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北武穴:“五变”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湖北武穴:“五变”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2022-11-18 18:39

采荷村边孩童闹

  走进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高铁小镇,眼前淳朴秀美的饶垴村,一时间“却疑桃李夸三分,得占春光第一香”的玫瑰芬芳扑面而来;漫步青翠稻田间蜿蜒绵长的乡间柏油小路,景色怡人、美丽洁净的柏树林村,顿时让人“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只”的欢喜涌上心头;一探圈围在涓涓细流边的小果园,“石头”老村部的杨二岭,游客们秋尝“靓靓放光枝满挂,红红味美口中留”的红心蜜柚饱满香甜;寻觅迎风飘摇的袅袅炊烟,行走在童司牌村的阡陌小道,田园风光唤醒乡愁记忆的同时,品尝“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家美味、五味俱全……

  “在抖音上刷到这里,第一次来,真的太美了,干净宽敞的道路,精美雅致的墙画,有着历史年代感的‘石头’房子,让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令人沉醉。”11月9日在湖北武穴花桥镇游玩的九江籍游客陈锦绣赞叹地说。

  今年以来,武穴市花桥镇立足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指引,找准共同缔造实施路径,以办好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着力点,在打造示范特色乡镇的同时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天星辰”,全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的“花桥实践”。

  支部建在村垸上

  “我是党员,以后我的家就是垸场的党群议事站!”武穴市花桥镇菱角塘村退休老党员张焰水,在得知自己垸场准备建立党群议事站时,主动联系上村支书陈锦华,解决了场地问题。“以后村里的大小事,在家门口就能议上一议,再也不用杵着拐杖跑老远咯”,88岁的老党员陈水和在看到家门口挂起了党群议事站的牌子时喜出望外。

  近年来,该镇菱角塘村通过党群议事站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动员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级建设决策共谋,带动村庄建设激发无限活力。

  “发展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花桥镇党委书记王亮说。该镇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构建了“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垸组)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开启了一场“党旗接力赛”,41个村(社区)纷纷搭建党群议事站,成立党群议事会,组建党员先锋队、垸场自管队、志愿服务队,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的最小单元,推动共同缔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干部常下乡、党员常学习、群众常集中的“三常工作法”,确定“五大行动”“三大活动”,为共同缔造全面铺开明确了方向;该镇党委书记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全体国家干部紧跟号召开展“大调研”“大走访”,1200余名无职党员“亮身份”“树榜样”,领办民生实事,将党员先锋模范效应延伸至垸场小组,掀起了“共同缔造”的浪潮。

  制度刻在心坎里

  要想把“管三年”变成“管长远”,就必须在制度上下功夫。武穴市花桥镇坚持用制度管人理事,在基层治理上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群众当家作主的工作机制,动员各方共建共管,激活了共同缔造的强大能量。41个村(社区)严格落实政务“四议两公开”制度,保证群众事前参与商议,事中了解进度,事后知晓效果,群众参与感更强;利用“五包两倡”责任制、党员公约等为党员定岗设职同时进行职权约束,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利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群众议事会等引导群众把维护乡风文明、美好环境放在心上,把践行崇德向善、勤廉持家落到实处,营造了全民向上向好的浓厚氛围。

  “不是我要攀比,别人都随了,你不随咋搁得下脸面撒!”杨二岭村的吴老膝下无子女,以往村里对待红白喜事都是大操大办,一年下来的人情开支让经济拮据的吴老苦不堪言,“多亏了村里把限制随礼这个事儿摆到了制度上,我不用为了撑面子硬着头皮‘随份子’了。”吴老指着杨二岭村部墙壁上醒目的“村规民约”向笔者说道。自从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的“一约四会”平台以来,杨二岭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禁毒禁赌、倡导孝道等活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去年,吴老用节省下来的人情开支置办了家电,改善了生活质量,还为自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农闲时给村里拉拉货跑跑腿,如今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上千元。

  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其他各村“社区”也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进行了制度创新。兰杰村推行公共设施群众管理机制,将村内公共文体设施、村史馆、文化广场、绿化带等交由村民群众管理维护,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刘六西村实行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评价的闭环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共同缔造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开展垸场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全镇示范创建评比活动中跻身第一;柏树林村完善道德评议制度,让孝道蔚然成风,让“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是一句空话。

  奖罚管出公平路

  武穴市花桥镇突出激励机制,真金白银奖优,铁腕重拳罚劣。该镇将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对全体国家干部包保情况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拉练”,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根据群众满意度,依托红黑榜,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拉练评比,对前三名的村(社区)予以现金奖励,后四名的表态发言,以考促干;各村(社区)内部开展竞争机制,各垸组竞先申报创建示范点,坚持办点先行,有效营造全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全镇乡村示范创建第一阶段考核现场会上,考核前三的村(社区)当场领取2万元现金奖励并得到镇党委高度认可,此举极大鼓舞了各村(社区)的士气。

  “只要干出成绩了就能拿奖,我们甩开膀子干!”洋西港村党支部书记刘辉华立即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了群众主体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自筹自建减轻财务压力,并评选出示范户进行表彰,全面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在非示范创建名单上脱颖而出,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村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哪个都不比他们差,我们下次也要拿奖!”陈其村九组组长朱舟明挨家挨户动员本组党员群众参与创建,带头出资出物,党员相继报名,群众一片支持叫好。十组组长朱友权主动找到村书记陈平华申请作为村示范点,“那九组、十组就来比一比,谁做得好就创建谁,都做得好那就一起建!”陈平华一声令下,九组十组开启了组内竞争赛,其他各村不甘示弱,纷纷加入,短短一月,村民房前屋后一尘不染,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红色引领践文明

  武穴市花桥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结合“清廉花桥”建设,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清廉文化”,为共同缔造增加文化底蕴,丰富活动内涵。建强阵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清廉文化示范点,深入挖掘兰杰村红色将军文化,依托红色将军故里,打造地标特色“红廉馆”;依托美丽乡村,就地取材,打造了“清廉”村居杨二岭;为提升服务职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打造了花桥卫生院清廉医院示范点,得到上级纪委监委和地方村民一致认可。另外,打造张河口小学红色教育基地、菱角塘村陈康将军事迹展示厅等,让清廉文化的红色底色更鲜亮,让共同缔造特色更突出。做强活动,文化惠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大力开展“乡风文明”整治活动及各类示范评选活动;结合党风廉政宣教月、送戏下乡等,将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做实宣讲,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镇村两级宣讲队、志愿服务队作用,利用“垸子夜话”等全覆盖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宣讲,让群众在红色文化和先进思想的熏陶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柏树林、菱角塘等村通过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把纯洁家风、爱护环境落在了平时;兰杰、陈巷等村(社区)评选了一批好婆媳、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倡导新风气、弘扬主旋律。

