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花烂漫——来自第一将军县的脱贫攻坚报告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山花烂漫——来自第一将军县的脱贫攻坚报告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报2021-01-12 17: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山花烂漫——来自第一将军县的脱贫攻坚报告

  巍巍大别山,层峦叠翠,山花绚烂。

  英雄的山孕育了一种精神——朴诚勇毅,不胜不休。

  2010年1月23日,荆楚大地处处焕发勃勃生机。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期间,专程瞻仰了红安县革命烈士陵园,与七里坪镇长胜街群众拉家常。他强调,要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把老区精神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老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五年后的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红安是国家首批重点贫困县,党有号召,红安人一往无前,脱贫战场不畏牺牲,敢于胜利。2018年8月7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红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喜讯传来,全县人民欢欣鼓舞。

  红安成为湖北省乃至整个大别山地区首批国家级摘帽县。

  人间最暖是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这一年的春天,红安漫山遍野盛开着映山红,她是那么的鲜艳夺目,绚丽芬芳。

山花烂漫——来自第一将军县的脱贫攻坚报告

  婚没离成,却添二胎

  五十多岁的周记权,头发银白,逗着一岁多的小女儿,脸上的笑纹波浪一样漾开。

  他不光看着女儿笑,看到忙里忙外的爱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爱人比他小十多岁,是周围十里八乡有名的俏姐儿,当初相中他,因为周记权是本村小学里的民办老师,会教书。

  结婚后,丰满的理想变得越来越发骨感。

  儿子天生癫痫病,一月要发作好几回,随时有可能倒在塘边地上,夫妻俩整天提心吊胆,愁眉不展。

  周记权忧虑,积劳成疾,患上了哮喘,发展成了肺结核,常年喉咙怕刺激,走几步上气不接下气,拉风箱一样地喘。

  书自然教不成,他几乎成了废人。

  面对着这一老一少,妻子一夜急白了头。生活来源没了,治病的钱只得东挪西借。

  三间旧瓦房,年久失修,漏雨又漏风。

  以泪洗面洗了十多年,妻子终于绝望了,她要逃离这个贫病交加的窟窿,她要去寻找自己当初想要的那个生活。

  周从贵当选村支书,她是周记权塆下同辈,也是他当年的小学生。

  “不能让记权哥这个家散了。”从贵在村委会上发话,掷地有声,大伙儿点头赞同。

  周记权家一有事,从贵和村委就出现在面前。儿子发病,记权哮喘,三更半夜村干部开车送医院。冬天,夜里下雨,屋顶瓦被吹翻了,从贵喊来几个党员,淋得一身透湿,把屋帮忙盖好了,鸡也打鸣了。

  晚饭后,从贵经常到记权家串门,跟记权嫂子聊天,劝她不要离开丈夫儿子。

  从贵告诉周记权夫妇,他家可以享受易地搬迁,就近安置到竹林新村。还可享受健康扶贫政策,治病的药费不用担心,医疗救助住院可报九成,不管住院治疗费花多少自付最多五千元。

  周记权爱人睁大眼睛问:“你说对,这些都是真的吗?”

  从贵笑了:“您是我的嫂子,也是我的师娘呀,难不成我还敢骗您?红安这么好的医助政策,不仅全省都在学习,还在全国会议上作为经验交流呢。”一席话,点亮了记权夫妻的希望。

  从贵打开手机,让记权夫妇看新闻报道:2016年7月5日,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作为邀请参会的两家县级代表之一,红安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与会领导对其健康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去年以来,红安县把健康扶贫作为关键一招,探索推行健康扶贫“4321”模式(注释1),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止6月25日,全县完成健康扶贫对象免费体检49132人次,住院诊疗9556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4939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3019.3万元,政策兜底1483.7万元,群众自付440.4万元,健康扶贫对象平均住院医疗支出仅为460.9元,较健康扶贫前下降77%,健康扶贫对象就医经济负担得到极大的减轻。

  记权的爱人也从红安电视新闻看到一个真真切切的故事——

  2017年6月16日,红安县主要负责人去医院看望受伤工作队员,突然,在电梯里遇到一名患者向他敬了一个礼,这位患者哽咽的说:“我认得您是县委书记,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啊!”经了解,患者是七里坪镇杨李家村贫困户,李子明,多年前股骨头坏死,由于治疗费用昂贵,一直没有进行手术治疗。有了健康扶贫救助政策,他才敢进医院,只用了5000元就在县人民医院完成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前家里需要人专门照看他,现在他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在村里担任了护林员,他健康了,有收入了,所以才如此激动。

  这些新闻和故事打消了记权夫妇的顾虑,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从贵知道记权嫂子不是寡情薄义的人,她照顾两个病人,无法出门去劳动,一家人没得收入,光靠国家救助终究留不住她的心。

