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访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产城融合的生态新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专访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产城融合的生态新城

来源:花山漾2023-06-10 08:58

  思想领航,荆楚巨变。日前,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湖北)“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我们这样干”专题访谈走进湖北省武汉市。

  5月23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斌接受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湖北)主题采访团专访,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道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发展村集体经济等热点话题深入交流。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治理制度作出了新的部署,请问花山街道将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郭斌: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治理亮彩。我们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科技赋能作用以及企业、社会主体众多的优势,聚焦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以街道社区为主阵地,统筹美丽花山、活力花山、幸福花山建设,创新“大党建”载体,夯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平台功能,撬动各领域资源精准下沉,推动社区治理迈上新的台阶。

  二是注重均衡可及,推动服务提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就业、居住、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完善花山就业超市功能,帮助就业弱势群体家门口就业,激励创业;持续推动还建小区环境提升、村民安置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民生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加快推动花山河、光谷书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花山骨干路网建设,让居民享受高品质便捷生活;加快推进光谷人民医院建设,切实保证居民群众生命健康;健全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讲好花山故事,推动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深沉的力量”,具有聚民心、育新人的作用。花山街坚持实施“文化强街”工程,围绕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绿色产业,盘活山水资源,有力推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家墩遗址的申报创建工作;围绕精神文化建设,寻找原住民、新乡贤、老党员、退役军人等榜样典型,传播幸福花山的声音;围绕廉政文化建设,准确运用四种形态,积极展示风清气正的花山形象。用心用情讲好花山故事,为美丽花山、活力花山、幸福花山建设嵌入“有趣的灵魂”和“奋斗的动力”。

  四是做强“居民之家”,化解矛盾纠纷。“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花山街道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各村原住民从“农民”向“市民”转型,为了维护这个过渡时期的稳定,填补行政村取消后桥梁纽带的缺失,花山街选取还建社区中心位置打造了居民之家,畅通原住民“零门槛”问题反映渠道,聘任26名老村民为“居民之家”邻里调解员,联动协同社区的人民调解员、社区律师、社区民警,通过“民话民说、民事民议、民忧民解”的方式,共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一系列举措,“居民之家”成为掌握民情的前沿哨所,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普法宣传,弘扬正能量,依靠群众的力量正向影响引导群众。我们坚持大胆创新,尝试探索出了一条居民自治的新路,把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平安花山建设保驾护航。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请谈谈近年来花山街道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强化为民服务方面做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郭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是新时期基层治理的基本遵循。

  花山街道党工委紧扣社区发展和群众关切,围绕“建平台、建机制、建队伍”,打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一是建全覆盖共建平台,夯实区域大党建、示范社区创建、网格实体治理三级平台,促进资源互联、事务共商、成果共享,推动社区治理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建全参与共管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参与式空间营造、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培育、激励动员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营造良好的社区自治氛围;三是建全过程共治队伍,挖掘“智囊团”,培育“行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专家学者、青年人才、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等,打造一支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共治队伍,推动社区治理走深走实走细。

  我们坚定地走共同缔造之路,系统实施社区治理创新“三年行动”,推出大工委专委、一社一品、居民之家等新平台,创新亲民化党群、社会组织孵化园、微创业孵化园、志愿者“双激励”等新机制以及花山漾、橘子姐姐志愿队等新队伍,凝聚起建设美丽花山、活力花山、幸福花山的磅礴合力,激活了花山社区治理的“一池春水”。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花山街道在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面有什么亮点?

  郭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社区基金会作为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分配背景下的社区公益慈善路径,也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2021年10月,花山街成立了湖北省首个街道级社区基金会,动员联结社会各界力量,助力社区创新发展和美好生活。

  花山街社区基金会实施就业、教育、养老、帮扶四大公益项目——“就业超市”居民就业帮扶公益行针对花山土地统征后转移农民就业难问题,实施就业推荐、技能培训、微创业孵化“家门口”一站式免费服务,帮助876人家门口就业。“花漾育学”家校社教育公益行从教育入手、关注社区整体发展,2023年投入20万元举办首届奖学分享会,营造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生态,以教育强街加速市民化进程。“慈善惠老暖夕阳”共享发展公益行实施公益养老新路径,为1000余名花山高龄原住民发放爱心红包150余万元,持续传递新城发展温度。“爱心超市”特定群体激励关爱公益行既支持成长中的社区公益团队,鼓励居民走出家门做公益,也帮扶慰问遭遇困难的特殊群体,打造友爱互助的和美社区。成立以来,基金会已拥有21个公益伙伴,公益资金池550余万元,为社区治理创新发展提供了充实保障。

  以社区基金会为载体,我们运用现代化、规范化、专业化思维,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弥补治理资金缺口,加速建设公益氛围浓厚、居民美誉度高的花山向往之城。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花山是光谷生态大走廊的北部延伸。近些年来,花山街道高度关注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了花山“驼子店”步行街、“花山谷”等项目来发展村集体经济,请问目前发展如何?今年有什么目标?

