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王禹偁:情志高远的“黄州”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王禹偁:情志高远的“黄州”故事

来源:文旅中国2023-06-06 14:01

  历史往往有许多惊人的巧合。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自杭州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在苏州虎丘寺看到宋太宗、真宗年间著名直臣、诗人、散文家王禹偁的画像,有感于他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三黜而死的气节,作《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其“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并用“见公之画像,想其遗风余烈,愿为执鞭而不可得”等极尽谦卑仰慕之词,表达对他高洁情志和高远风范的敬仰。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因直言讽谏,正色立朝,一贬商州(今陕西商洛),再贬滁州,三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故世称王黄州。

  “结束即是开始。”五年之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开始他跌宕起伏的“东坡”人生,而黄州正是宋朝被贬出名的第一人——王禹偁当年贬谪之地的最后一站。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诗人不幸黄冈幸。

  隋唐以前,荆楚文化的重心在荆州、襄阳等地,地处吴头楚尾的鄂东黄冈人口稀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外界的知名度也较小。自晚唐杜牧出任黄州刺史,宋初王禹偁贬知黄州,后来苏东坡谪居黄州,中国历史上三位顶级文人,将黄冈推上了文化高峰。

  杜牧出身于宰相世家,25岁考中进士,40岁任黄州刺史,两年半后离任,是黄冈历史上第一个著名诗人官员。杜牧出任黄州刺史,很多人认为是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算是被贬,其实不然。

  唐代重视京官,但也重视地方官。杜牧在朝中级别不高,到黄州连升三级,后来转任池州和睦州(今浙江建德)刺史,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升迁和重用,才被人贴上“贬官”的标签。

  王禹偁则不同。

  王禹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寒门子弟,其家以磨面为生,自幼擅长诗文,七岁时即以《磨面》为题口占一绝——“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著力,便是转身时”,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诗人。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时年二十九岁的王禹偁以省试(礼部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进士,选任成武县(今山东菏泽)主簿,一年后迁大理评事,任长洲知县(今江苏苏州),期间写下他现仅存的一首词《点绛唇·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这首别开生面的小令,氛围清丽,词境开阔,格调深沉,雄浑有力,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软无力的风格,被视为掀开两宋词坛帷幕的重要词篇,王禹偁也因此成为开北宋一代词风的重要作家。

  端拱元年(988年),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听闻王禹偁诗名,亲自召试,王禹偁“赋诗立就”,很快擢升为右拾遗、左司谏、大理事。

  进入朝中的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但他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与官场格格不入,尝够了宦海中的升降浮沉。

  淳化二年(991年),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著名文学家徐铉,宋太宗下诏不予处罚,时任大理评事的王禹偁坚决要求给道安治罪,宋太宗大为光火,将他贬为一个没有实权、没有俸禄的商州团练副使。

  谪居商州的王禹偁,穷得只能靠自己开荒种地才勉强活下去,文风也发生了由曲风高扬到秋风现实、再到昂扬振作的转变,这段时光与后来苏轼在黄州的岁月极其相似。

  杜牧任黄州刺史期间,游览麻城杏花村时写的一首《清明》,成为唐诗里的千古绝唱。王禹偁在商州,也写了一首和杜牧的《清明》一样凄美、并被收入《全宋诗》的《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虽不及杜牧的《清明》广为人知,但同样是难得的佳作,成为宋诗里描写清明的经典之作。

  至道元年(995年),已故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后去世,宋太宗不按当时的礼制治丧,已从商州贬所召还为皇帝心腹的翰林学士王禹偁本性不改,上书批评,致使宋太宗雷霆震怒,以诽谤罪把他贬到滁州任知州。

  咸平元年(998年),宋真宗赵恒继位,为显示新朝气象,赵恒把两次被贬的王禹偁调回朝廷任知制诰,编撰《太祖实录》。王禹偁秉笔直书,不但暴露了宋太祖的“隐私”,还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张齐贤,于是又被贬为黄州知州,咸平二年(999年)闰三月到任。从此,王禹偁的名字融进了黄州这座城市的山脉、水脉、城脉、文脉和血脉里。

