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惟楚有“菜” 敢为人“鲜” ——尝尝楚菜非遗里的文化味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惟楚有“菜” 敢为人“鲜” ——尝尝楚菜非遗里的文化味道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5-20 19:56

  “就是一个字——鲜!”“从食材选择、烹饪技艺到口味和质感,都透着浓浓的楚色楚香”“洁白滑润、口感滑嫩、汤色奶白、原汁原味”……近日,湖北楚菜研究院院长邹志平走进武汉高校,在楚菜进校园活动中制作楚菜十大经典名菜中的“原汤汆鱼圆”,引得师生发出阵阵惊叹。

  烹饪现场,取鱼、剔骨、漂水,只见邹志平动作一气呵成。拿刀刮取鱼白肉部分,加入调料、蛋清、淀粉、猪肉、冰水,搅拌、糅合,再将鱼肉挤成圆形,逐个滑入锅内,用勺背轻轻拨动,个个色泽洁白,晶莹剔透,普通的食材立马变成了一道楚菜艺术品。

图片 29

  师生品尝楚菜。湖北经济学院供图

  “湖北人非常讲究吃鱼,鳙鱼吃头、鲶鱼吃嘴、青鱼吃尾、鳜鱼吃花、鮰鱼吃肚、鳊鱼吃拖、甲鱼吃裙、鲤鱼吃籽、鲫鱼喝汤。”邹志平解释,在湖北名菜中,大部分都与鱼有关,足见淡水鱼菜在楚菜中的地位。

  川菜麻辣,湘菜酸辣,那楚菜的特色是什么呢?口味如何?

  《中国楚菜大典》将楚菜的特点概括为:“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为本、融和四方”。

  “蒸是最具健康内涵的烹饪技法,鲜是最具健康神韵的美食品味。”湖北楚菜研究院副院长曾翔云认为,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浓淡适中、可口可心是楚菜的美食核心价值。

  其实,鲜的本意就是鱼。湖北乃千湖之省,淡水鱼资源丰富。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苏东坡笔下:“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张志和笔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83a0954500983fa67c79c8c18105d0

  制作楚菜。湖北经济学院供图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美食。有着2800余年历史的楚菜,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早在《楚辞·招魂》里,就记载了从主食到菜肴、精美点心、酒水饮料等楚地名食,反映当时荆楚地区的饮食风貌和特色。

  一盘地道的楚菜,不仅能勾起荆楚儿女的味蕾,更能勾起乡愁。

  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卢永良一辈子专注研究楚菜,对“做鱼”情有独钟。“寻找味蕾中的乡愁和儿时的记忆。”回想研制“鱼头泡饭”的初衷,他历历在目。父母原来是渔民,他对童年时原生态的味道有着深刻的记忆。小时候一条鱼不够吃,就要多留汤,用汤泡饭吃。

  如今,“鱼头泡饭”成了武汉人的专属记忆,常常能看到食客在店内外排成一字长队。这道菜不仅激发了水产养殖的积极性,还提高了优质大米的价格,带动水稻种植。

  烹饪是科学,是文化,也是艺术。

  “楚菜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老、中、青三代餐饮人的传帮带,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这个行业。”邹志平是卢永良的爱徒。作为武昌鱼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他曾凭借“大刀杀鳝鱼爆鳝花”“桔瓣鱼氽”,荣获首届中华厨艺绝技。不久前,他获得“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这是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最高政府奖励。

  邹志平的得意门生沈思静,年仅22岁就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沈思静的脱颖而出,是湖北经济学院培养烹饪人才的缩影。当成千上万的学生走出校门时,就能精技术、懂厨理、善管理。目前,学校已建成世界技能大赛烹饪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全国仅有6个。

  师徒间的接力与传承、创新推动楚菜发展的故事,赋予了楚菜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力。

6485912e4cd4955298aafba4e39677b

  师徒三人(从左到右:邹志平、卢永良、沈思静)。湖北经济学院供图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余明社大师创作“鸽蛋裙边”获中国名菜及世界大赛金奖、陈才胜大师带领学生研制“江南水乡宴”“面烤鮰鱼”“茄汁虾球”等创新菜肴、姚春霞大师主编教材《中式烹调工艺与实训》获全国教材二等奖……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楚菜大师早已超越烹饪本身的“色香味形”,进入“匠心独运”的创新演绎、文化传承之中。

  邹志平介绍,近五年,湖北经济学院师生共同研发创新楚菜数百道。编撰出版楚菜烹饪著作20多部,其中《中国楚菜大典》获中国烹饪协会2020年度“中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莲藕菜》被28国大使馆收藏,获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

  湖北楚菜研究院团队。湖北经济学院供图

  去年,学校以湖北楚菜研究院为基础,组建成立了楚菜现代产业学院,加快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以楚菜产业来撬动全产业链的发展,也就是通过餐饮第三产业,带动农业、食品加工业。”楚菜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李加红介绍,楚菜中最有产业特色的代表是一只虾即小龙虾,两条鱼即武昌鱼、鮰鱼,三把菜即藜蒿、藕带、菜薹,四个锅即排骨藕汤锅、甲鱼锅、鱼头泡饭锅、麻城吊锅。

  “以小龙虾为例,2022年全省小龙虾产业总产值1465.3亿元,是楚菜产业链条中首当其冲的支柱产业。”李加红说。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楚菜的受欢迎程度不高,其实不然。”武汉市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告诉记者,在武汉的二十余家龙头婚宴酒店中,几乎全都是以楚菜为主。

  近年来,湖北通过举办楚菜美食博览会,鼓励楚菜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商超、进宾馆,支持楚菜师傅外输等举措,助力楚菜产业融合发展,让老百姓吃得更鲜、吃得更好、吃出健康,让“荆楚味道”香飘四海。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通讯员程晓)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当日,一场以“精致与浪漫”为名的巴洛克室内乐经典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音乐会由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教育家沈凡秀及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清馨巴洛克乐团演奏,带来包含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等大师作品。这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的演出之一。5月1日至25日,以“乐彩纷呈”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呈现27场中外音乐史上的室内乐经典作品演出,展现室内乐的传承与创新。

  •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