  发展留住“城里客”

  在全体干部齐心协力、党员群众大力支持、各路乡贤慷慨解囊下,武穴市花桥镇在提升人居环境同时经济形势也大步向前,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今年上半年,花桥镇大力开展为企纾难解困活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已签约项目5个、待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13.8亿元;挖掘新入库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3.13亿,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满腹诗书的蓝战舟早年放弃在外体面的文学工作,凭着一腔建设家乡的热情,在故土兰杰村办起了榨油厂。“原本以为只能混个温饱,没想到如今兰杰村依托红色文化发展得如此迅速,我的小厂子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带我走上了小康”,蓝战舟回忆往事时,十分骄傲。

  枫树林村在外乡贤王操国,多次为家乡出资清理“当家塘”、修建排水沟渠、修复古城墙,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全额捐助村委建造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斥千万巨资打造古欧式风格民宿,开发了村级资源,增强了村民建好家园的信心。据枫树林村支部书记项治斌介绍,该村民宿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餐饮、旅游等产业同步发展,为花桥镇提供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花桥发展。

  “五变”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湖北武穴花桥镇通过把支部建在村垸上、制度刻在心坎里、奖罚管出公平路、红色引领践文明、发展留住“城里客”等“五变”共同缔造的有力措施,将过去一个落后闭塞的山区小镇打造为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镇”、高铁小镇、发展强镇,成为远来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游客寻找乡愁的“诗和远方”。该镇党委书记王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共同缔造”活动落实在点滴、在日常,让驻守在家的群众生活幸福,让漂泊在外的百姓心有归处,让更多的村民们感受享受共同缔造结出的丰硕成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文/雷世达耿文辉 郭伟胜 王裕丰 图/武穴市委宣传部)

风景如画仙人坝水库

  走进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高铁小镇,眼前淳朴秀美的饶垴村,一时间“却疑桃李夸三分,得占春光第一香”的玫瑰芬芳扑面而来;漫步青翠稻田间蜿蜒绵长的乡间柏油小路,景色怡人、美丽洁净的柏树林村,顿时让人“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只”的欢喜涌上心头;一探圈围在涓涓细流边的小果园,“石头”老村部的杨二岭,游客们秋尝“靓靓放光枝满挂,红红味美口中留”的红心蜜柚饱满香甜;寻觅迎风飘摇的袅袅炊烟,行走在童司牌村的阡陌小道,田园风光唤醒乡愁记忆的同时,品尝“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家美味、五味俱全……

  “在抖音上刷到这里,第一次来,真的太美了,干净宽敞的道路,精美雅致的墙画,有着历史年代感的‘石头’房子,让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令人沉醉。”11月9日在湖北武穴花桥镇游玩的九江籍游客陈锦绣赞叹地说。

  今年以来,武穴市花桥镇立足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指引,找准共同缔造实施路径,以办好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着力点,在打造示范特色乡镇的同时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天星辰”,全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的“花桥实践”。

  支部建在村垸上

  “我是党员,以后我的家就是垸场的党群议事站!”武穴市花桥镇菱角塘村退休老党员张焰水,在得知自己垸场准备建立党群议事站时,主动联系上村支书陈锦华,解决了场地问题。“以后村里的大小事,在家门口就能议上一议,再也不用杵着拐杖跑老远咯”,88岁的老党员陈水和在看到家门口挂起了党群议事站的牌子时喜出望外。

  近年来,该镇菱角塘村通过党群议事站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动员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级建设决策共谋,带动村庄建设激发无限活力。

  “发展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花桥镇党委书记王亮说。该镇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构建了“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垸组)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开启了一场“党旗接力赛”,41个村(社区)纷纷搭建党群议事站,成立党群议事会,组建党员先锋队、垸场自管队、志愿服务队,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的最小单元,推动共同缔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干部常下乡、党员常学习、群众常集中的“三常工作法”,确定“五大行动”“三大活动”,为共同缔造全面铺开明确了方向;该镇党委书记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全体国家干部紧跟号召开展“大调研”“大走访”,1200余名无职党员“亮身份”“树榜样”,领办民生实事,将党员先锋模范效应延伸至垸场小组,掀起了“共同缔造”的浪潮。

  制度刻在心坎里

  要想把“管三年”变成“管长远”,就必须在制度上下功夫。武穴市花桥镇坚持用制度管人理事,在基层治理上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群众当家作主的工作机制,动员各方共建共管,激活了共同缔造的强大能量。41个村(社区)严格落实政务“四议两公开”制度,保证群众事前参与商议,事中了解进度,事后知晓效果,群众参与感更强;利用“五包两倡”责任制、党员公约等为党员定岗设职同时进行职权约束,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利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群众议事会等引导群众把维护乡风文明、美好环境放在心上,把践行崇德向善、勤廉持家落到实处,营造了全民向上向好的浓厚氛围。

  “不是我要攀比,别人都随了,你不随咋搁得下脸面撒!”杨二岭村的吴老膝下无子女,以往村里对待红白喜事都是大操大办,一年下来的人情开支让经济拮据的吴老苦不堪言,“多亏了村里把限制随礼这个事儿摆到了制度上,我不用为了撑面子硬着头皮‘随份子’了。”吴老指着杨二岭村部墙壁上醒目的“村规民约”向笔者说道。自从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的“一约四会”平台以来,杨二岭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禁毒禁赌、倡导孝道等活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去年,吴老用节省下来的人情开支置办了家电,改善了生活质量,还为自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农闲时给村里拉拉货跑跑腿,如今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上千元。

  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其他各村“社区”也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进行了制度创新。兰杰村推行公共设施群众管理机制,将村内公共文体设施、村史馆、文化广场、绿化带等交由村民群众管理维护,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刘六西村实行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评价的闭环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共同缔造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开展垸场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全镇示范创建评比活动中跻身第一;柏树林村完善道德评议制度,让孝道蔚然成风,让“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是一句空话。