  郭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花山街村集体经济发展关乎花山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关乎花山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围绕做强企业、做优产业、做好事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做强企业。按照“统分结合、抱团发展”的总体要求,由花山街道下辖13个村改公司按照1:1的比例于2020年12月合资组建武汉花山联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花联发集团积极整合花山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资金、资产,拓展市场化、平台化、企业化运营模式,解决老百姓就业、提高花山股民收入;整合开发村集体发展留用地资源,积极引进相关优质产业项目,实现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做优产业,紧抓土地和项目两个关键要素,花山街总体布局“一街”“一谷”“一场”等项目。盘活驼子店存量资产,驼子店步行街商业综合体开街两年来,建筑规模为5.16万㎡,招商率为85%,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人;花山谷项目已形成项目概念方案:“一宿”(茶宿休闲度假区)、“一环”(森拓户外郊游运动)、“三园”(森林探索公园、湿地婚庆公园、户外主题乐园),旨在打造以特有的茶山、严西湖湖泊资源为核心,集度假休闲、观光游览、心灵疗养、探险猎奇、素质研学、运动康养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区。目前正与多家国有平台公司洽谈合作。花联发集团与区卫健局合作开展光谷人民医院配套项目(花山人民广场项目),预计每年年收入稳定在千万元,提供本地就业岗位200余个,解决村级经济收益不稳定、不可持续的问题。

  三是做好事业,秉承“国企带村企、大手牵小手”,花联发集团与光谷金控公司各出资1亿元联合设立光谷创新共富投资基金,促进“产融投”协同、加速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2.5万原住民共享高新区创新发展成果。

  此外,今年我街正在谋划花山全域农文旅生态项目开发,与国有平台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发挥区位环境优势,在做好辖区文物保护修缮的同时,做好文旅融合,将光谷花山区域打造成一张长江边上的文旅靓丽名片。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花山生态新城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郭斌:在光谷加快打造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大背景和武汉新城花山片区健康智慧宜居区等多重政策叠加背景下,伴随花山区域调规落地,城市建设已然迈入发展快车道,实现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新城目标指日可待!我认为花山未来的发展目标有五个方面:

  一是创新产业“第五大道”(指光谷五路-花山大道)。按照“两带三区”总体产业布局,依托花山大道、花城大道“黄金十字”,打造集软件研发、科技金融、生态环保、总部办公等于一体的开放创新产业“第五大道”。激发本土企业内生动力,村级公司主动出击参与花山河等大项目建设,强化高新区“千亿产业大道”的多元与本土参与。

  二是旅游文创“花园小镇”。站在绿色产业风口,以生态保护倒逼产业升级转型。建设海绵城市水道、慢行健身步道、骑行通行驿道、快行城市轨道、科技展示廊道、生态景观栈道、人文旅游通道,构建生态、交通、科技、景观、人文“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大走廊,打造旅游文创“花园小镇”的名片。

  三是交通飞跃“区域枢纽”。19号线重新定位花山区位优势,经由武汉站、花山南站进出市内外的时间大幅缩短;花山港持续政策利好,不断巩固“核心港区”的战略地位。快速轨道(航道)交通、智慧共享交通、慢行绿道交通等综合路网持续推动花山成为光谷区域客流和物流的门户枢纽。

  四是宜居宜业“商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产业优势,打造城市“智慧大脑”,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教育、养老、居住等各领域深度融合的民生体系,打造宜居宜业智慧新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建设,以“花山河”为样本,打造集商务办公、滨水商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后花园式商业旅游综合体”,拉动投资和消费升级,成为引领花山未来10年发展的商务地标。

  五是人才集聚“教育名城”。规划光谷教育新高地,密集打造特色幼儿园、高品质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教育资源池,充分发挥市委党校阵地优势,吸引更多人才落户花山、建设花山,滋养自由开放、改革创新的人才成长土壤,焕发花山人干事创业的内生光彩,聚集各行业年轻人在花山创业就业、追逐梦想。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花山生态环境良好,山丘湖泊密布。请向全国的朋友们介绍花山街道的生态,并用一句话推介一下花山街道。

  郭斌:“光谷以北是花园,人间有味醉花山!”44平方公里的光谷花山,是光谷生态大走廊北大门。花山,一路从偏远的郊外小镇发展为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承载着色彩斑斓的岁月。曾经,花山的颜色是红色的,她被列为湖北省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受到周恩来总理颁发的国务院奖状。现在,花山的颜色是绿色的,坐拥“一江两山两湖”,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多家国内外顶级设计机构合力绘制了光谷后花园的生态新城绿色蓝图。未来,花山的颜色是彩色的,作为武汉新城健康智慧宜居片区的重要承载区,花山已聚集了一批以纬创、泰康、万科、碧桂园等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即将形成以信息技术、健康智慧、生态保育、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的产业结构。不远的将来,花山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光谷北门户,产城融合区”!(人民数字联播网)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