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眼下,正值香椿上市的时节。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六郎乡两岔村千余亩香椿种植基地,一排排香椿枝头挂满了紫红、鲜嫩的香椿芽,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村民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提着篮筐,穿梭林间,伸手、掐芽、装筐、背运,一派繁忙景象。
“以红油香椿为主,不打药、纯有机,丰产期每亩收入5000元,可采摘三茬,预计能采摘40万斤。”郧西县百旺农业红油香椿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德宝表示,从3月底开始,每天有20多名工人采摘香椿芽,每天采摘2000多斤,收购附近群众的香椿5000多斤,每日发往武汉、西安、北京等地鲜香椿芽2万多斤,产品供不应求。
郧西香椿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被称为“树上蔬菜”,味浓鲜美,内含多种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又极富地域特色的时令蔬菜。
“这是头茬香椿,纯天然种植,以香、脆、红闻名,是春天的第一‘鲜’……”4月8日一大早,郧西县网络名人梅堃带着塑料筐、钩杆、三脚架和手机,来到两岔村香椿基地,通过直播卖香椿芽,当天销售额高达10万余元。目前,“云端”销售收入近百万余元。
香椿产业是郧西县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短平快产业。
该县六郎乡兵营铺村村民张友香种了19亩香椿,去年收入4万元。她说:“跟合作社签订了种植合同,合作社提供树苗,还培训技术,采摘的香椿芽也不愁卖。”该乡像张友香这样靠着香椿“吃饭”的农户就达1000余户,还有5个村依靠香椿产业每年获利2万余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满载而归。郧文轩摄
近年来,郧西县大力发展香椿产业,从品种培育入手,通过母本提纯、性状测量、区域试验、品种检验,成功将本地香椿改良为“红油香椿”,探索“矮化密植”种植方式。品种优化后,不仅每亩能种2000株,还让采摘时间从40天延长到70天。
“三月八,吃椿芽儿。”香椿是春天独有的美味,新鲜香椿芽季节性太强,保鲜周期短。如何打破时间差,让香椿成为“四季生意”呢?郧西县百旺农业红油香椿专业合作社开发出了腌渍香椿、干香椿、香椿酱、香椿油、香椿茶、香椿酒等系列产品。
装瓶、计量、封口……在郧西县百旺农业红油香椿专业合作社里,20多名工人正熟练将加工好的香椿酱菜装瓶、发货。
“一瓶香椿酱220克,售价15元,附加值比卖椿芽高多了,去年仅香椿酱就卖了100多万元。”王德宝介绍,合作社已与该县50个村和400余户农户达成了订单合作,年产值500万余元。
“小香椿”发展成“大产业”,带富了一方群众。“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栽一次采30年,每年忙2个月,收入也不错。”郧西县三官洞林区三官洞村村民袁汉顺介绍,他种植了5亩香椿,并附带收购了同村群众的香椿,短短4天,就卖了3000斤,收入3万余元。
三官洞林区香椿种植面积近7000亩,去年产值200万余元。
郧西县境内的60%以上的土地属于山地黄棕壤,其有机质含量高达1.5,非常适合香椿生长。该县通过建设种苗繁育、生产基地,加大香椿产品研发、品牌认证力度,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香椿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目前,该县已种植香椿12万亩,年产值超亿元。(邹景根、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