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通讯员张俊 张峥 蒋沛汶)近日,长江职业学院文化教育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5名学生被某军区幼儿园预定,走上顶岗实习岗位;武汉市卫健委幼儿园也一眼看中了该院的3名学生……类似这样的喜讯,最近经常出现在该院的毕业考试中,据文化教育学院副院长蒋文娟介绍,目前该院毕业生已经全部被预定或走上实习岗位。
企业现场选人、抢人已成为文化教育学院毕业展演季上的独特风景。通过毕业展演,学生以经典话剧、舞台节目、融媒体制作、手工及绘画作品等方式呈现三年所学的综合技能,人才培养效果及学生个人素质一目了然,让现场观看的行业企业专家及校企合作单位纷纷按捺不住,多次出现“抢人”的热闹场景。
求职用工“供需两旺”,企业人才“双向奔赴”的共赢得益于该学院持续八年推行考试评价改革。为生动展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16年以来,该院坚持“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战化,难以实战课程仿真化”的方向,课程考核逐渐摆脱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课程评价方式。表演艺术专业的艺术展演、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话剧表演、新闻专业的作品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和绘画作品等均成为考试的“打开方式”。
据悉,该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展演既是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的“主渠道”,也是毕业生人人参与的“练兵场”,更是广大用人单位挑选精兵强将的“大舞台”。该院各个专业技能考试的特别方式引起校内外广泛关注。
学前教育专业考试展示的校本课程——《湖北传统文化艺术实践》上课方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省内外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内容转化为作品展示。为期三个月的实践学习吸引了不少大一、大二学生参与,他们的作品涵盖纸浆画、掐丝珐琅画、衍纸画、平面剪贴画、剪纸、素描、书法、手工等,主题鲜明,造型多样,技法熟练,画面色彩丰富,满满正能量。
其中,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晓楠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做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作品《牢记使命,强国有我》,巧妙地融合了武汉的多个象征性建筑——壮丽的长江大桥、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以及美丽独特的马蹄莲,还有和谐号列车及学生、军人、医生、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人们,彰显大武汉的城市底蕴及时代发展的勃勃生机,表达了新时代学子为实现中国梦奋发学习的理想信念。在作品展览现场,都晓楠的剪纸作品得到高度评价,其本人也被湖北省级示范幼儿园——公安县幼儿园相中,决定预定该生入园工作。
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经典话剧展演“考试”现场,省级电台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曲艺相声演员、知名文化公司经理、小学及幼儿园领导担任现场评委,继续延续着排演经典话剧的传统。从《暗恋桃花源》,到《红楼梦》之《梦回金陵》,每一次表演都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曲艺相声演员、播音与主持专业兼职教师刘雄还专门来信,为学生点赞加油。
目前,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排演经典话剧考试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校园文化的一个亮丽品牌。该专业学生每年除了近三成的学生升本外,其余毕业生提前半年都被预定一空。
“学生听过看过的东西只是感性认识,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才能永驻心间。每个学生参与、半年排演一部经典话剧,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协作力都得到加强和提高,戏里戏外,均有收获。”播音与主持专业教研室主任赵轲介绍,学院构建了“以训促演、以展促评、训赛演循环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把专业技能分成不同的模块,通过剧目(项目)集中呈现,通过校内外评委、剧场观众对展演剧目(项目)的评价,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实效,提升教学效果。关键是这种育人效果不是由学校来说,而是要让企业来评判。
文化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德武表示,教育评价改革最能催生课堂革命,展演就是要让学生把所学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不同载体集中展示学生的素质和技能,让人才培养效果可看、可评。
戏剧表演充满了挑战,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表演技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们通常会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和排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在表演艺术专业的毕业戏曲展演“考试”——话剧《如影随形》现场,评委们一致认为,学生不仅表演技巧到位,而且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强。大家的表现还受到国家一级演员邱玲、郑志方、周锦堂等表演艺术家们的好评。
网络新闻专业的展演方式同样别出心裁。这一次毕业作品要求以“荆楚誌•光与影”为主题,以荆楚文化为载体进行毕设作品创作,同学们用三个多月时间深入荆楚大地探索中华传统文化,足迹遍布省内外,作品选题涵盖了造纸、楚香、茶艺、泥塑、汉绣、锔瓷、 红色文旅等多个领域,挖掘出藏在身边的荆楚文化之根。学生作品如蔡涵、胡成城、娄洁、危紫嫣团队完成的微纪录片《纸坊游记》,以梳理专业文献、与非遗传承人访谈、亲自体验古法造纸等多元化的表现方式讲述了造纸非遗技艺里的故事,深受师生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文化教育学院院长代莹介绍,目前学院超过80%的课程已经摆脱了一张试卷考试的办法,而且还在陆续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如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大赛成绩可以直接替换课程学分,集训表现可以替代课程的某些考核环节等等新的评价模式。八年来,正是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才有了今天“课堂革命”的成果,培养出了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