  奖罚管出公平路

  武穴市花桥镇突出激励机制,真金白银奖优,铁腕重拳罚劣。该镇将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对全体国家干部包保情况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拉练”,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根据群众满意度,依托红黑榜,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拉练评比,对前三名的村(社区)予以现金奖励,后四名的表态发言,以考促干;各村(社区)内部开展竞争机制,各垸组竞先申报创建示范点,坚持办点先行,有效营造全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全镇乡村示范创建第一阶段考核现场会上,考核前三的村(社区)当场领取2万元现金奖励并得到镇党委高度认可,此举极大鼓舞了各村(社区)的士气。

  “只要干出成绩了就能拿奖,我们甩开膀子干!”洋西港村党支部书记刘辉华立即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了群众主体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自筹自建减轻财务压力,并评选出示范户进行表彰,全面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在非示范创建名单上脱颖而出,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村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哪个都不比他们差,我们下次也要拿奖!”陈其村九组组长朱舟明挨家挨户动员本组党员群众参与创建,带头出资出物,党员相继报名,群众一片支持叫好。十组组长朱友权主动找到村书记陈平华申请作为村示范点,“那九组、十组就来比一比,谁做得好就创建谁,都做得好那就一起建!”陈平华一声令下,九组十组开启了组内竞争赛,其他各村不甘示弱,纷纷加入,短短一月,村民房前屋后一尘不染,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红色引领践文明

  武穴市花桥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结合“清廉花桥”建设,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清廉文化”,为共同缔造增加文化底蕴,丰富活动内涵。建强阵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清廉文化示范点,深入挖掘兰杰村红色将军文化,依托红色将军故里,打造地标特色“红廉馆”;依托美丽乡村,就地取材,打造了“清廉”村居杨二岭;为提升服务职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打造了花桥卫生院清廉医院示范点,得到上级纪委监委和地方村民一致认可。另外,打造张河口小学红色教育基地、菱角塘村陈康将军事迹展示厅等,让清廉文化的红色底色更鲜亮,让共同缔造特色更突出。做强活动,文化惠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大力开展“乡风文明”整治活动及各类示范评选活动;结合党风廉政宣教月、送戏下乡等,将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做实宣讲,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镇村两级宣讲队、志愿服务队作用,利用“垸子夜话”等全覆盖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宣讲,让群众在红色文化和先进思想的熏陶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柏树林、菱角塘等村通过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把纯洁家风、爱护环境落在了平时;兰杰、陈巷等村(社区)评选了一批好婆媳、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倡导新风气、弘扬主旋律。

  发展留住“城里客”

  在全体干部齐心协力、党员群众大力支持、各路乡贤慷慨解囊下,武穴市花桥镇在提升人居环境同时经济形势也大步向前,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今年上半年,花桥镇大力开展为企纾难解困活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已签约项目5个、待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13.8亿元;挖掘新入库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3.13亿,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满腹诗书的蓝战舟早年放弃在外体面的文学工作,凭着一腔建设家乡的热情,在故土兰杰村办起了榨油厂。“原本以为只能混个温饱,没想到如今兰杰村依托红色文化发展得如此迅速,我的小厂子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带我走上了小康”,蓝战舟回忆往事时,十分骄傲。

  枫树林村在外乡贤王操国,多次为家乡出资清理“当家塘”、修建排水沟渠、修复古城墙,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全额捐助村委建造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斥千万巨资打造古欧式风格民宿,开发了村级资源,增强了村民建好家园的信心。据枫树林村支部书记项治斌介绍,该村民宿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餐饮、旅游等产业同步发展,为花桥镇提供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花桥发展。

  “五变”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湖北武穴花桥镇通过把支部建在村垸上、制度刻在心坎里、奖罚管出公平路、红色引领践文明、发展留住“城里客”等“五变”共同缔造的有力措施,将过去一个落后闭塞的山区小镇打造为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镇”、高铁小镇、发展强镇,成为远来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游客寻找乡愁的“诗和远方”。该镇党委书记王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共同缔造”活动落实在点滴、在日常,让驻守在家的群众生活幸福,让漂泊在外的百姓心有归处,让更多的村民们感受享受共同缔造结出的丰硕成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文/雷世达耿文辉 郭伟胜 王裕丰 图/武穴市委宣传部)

花桥水暖鸭先知

  走进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高铁小镇,眼前淳朴秀美的饶垴村,一时间“却疑桃李夸三分,得占春光第一香”的玫瑰芬芳扑面而来;漫步青翠稻田间蜿蜒绵长的乡间柏油小路,景色怡人、美丽洁净的柏树林村,顿时让人“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只”的欢喜涌上心头;一探圈围在涓涓细流边的小果园,“石头”老村部的杨二岭,游客们秋尝“靓靓放光枝满挂,红红味美口中留”的红心蜜柚饱满香甜;寻觅迎风飘摇的袅袅炊烟,行走在童司牌村的阡陌小道,田园风光唤醒乡愁记忆的同时,品尝“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家美味、五味俱全……

  “在抖音上刷到这里,第一次来,真的太美了,干净宽敞的道路,精美雅致的墙画,有着历史年代感的‘石头’房子,让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令人沉醉。”11月9日在湖北武穴花桥镇游玩的九江籍游客陈锦绣赞叹地说。

  今年以来,武穴市花桥镇立足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指引,找准共同缔造实施路径,以办好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着力点,在打造示范特色乡镇的同时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天星辰”,全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的“花桥实践”。

  支部建在村垸上

  “我是党员,以后我的家就是垸场的党群议事站!”武穴市花桥镇菱角塘村退休老党员张焰水,在得知自己垸场准备建立党群议事站时,主动联系上村支书陈锦华,解决了场地问题。“以后村里的大小事,在家门口就能议上一议,再也不用杵着拐杖跑老远咯”,88岁的老党员陈水和在看到家门口挂起了党群议事站的牌子时喜出望外。

  近年来,该镇菱角塘村通过党群议事站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动员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级建设决策共谋,带动村庄建设激发无限活力。

  “发展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花桥镇党委书记王亮说。该镇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构建了“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垸组)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开启了一场“党旗接力赛”,41个村(社区)纷纷搭建党群议事站,成立党群议事会,组建党员先锋队、垸场自管队、志愿服务队,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的最小单元,推动共同缔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干部常下乡、党员常学习、群众常集中的“三常工作法”,确定“五大行动”“三大活动”,为共同缔造全面铺开明确了方向;该镇党委书记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全体国家干部紧跟号召开展“大调研”“大走访”,1200余名无职党员“亮身份”“树榜样”,领办民生实事,将党员先锋模范效应延伸至垸场小组,掀起了“共同缔造”的浪潮。

