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好文 | 红安绣活——从三代人的传承故事说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好文 | 红安绣活——从三代人的传承故事说起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2023-08-24 10:03

  第一次见到4岁的小清芷,我是很惊讶的。

  惊讶的不止于年仅4岁的她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陪着非遗传承人的外婆和妈妈一双巧手飞舞,专注着手里的绣活,更惊讶于她绣在布面上可爱又俏皮的Q版赛罗奥特曼。

  孩子的创作欲是天生的,也是天马行空,不受束缚的。他们不懂什么代代流传的板式,图样,不懂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只是想表达自己。

  用红安绣活来绣奥特曼,大抵是大人们能想到也觉得不值一哂的创作形式。

  却不禁瞬间让我想起了B站上大火的京剧《三堂会审伽利略》、评书版《火影忍者》,《无期迷途》里的唢呐FUNK,《原神》里点击破亿的《神女劈观》。

  就像有的网友在《神女劈观》下面的留言:也许这些东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艺术、非遗文化,但是有多少人是顺着这条游戏PV,带着海内外的年轻人们一点点地去了解京剧,去听《锁麟囊》、去看《武家坡》、《定军山》、《穆桂英》,去摸索和感受京剧的魅力。

  换言之,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非遗文化中去创作,去吸引更多更年轻的同好与受众来关注,何尝不是为这株日渐干涸的大树掬来了一捧活水。

  ......

  传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华夏文明五千载,孕育了丰饶的文化盛宴。

  大多数传统文化、非遗项目都诞生于遥远的农耕时代。

  从二十四节气到民谣、山歌,从民俗音乐到民间制作工艺,从传统食品到古早的手工艺。

  他们既是农耕文化的见证者,记载者,也是从农村到城市,几代几十代人不变的乡愁与记忆。

  民间艺术,从来都不是所谓造作高雅的创作。

  它可能是乡间某位绣女农闲之余的谋生手艺,是阿姊递送给心上人的定情信物,是母亲送给出乡关谋生的儿子的一丝念想,也是苏区人民支援红军坚持革命的定心丸。

  如今在欧洲旅游中备受瞩目的马德拉刺绣、莱夫卡拉花边、Matyó刺绣等绣法制作的相关制品,被游客趋之若鹜,巴掌大的手工绣品就能卖到几百欧元一件,传承的也不过是欧洲乡间自古以来的图样和技法,和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无数的劳动妇女创造的各种针法绣法并无高下之分。

  事实上,“传统艺术”或者“民间艺术”这个名称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当一件事物被冠上“传统”之名时,说明它更多的作用是保留历史中的风貌,而不是快速迭代发展,而“民间艺术”这个词更是直白地说明了它的艺术价值很难进入更高的市场,获得更高的溢价。

  当生存的理性替代了传统文化认同,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自然会动力不足。

  文化的自卑和自信

  现在的年轻人大概没有那个体验。

  早些年,红安人出门在外,尤其是年轻人,是羞于提起自己来自一个小县城红安的。旁人倘若问起籍贯,他们多半会说自己来自武汉,来自黄冈,却决口不提红安二字。

  后来小县城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生活水平也提上来了,《铁血红安》在央视播出了,中国第一将军县的名气也慢慢响了,不少人终于敢自信地介绍自己来自湖北红安了。

  与之情况类似的就是以红安绣活为代表的一批红安非遗了,早些年在人们口中也不过是“纳个鞋垫子”、“我妈也会”、“没有苏绣蜀绣精妙”,诸如此类的评价,大抵是看不中的。

  我也不例外。

  那年去部队,上火车的前夜,母亲往行李里塞了两双连夜绣的鞋垫,我窝在行囊深处始终没有拿出来,从来没有觉得这是很值得炫耀的东西,直到某天战备拉动,首长从行囊里掏出那双“凤穿牡丹”,惊呼藏了艺术品在里面,同随行的首长们反复欣赏时,我才发现这个东西或许并没有自己想的那般稀松平常。

  “凤穿牡丹”成了我后来在战友之间夸耀家乡的小物件,乃至思乡之际,每每看到鞋垫上的绣活,想到母亲在某个冬天的深夜临行密密缝,顶着刺骨的凉意,老花眼在昏暗的灯光下千针万线,也不禁潸然泪下,流起男儿泪来。

  退伍时,我将“凤穿牡丹”送给了识货的首长,战友说首长将鞋垫装裱了起来,跟随着升职的首长去了北京。

  等我再次回到家乡,母亲因为视力问题,早已放弃了绣活。

  那一瞬间我想起了温瑞安写给古龙的那四个字:顿失所寄。

  ......

  未来,为何而来

  那么,非遗的未来在哪里呢?

  事实上,前人已经蹚出了一条“IP+非遗”的成功路径。

  在这个流量为尊的网络社会,流量是核心资源。无论是影视综艺、网络文学、网络游戏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受众,是天然的流量池。

  数据表明,中国游戏用户规模高达6.69亿人,从国民手游《王者荣耀》到《永劫无间》、《原神》等等,在如此庞大的用户规模的商业架构中嵌入非遗元素,官媒称之为“文化借游戏出海”,已经成为游戏界的共赢发展经典案例。

  如果说《王者荣耀》的一些经典游戏角色皮肤,如鲁班的狮舞东方、上官婉儿的梁祝、甄姬的游园惊梦还仅仅是在向醒狮、越剧、昆曲等传统文化致敬,那么与苏绣大师姚建萍合作的王昭君的乞巧织情就不得不说是实打实为苏绣拉了一大波流量。

  作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在全球有超过5600万玩家的《原神》是国产游戏出海最成功的产品,在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制作15种语言版本,将传统文化巧妙地通过现代数字化产品的包装,让游戏成为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让全世界更多的人能够接受传统文化,喜爱中国文化。

  从去年仅凭一个剧情PV《神女劈观》在全球斩获3亿流量,吸引全球玩家学习中国戏曲,到全国各种国家级戏曲表演艺术家“神仙打架”般地蜂拥而来进行二创;到年末利用新年短片《鱼灯》巧妙地将安徽歙县鱼灯非遗技艺和原神游戏中的海灯节结合起来,在千万级流量中狠狠赚了一波游子的眼泪。

  今年年初更是在游戏开发之余,直接推出了两期《流光拾遗之旅》节目,用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木板年画与衡水内画展现游戏里风光和角色魅力,不仅让木板年画和内画鼻烟壶在网络上搜索量暴增,更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接触到了自己家乡的非遗,感受了那些自己或觉不起眼的民间艺术在岁月沉淀下的无限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是依托于人而存在,有人关注,有人热爱,有人继续描摹新的创作题材、探索新的技法,才能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

  我想小清芷应该很快就不会再绣奥特曼了。

  但是很多年后,长大的她,也会突然会怀念起曾经小小的自己,在某个夏日炎炎的下午,门外树上知了鸣叫着,和母亲、外婆围在在一起,一边闹着要吃冰棍,一边耐着性子,一针一线跟着长辈们做着红安绣活。

  在无数的记忆里,翻到这普通而不普通的一页,莞尔一笑。

  (来源:“红旅游记”微信公众号)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