用。这一成果既可以在基础设施布局、交通运输规划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推演预测,也可以解决“衣食住行”中的重点民生问题。

  当前,北武院正在研制存算一体高端AI芯片,可无缝兼容国产芯片产能产线工艺,填补我国AI算力短板。该院AI技术已赋能武汉龙头企业如东风汽车、九州通、湖北移动、普惠海洋等。在法律、医疗、文娱等领域,已成功部署“北大元法智能系统”“智医导航系统”和“AIGC长音频生产平台‘呱呱有声’”。今年,北武院将建成“智能社会体验馆”,为公众呈献沉浸感的新体验,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我曾任美国莱特州立大学讲席教授,从美国归来,扎根光谷,很荣幸投入到中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建设浪潮中来。”吴志强表示,武汉将创新融入城市发展的灵魂,众多人才汇集光谷,“千里马”竞相奔腾,对光谷、对武汉的未来充满信心。

  现场观察

  为光谷科技创新代言,

  企业家揣了哪些硬核“真家伙”?

  一枚硅光芯片、一个空芯光纤模型、一位人工智能虚拟人“小初”、一颗“外籍”螺丝钉……演讲台上,企业家们纷纷揣出硬核“真家伙”,一批新质生产力成果亮相。

  中国信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国庆举起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硅光芯片介绍,目前,1.6Tb/s硅光芯片已经实现国内首产,国内首款2Tb/s三维集成硅光芯粒成功出样,助力我国信息产业急需的高端光芯片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湖北服务国家战略的亮眼符号。

  长飞光纤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空芯圆柱并介绍,这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空芯光纤,传输具备超大容量、超低损耗、超低时延的特点。使用空气纤芯替代玻璃纤芯,是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有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金融高频交易、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各大领域。

  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没有带创新成果,而是特意带了从海外采购的一颗螺丝钉。“当年,不光是核心技术要靠买,甚至连紫外激光器加固用的螺丝钉都要从国外买,3美元一颗。这颗螺丝钉提醒着我:我们国家要构建完整、现代化的工业体系,需要每一家企业摈除依赖,走自强奋斗的道路!”

  会上,身穿中国古代服饰的AI虚拟女孩“小初”与观众现场互动,介绍了武汉新城的最新建设情况。此外,她将自己与ChatGPT、Sora进行对比,展示了支持3D理解、信号分析等“看家本领”。

  听众反响

  “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催人奋进!”

  “企业家们的主题报告提气提神、催人奋进。听了他们与光谷的故事,我们感到心潮澎湃、深受鼓舞。”

  此次主题报告会引发现场听众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场汇聚多方智慧的报告会,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在自主创新之路上的不懈奋斗,以及光谷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聚集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今年,武汉形势政策报告会首次引入“城市观察团”,邀请50位来自高等院校、律所、医疗机构、媒体等各行各业的热心市民代表,以提问、点评等形式与报告人互动。

  听完报告后,“城市观察团”代表,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薛紫衫感慨:“每次走进光谷,都能感受到这里创新的脉动。光谷不仅有前沿的科技,更有敢于突破的勇气,这种精神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将牢记使命,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确保信息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华工科技职工代表鲍欣然兴奋地说。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代表郭奇荣表示:“作为华科的学生,能够亲眼见证光谷成长,我感到非常自豪。之前对光谷的印象是‘新’,今天又新增了‘强’和‘重’两点感受。未来我要继续努力学习,把论文写在武汉新城和世界光谷的大地上,为光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市民代表、中冶南方职工宋迎颖说:“这两年光谷发展得特别快,越来越多高楼和社区在光谷平地而起。生活在光谷,我能切身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生活变化,比如智慧交通、在线医疗等。这些创新成果让生活更加便捷,也让我对光谷的未来充满期待!”

  采写 | 张隽玮 杜佳琦 王冰倩 邹子聪

  摄影 | 张璨龙 张希祉

  编辑 | 康 鹏

  编审 | 龙大虎

  审核 | 肖 辉

  出品 | 光谷融媒体中心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运河文化“慢生活”

  • 500余名中美青年齐聚鼓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