  制度刻在心坎里

  要想把“管三年”变成“管长远”,就必须在制度上下功夫。武穴市花桥镇坚持用制度管人理事,在基层治理上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群众当家作主的工作机制,动员各方共建共管,激活了共同缔造的强大能量。41个村(社区)严格落实政务“四议两公开”制度,保证群众事前参与商议,事中了解进度,事后知晓效果,群众参与感更强;利用“五包两倡”责任制、党员公约等为党员定岗设职同时进行职权约束,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利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群众议事会等引导群众把维护乡风文明、美好环境放在心上,把践行崇德向善、勤廉持家落到实处,营造了全民向上向好的浓厚氛围。

  “不是我要攀比,别人都随了,你不随咋搁得下脸面撒!”杨二岭村的吴老膝下无子女,以往村里对待红白喜事都是大操大办,一年下来的人情开支让经济拮据的吴老苦不堪言,“多亏了村里把限制随礼这个事儿摆到了制度上,我不用为了撑面子硬着头皮‘随份子’了。”吴老指着杨二岭村部墙壁上醒目的“村规民约”向笔者说道。自从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的“一约四会”平台以来,杨二岭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禁毒禁赌、倡导孝道等活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去年,吴老用节省下来的人情开支置办了家电,改善了生活质量,还为自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农闲时给村里拉拉货跑跑腿,如今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上千元。

  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其他各村“社区”也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进行了制度创新。兰杰村推行公共设施群众管理机制,将村内公共文体设施、村史馆、文化广场、绿化带等交由村民群众管理维护,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刘六西村实行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评价的闭环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共同缔造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开展垸场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全镇示范创建评比活动中跻身第一;柏树林村完善道德评议制度,让孝道蔚然成风,让“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是一句空话。

  奖罚管出公平路

  武穴市花桥镇突出激励机制,真金白银奖优,铁腕重拳罚劣。该镇将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对全体国家干部包保情况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拉练”,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根据群众满意度,依托红黑榜,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拉练评比,对前三名的村(社区)予以现金奖励,后四名的表态发言,以考促干;各村(社区)内部开展竞争机制,各垸组竞先申报创建示范点,坚持办点先行,有效营造全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全镇乡村示范创建第一阶段考核现场会上,考核前三的村(社区)当场领取2万元现金奖励并得到镇党委高度认可,此举极大鼓舞了各村(社区)的士气。

  “只要干出成绩了就能拿奖,我们甩开膀子干!”洋西港村党支部书记刘辉华立即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了群众主体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自筹自建减轻财务压力,并评选出示范户进行表彰,全面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在非示范创建名单上脱颖而出,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村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哪个都不比他们差,我们下次也要拿奖!”陈其村九组组长朱舟明挨家挨户动员本组党员群众参与创建,带头出资出物,党员相继报名,群众一片支持叫好。十组组长朱友权主动找到村书记陈平华申请作为村示范点,“那九组、十组就来比一比,谁做得好就创建谁,都做得好那就一起建!”陈平华一声令下,九组十组开启了组内竞争赛,其他各村不甘示弱,纷纷加入,短短一月,村民房前屋后一尘不染,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红色引领践文明

  武穴市花桥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结合“清廉花桥”建设,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清廉文化”,为共同缔造增加文化底蕴,丰富活动内涵。建强阵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清廉文化示范点,深入挖掘兰杰村红色将军文化,依托红色将军故里,打造地标特色“红廉馆”;依托美丽乡村,就地取材,打造了“清廉”村居杨二岭;为提升服务职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打造了花桥卫生院清廉医院示范点,得到上级纪委监委和地方村民一致认可。另外,打造张河口小学红色教育基地、菱角塘村陈康将军事迹展示厅等,让清廉文化的红色底色更鲜亮,让共同缔造特色更突出。做强活动,文化惠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大力开展“乡风文明”整治活动及各类示范评选活动;结合党风廉政宣教月、送戏下乡等,将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做实宣讲,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镇村两级宣讲队、志愿服务队作用,利用“垸子夜话”等全覆盖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宣讲,让群众在红色文化和先进思想的熏陶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柏树林、菱角塘等村通过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把纯洁家风、爱护环境落在了平时;兰杰、陈巷等村(社区)评选了一批好婆媳、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倡导新风气、弘扬主旋律。

  发展留住“城里客”

  在全体干部齐心协力、党员群众大力支持、各路乡贤慷慨解囊下,武穴市花桥镇在提升人居环境同时经济形势也大步向前,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今年上半年,花桥镇大力开展为企纾难解困活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已签约项目5个、待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13.8亿元;挖掘新入库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3.13亿,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满腹诗书的蓝战舟早年放弃在外体面的文学工作,凭着一腔建设家乡的热情,在故土兰杰村办起了榨油厂。“原本以为只能混个温饱,没想到如今兰杰村依托红色文化发展得如此迅速,我的小厂子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带我走上了小康”,蓝战舟回忆往事时,十分骄傲。

  枫树林村在外乡贤王操国,多次为家乡出资清理“当家塘”、修建排水沟渠、修复古城墙,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全额捐助村委建造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斥千万巨资打造古欧式风格民宿,开发了村级资源,增强了村民建好家园的信心。据枫树林村支部书记项治斌介绍,该村民宿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餐饮、旅游等产业同步发展,为花桥镇提供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花桥发展。

  “五变”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湖北武穴花桥镇通过把支部建在村垸上、制度刻在心坎里、奖罚管出公平路、红色引领践文明、发展留住“城里客”等“五变”共同缔造的有力措施,将过去一个落后闭塞的山区小镇打造为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镇”、高铁小镇、发展强镇,成为远来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游客寻找乡愁的“诗和远方”。该镇党委书记王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共同缔造”活动落实在点滴、在日常,让驻守在家的群众生活幸福,让漂泊在外的百姓心有归处,让更多的村民们感受享受共同缔造结出的丰硕成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文/雷世达耿文辉 郭伟胜 王裕丰 图/武穴市委宣传部)