  北宋时全国州县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等,“户不满一万”为下州。作为江淮间最为穷僻的下州,黄州辖黄冈、麻城、黄陂三县(含今黄冈市黄州区、团风县、麻城市、红安县和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城池很小,几乎没有城墙,事实上成了贬官的安置之地,因此士人多视为畏途。

  黄州城依山滨江,既是“山城”,又是“江城”。王禹偁任知州,组织修缮城垣,重修文宣王庙和月波楼,建造无愠斋、睡足庵等建筑,并用楠竹在已毁的城墙西北角——赤壁山上建起两间小竹楼,写下名垂千古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黄州城中民居多用竹茅盖屋顶,用陶瓦者较少。《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记叙黄冈之地多竹,可以用来代替陶瓦,描写在竹楼上可观山水、听急雨、赏密雪,可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可手执书卷、焚香默坐、饮酒、品茶、送夕阳、迎素月……王禹偁把黄州竹楼写得意趣盎然、爽心悦目,完全可以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相媲美。

  竹子坚韧挺拔,宁折不弯,象征高风亮节。楼上视野开阔,目之所及,皆是好山好水,令人陶醉。王禹偁屡遭宦海沉浮,不但没有消磨他积极入世的斗志,反而使他有竹楼“听雨如瀑”“闻雪若玉”的从容和“岂惧竹楼之易朽乎”的自信。

  谪居有胜景,竹楼寄情志。

  黄州新建小竹楼,既是王禹偁苦闷心灵聊以栖居的寓所,更是他高洁人格和高远情志的寄托,是他人格力量、美好理想的化身,表现了他心安黄冈、贬谪不惧的人生姿态。这两间小竹楼,后来成为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和黄州赤壁极负盛名的景点。

  楼以文传,人以城传。黄州城虽始建于唐文宗太和末年(835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元999年才是黄冈这座城市的生年,创建这座城市的人就是黄州宋城之父王禹偁,当时人们送给他这样一个尊称——王黄州。

  北宋时期,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到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等人多次被贬,人生逆境,在官场上随处可见。

  北宋为什么多贬官?

  了解宋史的人知道,北宋实施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定下不杀文臣的祖规,皇帝在盛怒之下拿下官员的乌纱帽,也不会一棍子打死,通过他人劝谏或自我反省,被贬职的官员重新起用的也不在少数。

  而王禹偁自贬黄州后不久,至咸平四年(1001年)冬改知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即病染沉疴,不到一个月便溘然长逝,年仅48岁,终生再也没有还朝的机会。

  “诗情不负齐安郡,杜牧当年与我齐。”

  王禹偁年轻时的人生目标是宰执天下,虽壮志未酬,但他将人生的遗恨化作诗词与文章,最终名垂不朽。而且,他的率真、刚直、乐观、豁达,也深深地影响了一代文豪苏东坡。

  王禹偁、苏东坡都是20多岁中进士,且都是头名状元,都贬过三州,都是40多岁贬黄州,二人相隔80年后,在同样的地方,以同样的方式遭受着各自人生的重大挫折,而且苏东坡是在王禹偁辞世整整100年之后谢世,这也不能不说是某种巧合。

  当年,杜牧、王禹偁、苏东坡都在黄州成就了文学巅峰,也成就了黄州这座千年古城。今天,以杜牧的赤壁英雄文化和王禹偁的黄州竹楼文化为源头的东坡文化,仍是黄冈最厚重的底蕴和最响亮的名片。

  一直以来,黄冈人用心用情守护关于苏东坡的遗址遗迹遗存,充分挖掘东坡文化时代价值,推动东坡文化活起来、热起来、旺起来。但是,不该遗忘黄冈这座城市的创建者——黄州宋城之父王禹偁——王黄州,不能只记得他是个直臣,忘记了他的文学成就;也不能只记得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和一代文坛领袖,而忘记了他是一个“屈于身兮不屈于道,任百谪而何亏”的秉性刚直的铮铮硬汉。

  (作者:李青松 单位:湖北省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