  于是,周从贵跟村委一起想办法,托熟人在县城王家畈附近租了个小门面,先垫付资金,开了个茶叶店,让记权嫂卖茶水,卖茶叶,还让村民把种的菜捎带店里去卖。城里人进店喝茶人聊聊天,小店整天热热闹闹人气很旺,小店进项一天天上涨,夫妻俩脸上渐渐有了喜色。

  2017年10月,周记权全家搬进竹林新村安置房。打开29栋2单元202室大门,周记权做梦没想到一分钱没花,今生能住进这好的房子。

山花烂漫——来自第一将军县的脱贫攻坚报告

  竹林新居与县城一河之隔,39栋荆楚风格的六层住宅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购物广场、美食城、幼儿园、竹林实验小学、卫生院等商业网点与社区服务设施一应齐全。绿化带、广场、路灯、广播、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几栋新楼的拐角处,孩子们在健身器材上快乐地玩耍,老人们脸上挂着笑容,坐在长条椅上休息聊天。

  这不是安置点,分明就是城市新区,走进竹林新村的人无不这样感慨。

  妻子乐呵呵地对记权说,“以前日子像黄连,一下子从粥窝跳进肉窝,这简直像做梦了。”

  “迁”变万化的竹林新村,成了搬迁户幸福的家园,像周记权这样的家庭一共有954户,3363人。

  屋顶发电,坐分红利。竹林新村在屋顶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总装机容量约1.5MW,每年可发电150万千瓦时,直接经济收益120万元。

  竹林新村屋顶发电收益归安置点所有贫困户。搬迁入住前,已有907户每年享受到全县光伏扶贫收益3000元(注释2)。搬迁入住后,所有贫困户每家每年还可增收1000元的“阳光”收入。

  安置点的新建,原竹林村变成了竹林社区,村支部变身为社区党委。竹林新村成立了物业公司,“社区+物业”管理模式让易迁户落地生根,花繁叶茂。

  家家有菜园,开通了公汽专线,天然气接通到户,插卡即用。

  他们不光安新居,还家家乐新业。

  周记权和竹林新村搬迁户入股德青源农业生态项目,每年可分红1300元。这是输血。

  家门口有量身定制的香菇产业:采取“市场主体+社区+贫困户租赁”方式,吸纳贫困户参与种植,建立合作社,一枚枚香菇,像一朵朵“致富花”,开在香菇棚架上,也开在贫困户的心头上。

  守菌棒,采香菇,安置点后面500米一片大棚里,时常活跃着周记权这样有文化的种植户和嫂子们忙碌的身影。

  全县10个大型集中安置点复制竹林新村模式,统一发展香菇种植,“周记权们”生活在希望中发芽,在成长中收获。

  荷包变鼓了,周记权喜事一桩接一桩,2018年底,妻子不仅没与他离婚,居然还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全家日子越过越甜蜜。

  谱写新时代红安谣

  战争年代,红安有首民谣:“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女将冲锋陷阵飒爽英姿同样胜过男人。

  高桥镇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家乡。

  一天上午,高桥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何春芳,到驻点村詹家湾村查看五保户生活情况,发现63岁的孤老詹仲华正在家中缝补裤子。

  詹仲华先天驼背,眼睛老花,手脚也不灵便。

  看到何春芳进门,詹仲华把正在补的衣服递给何春芳,随口说:“你来得正好,我这裤子缝不拢。”

  何春芳当即接过老人手中的活儿,坐在老人的对面,一针一线将裤子缝补好。老人开心地笑了,何春芳也笑了。

  第二天,何春芳回家找出几套衣服,又专程送到詹仲华老人家中。

  何春芳主管高桥镇精准脱贫与农业农村工作。一天到晚,到处是她忙碌的身影,“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加班太晚,被人误以为她“下班忘记关灯”;同事们笑称她是“女汉子”,在法院工作的丈夫周末跑到高桥镇来陪伴她,他常常笑着说自己“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啦!”

  村里墙上都留有何春芳的个人电话,“她与贫困户亲,半夜接电话她也不嫌麻烦,全镇人都喊她何姐。”高桥镇一女同事说。

山花烂漫——来自第一将军县的脱贫攻坚报告

  “何姐”一马当先,高桥镇精准扶贫工作连续三年全县考核第一名。

  也有让她终生遗憾,永远内疚的事儿。她的母亲临终前想见女儿最后一面,她白天忙工作,说好晚上一定去看看病重的老妈,可是,下午老人就走了。何春芳懊悔自责,在灵柩前哭得昏厥过去。埋葬了老娘,擦干泪水,她又一头埋在工作中。

  忠诚,出色的工作是告慰母亲在天之灵唯一的办法。

  红安百姓称赞何春芳是“最美扶贫干部”。她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在于她的内心、她对群众的那份真情。

  长河缘贫困户种的桃子熟了,她发朋友圈吆喝;高桥镇种元胡贝母等中药材,她动员、培训、请专家、建合作社,头年试验第二年推广;朝天椒种植,地膜怎么铺,底肥打多少,她编口诀当老师。太阳底下,手把手教农户操作,汗流浃背,拿绣花的针的手拿起锄头,俨然是个种地老把式。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肥沃的土地里收获了票子,群众的腰包鼓了眉头舒展了,何春芳变黑了变瘦了,可是她开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有牺牲多壮志,兑现承诺哪惜身?