花桥镇兰杰村红廉馆

  走进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高铁小镇,眼前淳朴秀美的饶垴村,一时间“却疑桃李夸三分,得占春光第一香”的玫瑰芬芳扑面而来;漫步青翠稻田间蜿蜒绵长的乡间柏油小路,景色怡人、美丽洁净的柏树林村,顿时让人“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只”的欢喜涌上心头;一探圈围在涓涓细流边的小果园,“石头”老村部的杨二岭,游客们秋尝“靓靓放光枝满挂,红红味美口中留”的红心蜜柚饱满香甜;寻觅迎风飘摇的袅袅炊烟,行走在童司牌村的阡陌小道,田园风光唤醒乡愁记忆的同时,品尝“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家美味、五味俱全……

  “在抖音上刷到这里,第一次来,真的太美了,干净宽敞的道路,精美雅致的墙画,有着历史年代感的‘石头’房子,让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令人沉醉。”11月9日在湖北武穴花桥镇游玩的九江籍游客陈锦绣赞叹地说。

  今年以来,武穴市花桥镇立足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指引,找准共同缔造实施路径,以办好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着力点,在打造示范特色乡镇的同时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天星辰”,全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的“花桥实践”。

  支部建在村垸上

  “我是党员,以后我的家就是垸场的党群议事站!”武穴市花桥镇菱角塘村退休老党员张焰水,在得知自己垸场准备建立党群议事站时,主动联系上村支书陈锦华,解决了场地问题。“以后村里的大小事,在家门口就能议上一议,再也不用杵着拐杖跑老远咯”,88岁的老党员陈水和在看到家门口挂起了党群议事站的牌子时喜出望外。

  近年来,该镇菱角塘村通过党群议事站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动员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级建设决策共谋,带动村庄建设激发无限活力。

  “发展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花桥镇党委书记王亮说。该镇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构建了“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垸组)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开启了一场“党旗接力赛”,41个村(社区)纷纷搭建党群议事站,成立党群议事会,组建党员先锋队、垸场自管队、志愿服务队,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的最小单元,推动共同缔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干部常下乡、党员常学习、群众常集中的“三常工作法”,确定“五大行动”“三大活动”,为共同缔造全面铺开明确了方向;该镇党委书记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全体国家干部紧跟号召开展“大调研”“大走访”,1200余名无职党员“亮身份”“树榜样”,领办民生实事,将党员先锋模范效应延伸至垸场小组,掀起了“共同缔造”的浪潮。

  制度刻在心坎里

  要想把“管三年”变成“管长远”,就必须在制度上下功夫。武穴市花桥镇坚持用制度管人理事,在基层治理上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群众当家作主的工作机制,动员各方共建共管,激活了共同缔造的强大能量。41个村(社区)严格落实政务“四议两公开”制度,保证群众事前参与商议,事中了解进度,事后知晓效果,群众参与感更强;利用“五包两倡”责任制、党员公约等为党员定岗设职同时进行职权约束,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利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群众议事会等引导群众把维护乡风文明、美好环境放在心上,把践行崇德向善、勤廉持家落到实处,营造了全民向上向好的浓厚氛围。

  “不是我要攀比,别人都随了,你不随咋搁得下脸面撒!”杨二岭村的吴老膝下无子女,以往村里对待红白喜事都是大操大办,一年下来的人情开支让经济拮据的吴老苦不堪言,“多亏了村里把限制随礼这个事儿摆到了制度上,我不用为了撑面子硬着头皮‘随份子’了。”吴老指着杨二岭村部墙壁上醒目的“村规民约”向笔者说道。自从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的“一约四会”平台以来,杨二岭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禁毒禁赌、倡导孝道等活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去年,吴老用节省下来的人情开支置办了家电,改善了生活质量,还为自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农闲时给村里拉拉货跑跑腿,如今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上千元。

  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其他各村“社区”也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进行了制度创新。兰杰村推行公共设施群众管理机制,将村内公共文体设施、村史馆、文化广场、绿化带等交由村民群众管理维护,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刘六西村实行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评价的闭环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共同缔造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开展垸场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全镇示范创建评比活动中跻身第一;柏树林村完善道德评议制度,让孝道蔚然成风,让“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是一句空话。

  奖罚管出公平路

  武穴市花桥镇突出激励机制,真金白银奖优,铁腕重拳罚劣。该镇将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对全体国家干部包保情况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拉练”,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根据群众满意度,依托红黑榜,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拉练评比,对前三名的村(社区)予以现金奖励,后四名的表态发言,以考促干;各村(社区)内部开展竞争机制,各垸组竞先申报创建示范点,坚持办点先行,有效营造全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全镇乡村示范创建第一阶段考核现场会上,考核前三的村(社区)当场领取2万元现金奖励并得到镇党委高度认可,此举极大鼓舞了各村(社区)的士气。

  “只要干出成绩了就能拿奖,我们甩开膀子干!”洋西港村党支部书记刘辉华立即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了群众主体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自筹自建减轻财务压力,并评选出示范户进行表彰,全面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在非示范创建名单上脱颖而出,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村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哪个都不比他们差,我们下次也要拿奖!”陈其村九组组长朱舟明挨家挨户动员本组党员群众参与创建,带头出资出物,党员相继报名,群众一片支持叫好。十组组长朱友权主动找到村书记陈平华申请作为村示范点,“那九组、十组就来比一比,谁做得好就创建谁,都做得好那就一起建!”陈平华一声令下,九组十组开启了组内竞争赛,其他各村不甘示弱,纷纷加入,短短一月,村民房前屋后一尘不染,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红色引领践文明

  武穴市花桥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结合“清廉花桥”建设,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清廉文化”,为共同缔造增加文化底蕴,丰富活动内涵。建强阵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清廉文化示范点,深入挖掘兰杰村红色将军文化,依托红色将军故里,打造地标特色“红廉馆”;依托美丽乡村,就地取材,打造了“清廉”村居杨二岭;为提升服务职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打造了花桥卫生院清廉医院示范点,得到上级纪委监委和地方村民一致认可。另外,打造张河口小学红色教育基地、菱角塘村陈康将军事迹展示厅等,让清廉文化的红色底色更鲜亮,让共同缔造特色更突出。做强活动,文化惠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大力开展“乡风文明”整治活动及各类示范评选活动;结合党风廉政宣教月、送戏下乡等,将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做实宣讲,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镇村两级宣讲队、志愿服务队作用,利用“垸子夜话”等全覆盖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宣讲,让群众在红色文化和先进思想的熏陶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柏树林、菱角塘等村通过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把纯洁家风、爱护环境落在了平时;兰杰、陈巷等村(社区)评选了一批好婆媳、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倡导新风气、弘扬主旋律。

