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守“水文小站” 护“荆楚安澜”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守“水文小站” 护“荆楚安澜”

来源:新华网2023-03-08 14:14

  新华网武汉2月24日电(陈周璇、杨楚楠)湖北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守护水安全底线,打造安全、生态、智慧、幸福流域,背后是遍布荆楚大地的近6000处水文站点工作人员的常年坚守。

  设施升级 打造“智慧站”

  春和景明,玉兰吐蕊,蕲水河畔萌生娇嫩的幼芽。蕲水是湖北黄冈蕲春县城区供水及沿河两岸村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地。1956年6月,西河驿水文站在湖北黄冈蕲水河畔设立。

  图为蕲水河畔的西河驿水文站。新华网 陈周璇摄

  黄冈市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仁华介绍说,蕲水流域面积大,上游山区高峰高达1256m,山高坡陡。多年来,河流两岸各种岩石经长期风化、冻裂、剥蚀后呈松散状态,经水力、风力、人力等作用,随水流分布在蕲水流域。

  “西河驿水文站自 1959 年起施测悬移质输沙率,有60年以上的年输沙量、含沙量、输沙模数等实测数据。”杨仁华说,施测泥沙所测数据具备系列长、数据准的特点,检测结果不仅反映了区域内泥沙自然变动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更能反映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各项措施的成效。

  图为黄冈市智慧水岸综合管理平台监测水位情况。新华网 陈周璇摄

  2022年,西河驿水文站抢抓黄冈市防汛应急“一张图”建设的机遇,建成了2个长江干堤站、3个河流站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及视频监控、特征水位标识、2座大型水库视频监控及特征水位标识,24小时精密直观监测河流湖泊的水位情况,大大提升了防汛测报信息化水平。

  “我在这里见证了水文事业的阔步向前。”西河驿水文站站长余佳说,从眼观手测到自动采集,从电报传输到全网覆盖,从人工计算到电算整编,业务方式的变迁,得益于水文技术的更新迭代,也昭示着水文行业的发展进步。

  以站为家 打造“幸福站”

  初春时节,湖北黄石大冶湖湖面碧波荡漾。作为重要的长江支流,大冶湖自西向东流经黄石市13个乡镇,被称为黄石的“母亲湖”。1953年,韦源口水文站在黄石市西塞山区河口镇大冶湖边设立。

  图为胡慧双进行日常巡站观测工作。新华网 陈周璇摄

  胡慧双有着20多年测站经历,2010年来到韦源口水文站担任站长。10多年来,他常年守站,观测工作风雨不误。

  黄石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负责人王瑞峰介绍说,2020年7月,黄石迎来连续大暴雨,大冶湖超保证水位23天,胡慧双带领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克服困难,第一时间测得了关键水文数据信息。

  水文站改造升级后,水文测报业务量、复杂性也随之增加。2019年,胡慧双的妻子万红丽受聘参与水文站管理维护,二人开启了以站为家的生活。

  图为胡慧双和万红丽在观测水汽蒸发数值。新华网 陈周璇摄

  “每天8点以前,站内要记录和测量一些数据然后上报,我都会和他在一起,他测量报数,我来做记录。每当他划着橡皮艇渡河测流,我就会在岸边关注他的动向,也随时做好配合工作的准备。”万红丽说,丈夫现在听力不大好,她会一直跟着他,遇到他与人交流时表达不到位的时候,可以提醒和引导。

  2020年,韦源口水文站完成升级改造,面积增加约3倍。这个半公园半庭院式的小站,逐渐成为河口镇的一道风景。

  “工作之余,我会继续学习水文基础知识,希望可以为他分担更多压力。维护好这个四季有花、年年有果的幸福家园,是我最希望做到的事情。”万红丽说。

  两代接力 打造“传承站”

  在风景秀丽的木兰山脚下,长江支流滠水河绕山而过,长轩岭水文站就设立在这里。据介绍,长轩岭水文站所在的测验河段洪水常年暴涨暴落,附近几公里内便是长轩岭街道,下游约30公里是武汉黄陂主城区。

  图为木兰山脚下的长轩岭水文站观测台。新华网 陈周璇摄

  夏劲毅是一名在基层水文测站工作了27年的老职工,他的父亲也曾是基层水文工作者。

  “20多年前测流是过河索拉着一条小铁船,4个人上船,1人撑船,1人记载,1人手摇绞车挂着50公斤重的铅鱼测流,1人拿着七八米长的测深杆测水深、取水样。”夏劲毅说,当时工作条件艰苦,水流大的时候还很危险。老一辈水文人一直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图为夏劲毅在长轩岭水文站进行水位观测工作。新华网 陈周璇摄

  “我2017年来到长轩岭水文站,现在有3个年轻同志和我一起工作。作为老同志,我会像当年老前辈一样,将多年的实战经验悉心传授给水文新一代年轻人。同时,也希望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夏劲毅说。

  随着湖北水文管理体制的完善,湖北水文系统17个市州水文机构、53个县级水文机构应运而生。水文站以点成面,覆盖着湖北省所有水文信息的监测和采集,时刻关注江河湖库的“一举一动”,成为治水兴水和支撑水文强省发展战略的坚固“磐石”。

  湖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湖北水文人将继续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助推“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为湖北加快建设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水文支撑。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镇远:古城赛龙舟

  • 浙江台州:送大暑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