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恩施椒园镇全面开展“数字乡村”平台建设—— 破译基层“数治”密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恩施椒园镇全面开展“数字乡村”平台建设—— 破译基层“数治”密码

来源:恩施晚报2023-07-14 15:40

  全媒体记者 曾维明

  小暑时节,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万物蓬勃。

  70岁的刘召儒拿出手机,打开“数字乡村”微信小程序,交了水电费。“现在很方便,水电费直接在网上交。”刘召儒开心地说。

  2022年11月起,椒园镇全面开展“数字乡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椒园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面打造“政府引导、村民自治、平台数治”数字乡村共治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手指点开幸福生活

  7月2日,椒园镇黄坪村村民彭昌付完成自家8亩黄金梨的二次套袋。

  “‘数字乡村’微信小程序通知我们现在要给黄金梨进行二次套袋了,我们就按照村里的安排完成。”忙完手中的活,彭昌付笑着说。

  “点开手机,就能清楚了解全村黄金梨二次套袋完成情况。”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说,目前全村黄金梨二次套袋已全部完成。

  除了黄金梨套袋,“数字乡村”平台还改变了基层大排查的方式。

  来到村民家门口,姚元翔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以前做大排查工作起码要花半个月时间,要一家一家地问,现在扫码,4天就做完了。”他说。

  如今,“数字乡村”平台不仅能线上引流、带货销售,让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乘“网”出山,更能满足村民办事、缴费、查询等个性化需求,生活智能亦智慧。

  数据赋能基层治理

  “数字乡村”到底是什么?椒园镇给出了答案。

  走进椒园数治中心,一张实时卫星云图映入眼帘。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查看庆阳坝村各垃圾站点垃圾清运情况。随着鼠标点击,一幅幅实时画面出现在显示屏上。

  2132个摄像头连接椒园数治中心,通过这些摄像头,24小时实时监管,为全镇的平安建设保驾护航。

  遇到紧急情况时,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前往处理。“有了这个平台,我们的应急能力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椒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政务服务网上快办,基层干部通过手机开展移动办公、数据实时采集上报、信息审核发布等,以数字化政务工具让基层管理向精准化、集中化转变,不仅打通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实现一部手机跑基层的数智化治理新局面。

  “现在填好资料后,就可以去买汽油了。以前要去派出所开证明、去村里签字才能弄好,现在节约了很多时间。”不到5分钟,庆阳坝村二组村民阳仁宽利用手机完成散装加油申领手续。

  此外,村民还能借助“民生服务”“随手拍”等功能,将问题上传反馈。村“两委”精准对接村民需求,高效为群众办事。

  深圳市盛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乡村项目部总监宁国臣介绍,“数字乡村”通过1个平台、6大智能模块、12套软硬件系统和N个应用服务模式,整合“村民”“治理”“企业”“游客”4大使用终端,联合30多个行业部门提供便民信息查询、掌上办公、融资服务、旅游信息等多元化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数字乡村”平台归集整理数据量超过2200万项,并每月更新;采集农户数据8.7万多户,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90%;完成椒园镇“一户一码”与公安门牌合并覆盖农户6584户;已上线移动端便民服务类目超过50项。

  平台建设走深走实

  近年来,为推动全域旅游,椒园镇形成游庆阳古街、赏锣圈花海、探神秘天坑、住千户土家民宿、吃黄金梨等精品旅游线路。依靠黄金梨产业,黄坪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1200元增至2023年的2万余元。

  端午假期,重庆游客王可蓉来到椒园镇游玩,通过“数字乡村”平台“游玩攻略”版块检索到该镇农家乐和民宿情况介绍,成功解决了吃住问题。

  “‘数字乡村’平台很方便,我还在线上预购了黄金梨,等黄金梨成熟后,分给亲朋好友品尝。”王可蓉说。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促进了信息化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创新基层治理、激活发展要素、便利群众生活等方面效果明显:

  ——打造了智慧乡村数字底座,通过制定“二维码”信息,建成农户数字电子档案,进行数字化台账管理。村民在平台注册,可以实现50余项“码”上服务。

  ——村(社区)干部可以实现掌上办公,用数字化工具让基层管理向精准化、扁平化、集中化转变,减轻基层干部工作负担。

  ——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实现多系统、多源头、多维度数据的一网集成。截至目前,已建成平安乡村、防返贫监测、积分制管理、铁塔智联、智慧农业等应用,提高了农村基层智慧治理效能。

  “我们将持续抓好‘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和管理,深化拓展应用场景,守住网络数据安全底线,助力乡村发展智能化。”椒园镇主要负责人表示。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