  发展留住“城里客”

  在全体干部齐心协力、党员群众大力支持、各路乡贤慷慨解囊下,武穴市花桥镇在提升人居环境同时经济形势也大步向前,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今年上半年,花桥镇大力开展为企纾难解困活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已签约项目5个、待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13.8亿元;挖掘新入库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3.13亿,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满腹诗书的蓝战舟早年放弃在外体面的文学工作,凭着一腔建设家乡的热情,在故土兰杰村办起了榨油厂。“原本以为只能混个温饱,没想到如今兰杰村依托红色文化发展得如此迅速,我的小厂子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带我走上了小康”,蓝战舟回忆往事时,十分骄傲。

  枫树林村在外乡贤王操国,多次为家乡出资清理“当家塘”、修建排水沟渠、修复古城墙,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全额捐助村委建造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斥千万巨资打造古欧式风格民宿,开发了村级资源,增强了村民建好家园的信心。据枫树林村支部书记项治斌介绍,该村民宿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餐饮、旅游等产业同步发展,为花桥镇提供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花桥发展。

  “五变”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湖北武穴花桥镇通过把支部建在村垸上、制度刻在心坎里、奖罚管出公平路、红色引领践文明、发展留住“城里客”等“五变”共同缔造的有力措施,将过去一个落后闭塞的山区小镇打造为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镇”、高铁小镇、发展强镇,成为远来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游客寻找乡愁的“诗和远方”。该镇党委书记王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共同缔造”活动落实在点滴、在日常,让驻守在家的群众生活幸福,让漂泊在外的百姓心有归处,让更多的村民们感受享受共同缔造结出的丰硕成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文/雷世达耿文辉 郭伟胜 王裕丰 图/武穴市委宣传部)

花桥镇四好公路任尔行

  走进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高铁小镇,眼前淳朴秀美的饶垴村,一时间“却疑桃李夸三分,得占春光第一香”的玫瑰芬芳扑面而来;漫步青翠稻田间蜿蜒绵长的乡间柏油小路,景色怡人、美丽洁净的柏树林村,顿时让人“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只”的欢喜涌上心头;一探圈围在涓涓细流边的小果园,“石头”老村部的杨二岭,游客们秋尝“靓靓放光枝满挂,红红味美口中留”的红心蜜柚饱满香甜;寻觅迎风飘摇的袅袅炊烟,行走在童司牌村的阡陌小道,田园风光唤醒乡愁记忆的同时,品尝“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家美味、五味俱全……

  “在抖音上刷到这里,第一次来,真的太美了,干净宽敞的道路,精美雅致的墙画,有着历史年代感的‘石头’房子,让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令人沉醉。”11月9日在湖北武穴花桥镇游玩的九江籍游客陈锦绣赞叹地说。

  今年以来,武穴市花桥镇立足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指引,找准共同缔造实施路径,以办好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着力点,在打造示范特色乡镇的同时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天星辰”,全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的“花桥实践”。

  支部建在村垸上

  “我是党员,以后我的家就是垸场的党群议事站!”武穴市花桥镇菱角塘村退休老党员张焰水,在得知自己垸场准备建立党群议事站时,主动联系上村支书陈锦华,解决了场地问题。“以后村里的大小事,在家门口就能议上一议,再也不用杵着拐杖跑老远咯”,88岁的老党员陈水和在看到家门口挂起了党群议事站的牌子时喜出望外。

  近年来,该镇菱角塘村通过党群议事站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动员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级建设决策共谋,带动村庄建设激发无限活力。

  “发展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花桥镇党委书记王亮说。该镇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构建了“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垸组)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开启了一场“党旗接力赛”,41个村(社区)纷纷搭建党群议事站,成立党群议事会,组建党员先锋队、垸场自管队、志愿服务队,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的最小单元,推动共同缔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干部常下乡、党员常学习、群众常集中的“三常工作法”,确定“五大行动”“三大活动”,为共同缔造全面铺开明确了方向;该镇党委书记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全体国家干部紧跟号召开展“大调研”“大走访”,1200余名无职党员“亮身份”“树榜样”,领办民生实事,将党员先锋模范效应延伸至垸场小组,掀起了“共同缔造”的浪潮。

  制度刻在心坎里

  要想把“管三年”变成“管长远”,就必须在制度上下功夫。武穴市花桥镇坚持用制度管人理事,在基层治理上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群众当家作主的工作机制,动员各方共建共管,激活了共同缔造的强大能量。41个村(社区)严格落实政务“四议两公开”制度,保证群众事前参与商议,事中了解进度,事后知晓效果,群众参与感更强;利用“五包两倡”责任制、党员公约等为党员定岗设职同时进行职权约束,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利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群众议事会等引导群众把维护乡风文明、美好环境放在心上,把践行崇德向善、勤廉持家落到实处,营造了全民向上向好的浓厚氛围。

  “不是我要攀比,别人都随了,你不随咋搁得下脸面撒!”杨二岭村的吴老膝下无子女,以往村里对待红白喜事都是大操大办,一年下来的人情开支让经济拮据的吴老苦不堪言,“多亏了村里把限制随礼这个事儿摆到了制度上,我不用为了撑面子硬着头皮‘随份子’了。”吴老指着杨二岭村部墙壁上醒目的“村规民约”向笔者说道。自从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的“一约四会”平台以来,杨二岭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禁毒禁赌、倡导孝道等活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去年,吴老用节省下来的人情开支置办了家电,改善了生活质量,还为自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农闲时给村里拉拉货跑跑腿,如今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上千元。

  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其他各村“社区”也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进行了制度创新。兰杰村推行公共设施群众管理机制,将村内公共文体设施、村史馆、文化广场、绿化带等交由村民群众管理维护,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刘六西村实行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评价的闭环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共同缔造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开展垸场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全镇示范创建评比活动中跻身第一;柏树林村完善道德评议制度,让孝道蔚然成风,让“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是一句空话。

