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行业唯一!这位外卖小哥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 正文

行业唯一!这位外卖小哥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来源:长江网2022-05-04 09:06

  郭锋,今年44岁

  “饿了么”汉街站的站长

  荣获2022年“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获奖者中唯一一位外卖从业人员

  “来新单了!”5月3日上午,在武汉市武昌区楚河汉街不远处的水果湖机安社区户外职工爱心驿站,一位不太熟悉业务的外卖骑手拿着手机问郭锋:“站长,这单我能不能去?”

  郭锋凑近看了看,说:“前两天他们(老骑手)带你去过没?晓得地方吧?我们扫个微信,去了找不到路就给我打视频电话。”

行业唯一!这位外卖小哥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图为郭锋。受访者供图

  郭锋今年44岁,是“饿了么”汉街站的站长。4月28日,郭锋荣获2022年“湖北五一劳动奖章”,他也是获奖者中唯一一位外卖从业人员。

  “现在回想起2016年,刚来武汉,对这座城市很陌生,但我又无比期待,下定决心从此扎根,勇于面对挑战。”郭锋告诉长江网记者。

  从“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到“闭着眼睛就能知道路在哪儿”

  郭锋曾于1996至1998年在部队服役,服役期间因参与长江抗洪抢险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后来,他加入老家荆门市的一家国企工作,还担任了班组长。

  “每天都重复着单调的工作,觉得枯燥乏味,就想来大城市试一下,寻找新的机遇。”郭锋说,放弃国企工作,选择进入外卖行业之前,他做了功课:武汉人口多,消费群体庞大,外卖行业会越做越大。

  2016年,郭锋来到武汉,正式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刚开始,他连武汉的“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只能跟着导航走。“有一次,导航把我带到一个死胡同,让我‘穿墙’到另一边的万达广场,顿时傻眼了。”郭锋说,虽然刚入行很艰难,他心里却一直憋着一股劲,既然下定决心扎根在武汉,就得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最起码要比之前过得好”。

  慢慢摸索,熟悉路线,现在的郭锋已经“闭着眼睛就能知道路在哪儿”,成了同事眼中的“活地图”。这六年间,他对武汉的陌生感逐渐消失,也亲眼见证了武汉日新月异的发展。郭锋说:“眼前的高楼大厦越建越多,消费群体更多元,不少老年人都开始使用外卖点单了,尤其是超市做促销活动时,有的一次点了几百块。”

  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的,还有郭锋自己。

行业唯一!这位外卖小哥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郭锋正在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记者吕诗文 摄

  入行一年半升任站长,100多位骑手他都加了微信

  郭锋所在的汉街站点,负责方圆约20平方公里的配送。起初,站里只有13位骑手,大家都忙着跑订单赚钱,没有人愿意当站长。“来这儿就是打拼的,我愿意干!”入行一年半的郭锋毛遂自荐,决定迎接新的挑战。

  现在,汉街站已经有接近120位外卖骑手,郭锋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骑手们的日常考勤、处理客户反馈的问题、完成平台交办的任务。

  为了帮助新骑手熟悉路线,郭锋将站点辐射范围内的商家名单打印出来,带着他们一家一家去找,去看。100多位骑手他都主动加了微信,“如果实在找不着路,就和我打视频电话。”

  除此之外,郭锋还要当骑手们的“知心大哥”。2021年,一位新入职的外卖骑手因为不熟悉路,被客户“臭骂”一顿,心里很委屈。“客户说的话特别难听,我又不能跟他对着吵,心里窝火,不想干了!”这位外卖骑手跟郭锋抱怨道。

  郭锋先是肯定他,安慰他的情绪:“你没有和他对骂,这一点值得肯定,毕竟我们从事的是服务行业。”然后耐心和他交心:“找不到路,多求助,可以在骑手微信群里问,让老骑手带带你,都是这么过来的。”

  同时,郭锋和那位客户取得联系,解释了这位骑手新入职的情况,恳请他理解。最后,客户给了这位骑手五星好评,还“打赏”了几块钱。

  “做外卖骑手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些鼓励、支持我们的市民。”郭锋说,近年来,国家、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外卖从业人员,能感受到这个群体正往职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行业唯一!这位外卖小哥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郭锋需要统计站点骑手的日常出勤数据。受访者供图

  人们的鼓励给了他职业自信,“我们也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

  “一开始,没有多少人关心外卖行业,只觉得我们就是跑腿的。”郭锋说,“现在,我们有了新的正式名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凭借自身的努力,它可以作为一份稳定的工作,用来养家糊口。”

  郭锋介绍,他所在的站点里,骑手大部分是“90后”。他们选择成为外卖骑手,一是因为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可以灵活安排劳动时间;二是因为收入还不错,只要保持在线接单的正常工作状态,“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七八千”。

  “干这一行之前,都要有心理准备。不管风吹日晒,接了单就得送到,并保证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郭锋说,当外卖骑手这么多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可令他影响最深的,还是那些关心、鼓励他的顾客。

  “记得2020年有一次,去送两杯奶茶,顾客开门后却只拿了一杯,对我说‘还有一杯是给你点的’。虽然爬了八层楼很累,听到这句话,心里暖暖的,觉得再爬个八楼都值了!”郭锋说,经常有外卖骑手送餐时,看到顾客拿着饮料站在门口,亲切地说:“小哥,辛苦了!这是给你的。”

  郭锋告诉记者,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外卖骑手存在的意义:“我们也希望能被理解、被包容、被认可。”

行业唯一!这位外卖小哥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2020年8月,郭锋作为一线抗疫代表,登上全国总工会的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讲述网约送餐员的抗疫故事。受访者供图

  2020年初武汉战“疫”期间,郭锋选择留在武汉,不回荆门老家过年。他带领7名外卖小哥,穿行在空荡荡的街头,一次次逆行,给医护送餐,帮不方便出门的居民购药。他的故事也影响了身边的外卖骑手。

  “老郭,我来学你了!”前几天,郭锋的一位同事就主动报名当了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

  “看到社会、民众对外卖从业者的关心、认可,我们意识到,外卖骑手也是这座城市重要的一分子,坚守着、参与着城市的发展,陪伴着武汉和武汉人民,一起奋斗、一起向前。”郭锋说。

  出品:长江网

  采写:记者刘远航

  摄影:记者吕诗文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