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3月22至24日,第二届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中学的13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喻家山下,围绕课程思政政策解读、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文史思政、艺体思政、科技思政、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研讨。本次会议由华科大哲学学院主办,华科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集刊编辑部协办。
华科大本科生院副院长柯昌剑在致辞中说,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继续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大问题,继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高校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将持续深入,进一步提高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与能力,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效果。
华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童文胜随后介绍了华科大文科建设的主要成绩和哲学学院的发展史。他认为,哲学学院主办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集刊起到了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搭建理论平台、提供学术指导的作用,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华科大哲学学院院长董尚文表示,希望通过会议交流研讨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理论自觉与实践,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同时,他指出在场与会代表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这有利于兄弟高校合办,共同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责任的先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冯俊在大会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正确党史观的基本内涵和根本意义。他强调,要推动“四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四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明确百年党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要让学生熟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要让学生了解党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如何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大思政课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历史自信。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教授吕志峰分享了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经验成果。他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尊重课程建设规律,提升课程的深度、厚度和质量,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课程思政的第一责任人是专业教师,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人水平至关重要。
随后大会进入分组研讨阶段,分设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文史思政、艺体思政、科技思政、协同育人六个分会场,邀请来自全国各地8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含军队院校、高职院校等)的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分享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的思考与实践。(光明日报记者张锐通讯员舒年春、彭心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