  奖罚管出公平路

  武穴市花桥镇突出激励机制,真金白银奖优,铁腕重拳罚劣。该镇将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对全体国家干部包保情况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拉练”,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根据群众满意度,依托红黑榜,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拉练评比,对前三名的村(社区)予以现金奖励,后四名的表态发言,以考促干;各村(社区)内部开展竞争机制,各垸组竞先申报创建示范点,坚持办点先行,有效营造全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全镇乡村示范创建第一阶段考核现场会上,考核前三的村(社区)当场领取2万元现金奖励并得到镇党委高度认可,此举极大鼓舞了各村(社区)的士气。

  “只要干出成绩了就能拿奖,我们甩开膀子干!”洋西港村党支部书记刘辉华立即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了群众主体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自筹自建减轻财务压力,并评选出示范户进行表彰,全面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在非示范创建名单上脱颖而出,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村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哪个都不比他们差,我们下次也要拿奖!”陈其村九组组长朱舟明挨家挨户动员本组党员群众参与创建,带头出资出物,党员相继报名,群众一片支持叫好。十组组长朱友权主动找到村书记陈平华申请作为村示范点,“那九组、十组就来比一比,谁做得好就创建谁,都做得好那就一起建!”陈平华一声令下,九组十组开启了组内竞争赛,其他各村不甘示弱,纷纷加入,短短一月,村民房前屋后一尘不染,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红色引领践文明

  武穴市花桥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结合“清廉花桥”建设,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清廉文化”,为共同缔造增加文化底蕴,丰富活动内涵。建强阵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清廉文化示范点,深入挖掘兰杰村红色将军文化,依托红色将军故里,打造地标特色“红廉馆”;依托美丽乡村,就地取材,打造了“清廉”村居杨二岭;为提升服务职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打造了花桥卫生院清廉医院示范点,得到上级纪委监委和地方村民一致认可。另外,打造张河口小学红色教育基地、菱角塘村陈康将军事迹展示厅等,让清廉文化的红色底色更鲜亮,让共同缔造特色更突出。做强活动,文化惠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大力开展“乡风文明”整治活动及各类示范评选活动;结合党风廉政宣教月、送戏下乡等,将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做实宣讲,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镇村两级宣讲队、志愿服务队作用,利用“垸子夜话”等全覆盖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宣讲,让群众在红色文化和先进思想的熏陶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柏树林、菱角塘等村通过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把纯洁家风、爱护环境落在了平时;兰杰、陈巷等村(社区)评选了一批好婆媳、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倡导新风气、弘扬主旋律。

  发展留住“城里客”

  在全体干部齐心协力、党员群众大力支持、各路乡贤慷慨解囊下,武穴市花桥镇在提升人居环境同时经济形势也大步向前,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今年上半年,花桥镇大力开展为企纾难解困活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已签约项目5个、待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13.8亿元;挖掘新入库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3.13亿,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满腹诗书的蓝战舟早年放弃在外体面的文学工作,凭着一腔建设家乡的热情,在故土兰杰村办起了榨油厂。“原本以为只能混个温饱,没想到如今兰杰村依托红色文化发展得如此迅速,我的小厂子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带我走上了小康”,蓝战舟回忆往事时,十分骄傲。

  枫树林村在外乡贤王操国,多次为家乡出资清理“当家塘”、修建排水沟渠、修复古城墙,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全额捐助村委建造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斥千万巨资打造古欧式风格民宿,开发了村级资源,增强了村民建好家园的信心。据枫树林村支部书记项治斌介绍,该村民宿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餐饮、旅游等产业同步发展,为花桥镇提供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花桥发展。

  “五变”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湖北武穴花桥镇通过把支部建在村垸上、制度刻在心坎里、奖罚管出公平路、红色引领践文明、发展留住“城里客”等“五变”共同缔造的有力措施,将过去一个落后闭塞的山区小镇打造为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镇”、高铁小镇、发展强镇,成为远来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游客寻找乡愁的“诗和远方”。该镇党委书记王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共同缔造”活动落实在点滴、在日常,让驻守在家的群众生活幸福,让漂泊在外的百姓心有归处,让更多的村民们感受享受共同缔造结出的丰硕成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文/雷世达耿文辉 郭伟胜 王裕丰 图/武穴市委宣传部)

一水护田将绿绕

  走进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高铁小镇,眼前淳朴秀美的饶垴村,一时间“却疑桃李夸三分,得占春光第一香”的玫瑰芬芳扑面而来;漫步青翠稻田间蜿蜒绵长的乡间柏油小路,景色怡人、美丽洁净的柏树林村,顿时让人“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只”的欢喜涌上心头;一探圈围在涓涓细流边的小果园,“石头”老村部的杨二岭,游客们秋尝“靓靓放光枝满挂,红红味美口中留”的红心蜜柚饱满香甜;寻觅迎风飘摇的袅袅炊烟,行走在童司牌村的阡陌小道,田园风光唤醒乡愁记忆的同时,品尝“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家美味、五味俱全……

  “在抖音上刷到这里,第一次来,真的太美了,干净宽敞的道路,精美雅致的墙画,有着历史年代感的‘石头’房子,让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令人沉醉。”11月9日在湖北武穴花桥镇游玩的九江籍游客陈锦绣赞叹地说。

  今年以来,武穴市花桥镇立足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指引,找准共同缔造实施路径,以办好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着力点,在打造示范特色乡镇的同时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天星辰”,全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的“花桥实践”。

  支部建在村垸上

  “我是党员,以后我的家就是垸场的党群议事站!”武穴市花桥镇菱角塘村退休老党员张焰水,在得知自己垸场准备建立党群议事站时,主动联系上村支书陈锦华,解决了场地问题。“以后村里的大小事,在家门口就能议上一议,再也不用杵着拐杖跑老远咯”,88岁的老党员陈水和在看到家门口挂起了党群议事站的牌子时喜出望外。

  近年来,该镇菱角塘村通过党群议事站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动员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级建设决策共谋,带动村庄建设激发无限活力。

  “发展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花桥镇党委书记王亮说。该镇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构建了“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垸组)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开启了一场“党旗接力赛”,41个村(社区)纷纷搭建党群议事站,成立党群议事会,组建党员先锋队、垸场自管队、志愿服务队,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的最小单元,推动共同缔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干部常下乡、党员常学习、群众常集中的“三常工作法”,确定“五大行动”“三大活动”,为共同缔造全面铺开明确了方向;该镇党委书记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全体国家干部紧跟号召开展“大调研”“大走访”,1200余名无职党员“亮身份”“树榜样”,领办民生实事,将党员先锋模范效应延伸至垸场小组,掀起了“共同缔造”的浪潮。

  制度刻在心坎里

  要想把“管三年”变成“管长远”,就必须在制度上下功夫。武穴市花桥镇坚持用制度管人理事,在基层治理上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群众当家作主的工作机制,动员各方共建共管,激活了共同缔造的强大能量。41个村(社区)严格落实政务“四议两公开”制度,保证群众事前参与商议,事中了解进度,事后知晓效果,群众参与感更强;利用“五包两倡”责任制、党员公约等为党员定岗设职同时进行职权约束,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利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群众议事会等引导群众把维护乡风文明、美好环境放在心上,把践行崇德向善、勤廉持家落到实处,营造了全民向上向好的浓厚氛围。

  “不是我要攀比,别人都随了,你不随咋搁得下脸面撒!”杨二岭村的吴老膝下无子女,以往村里对待红白喜事都是大操大办,一年下来的人情开支让经济拮据的吴老苦不堪言,“多亏了村里把限制随礼这个事儿摆到了制度上,我不用为了撑面子硬着头皮‘随份子’了。”吴老指着杨二岭村部墙壁上醒目的“村规民约”向笔者说道。自从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的“一约四会”平台以来,杨二岭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禁毒禁赌、倡导孝道等活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去年,吴老用节省下来的人情开支置办了家电,改善了生活质量,还为自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农闲时给村里拉拉货跑跑腿,如今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上千元。

  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其他各村“社区”也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进行了制度创新。兰杰村推行公共设施群众管理机制,将村内公共文体设施、村史馆、文化广场、绿化带等交由村民群众管理维护,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刘六西村实行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评价的闭环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共同缔造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开展垸场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全镇示范创建评比活动中跻身第一;柏树林村完善道德评议制度,让孝道蔚然成风,让“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是一句空话。

  奖罚管出公平路

  武穴市花桥镇突出激励机制,真金白银奖优,铁腕重拳罚劣。该镇将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对全体国家干部包保情况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拉练”,激发干部工作热情;根据群众满意度,依托红黑榜,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拉练评比,对前三名的村(社区)予以现金奖励,后四名的表态发言,以考促干;各村(社区)内部开展竞争机制,各垸组竞先申报创建示范点,坚持办点先行,有效营造全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全镇乡村示范创建第一阶段考核现场会上,考核前三的村(社区)当场领取2万元现金奖励并得到镇党委高度认可,此举极大鼓舞了各村(社区)的士气。

  “只要干出成绩了就能拿奖,我们甩开膀子干!”洋西港村党支部书记刘辉华立即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了群众主体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自筹自建减轻财务压力,并评选出示范户进行表彰,全面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在非示范创建名单上脱颖而出,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村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哪个都不比他们差,我们下次也要拿奖!”陈其村九组组长朱舟明挨家挨户动员本组党员群众参与创建,带头出资出物,党员相继报名,群众一片支持叫好。十组组长朱友权主动找到村书记陈平华申请作为村示范点,“那九组、十组就来比一比,谁做得好就创建谁,都做得好那就一起建!”陈平华一声令下,九组十组开启了组内竞争赛,其他各村不甘示弱,纷纷加入,短短一月,村民房前屋后一尘不染,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红色引领践文明

  武穴市花桥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结合“清廉花桥”建设,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清廉文化”,为共同缔造增加文化底蕴,丰富活动内涵。建强阵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清廉文化示范点,深入挖掘兰杰村红色将军文化,依托红色将军故里,打造地标特色“红廉馆”;依托美丽乡村,就地取材,打造了“清廉”村居杨二岭;为提升服务职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打造了花桥卫生院清廉医院示范点,得到上级纪委监委和地方村民一致认可。另外,打造张河口小学红色教育基地、菱角塘村陈康将军事迹展示厅等,让清廉文化的红色底色更鲜亮,让共同缔造特色更突出。做强活动,文化惠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大力开展“乡风文明”整治活动及各类示范评选活动;结合党风廉政宣教月、送戏下乡等,将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做实宣讲,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镇村两级宣讲队、志愿服务队作用,利用“垸子夜话”等全覆盖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宣讲,让群众在红色文化和先进思想的熏陶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柏树林、菱角塘等村通过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把纯洁家风、爱护环境落在了平时;兰杰、陈巷等村(社区)评选了一批好婆媳、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倡导新风气、弘扬主旋律。

  发展留住“城里客”

  在全体干部齐心协力、党员群众大力支持、各路乡贤慷慨解囊下,武穴市花桥镇在提升人居环境同时经济形势也大步向前,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今年上半年,花桥镇大力开展为企纾难解困活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已签约项目5个、待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13.8亿元;挖掘新入库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3.13亿,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满腹诗书的蓝战舟早年放弃在外体面的文学工作,凭着一腔建设家乡的热情,在故土兰杰村办起了榨油厂。“原本以为只能混个温饱,没想到如今兰杰村依托红色文化发展得如此迅速,我的小厂子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带我走上了小康”,蓝战舟回忆往事时,十分骄傲。

  枫树林村在外乡贤王操国,多次为家乡出资清理“当家塘”、修建排水沟渠、修复古城墙,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全额捐助村委建造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斥千万巨资打造古欧式风格民宿,开发了村级资源,增强了村民建好家园的信心。据枫树林村支部书记项治斌介绍,该村民宿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餐饮、旅游等产业同步发展,为花桥镇提供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花桥发展。

  “五变”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双向奔赴”。湖北武穴花桥镇通过把支部建在村垸上、制度刻在心坎里、奖罚管出公平路、红色引领践文明、发展留住“城里客”等“五变”共同缔造的有力措施,将过去一个落后闭塞的山区小镇打造为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镇”、高铁小镇、发展强镇,成为远来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游客寻找乡愁的“诗和远方”。该镇党委书记王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共同缔造”活动落实在点滴、在日常,让驻守在家的群众生活幸福,让漂泊在外的百姓心有归处,让更多的村民们感受享受共同缔造结出的丰硕成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文/雷世达耿文辉 郭伟胜 王裕丰 图/武穴市委宣传部)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举行会谈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民间投资实现增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04-22 09:14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025-04-21 10:13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2025-04-21 10:12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2025-04-21 09:27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2025-04-21 09:21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2025-04-21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