  省扶贫办负责人说,“最硬的仗,必须派最能打的人。”

  全县有上万余名党员、干部结对包保贫困户,何春芳是其中表现优秀的一员。

  为有牺牲多壮志,有的干部用生命兑现承诺。2017年7月5日凌晨,红安县4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周春华突发心脏病,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柏树岗村,倒在扶贫攻坚的路上。

  7日上午,上千人为周春华送行,哭声恸天……

  村民说:“不当村支书,他就不会走这么早”

  75岁的老上访户阮成瑞拄着拐杖来了——“我曾天天找他,骂他,他从不发脾气。我半夜找他,他开车把我送回去,还给钱我用。”他长跪不起:“要是能换,我愿以命换命。”

  他承诺,任期内干成三件事:贫困户全部脱贫,组组通硬化的水泥路,整塘堰拆旧屋,打造美丽乡村。“承诺是兑现了,人却走了。”周春华岳父、当了37年武汉市黄陂区旋峰寺村支书的方国庚抹泪说,春华放着工程项目不做,执意回村当支书时,他对村民有感情,认准了就一根筋,我们拦不住。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红安组织9724名党员干部包保39426户贫困户,抽调1398名优秀干部组建399个驻村工作队和12个督查队,全面落实驻村“五天四夜”(工作队员每周在驻点村工作5个白天,住4个晚上)工作制度,当好脱贫攻坚战斗员、基层党建指导员、美丽乡村建管员、乡风文明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召开场子会、上门走访、共进晚餐、慰问帮扶,实打实地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三年来,红安县驻村干部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872个,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6883个;2017年全县信访量同比下降30%以上。

  “当年红军的好作风又回来了。”扶贫工作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心赢得了群众的尊重。他们像尖刀兵战斗在一线,像当年腊子口战役一样,机智勇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关键性的突击作用。

  2018年5月3日至5日,全国驻村帮扶工作座谈会在孝感市举行。红安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红安县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和做法。

  一根藤,催生一片脱贫产业

  2018年10月17日红安红苕扶贫直播专场,湖北广电《好吃佬》节目主持人陈哥、红安台新闻主播熊欣带领网友们围观黄冈市红安县杏花乡一场盛大的挖苕大赛,现场寻找“苕王”,直播评苕、烤苕、吃苕;同时,在直播分会场,长江云网红主播骆璟来到当地红苕加工企业,直播了红安红苕的“变身之旅”。直播中,还开放互动,观看直播的网友可参与现场抽奖,赢取红薯特产。丰富的内容,有趣的互动,生动热闹的乡村实景、原生态的土特产品真实呈现,引爆了网友参与及购买的欲望。直播2小时,实现红苕销售52万元,全天网络累计销售额达63.5万元。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红安苕”,一个响当当的网红名字,一个有故事的地标优品,结出了一个脱贫致富的金疙瘩。

  清朝康熙年间,红安就开始种植红薯,特殊的区位气候土壤,孕育了“红安苕”生食甘甜、熟食绵香,不一样的品味。

  传统的红安苕往往蒸煮来吃或者晒成红苕片留着过年吃,最早的加工就是用一块木板,钉上钻成很多筛眼的一块铁皮做成刷子,把红苕刷成浆,然后做成苕豆腐。

  近年来一根红苕藤,吸引一群能人回乡,牵引出一条绿色脱贫产业链。

  红安县杏花乡龙潭寺村的周叔宽,年过六旬,当过兵。10年前,妻子查出患上了罕见的“主动脉夹层”病,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瘫痪在床。

  日子正在贫困的时候,村里传来好消息:要想富,跟着合作社一起种红苕!

  原来,姚峰回乡了,他变卖了三台挖机,揣着一叠钞票回家承包1000多亩土地,成立了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他要把红安苕盘大,圆乡亲们一个致富梦。

  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姚峰组织社员拿土地入股,到基地干活,一大片红苕藤绿了几近荒芜的土地,田地增收了人也增值了。

  周叔宽成了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他在合作社打工一月2000多块工资,每年土地和小额贷款分红6000多元,周叔宽的生活蒸蒸日上。

  “周叔宽们”如今遍布全县。200多个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在家门口侍弄红苕挣钞票。

  绿油油的叶子红彤彤的苕,遍布红安山坡田垄,颜值高价值同样高,红安农民心中脱贫致富的希望在这一红一绿中生长蔓延。

  能人回乡让红安苕身价暴涨。

  被红安苕改变命运的,不只是当地的贫困户。

  红安苕成为一个区域品牌,产业链不断延伸,得益于像姚峰一样执着的“苕人”。

  袁鹏,土生土长的红安小伙子。13年前,他下岗后到广州一家面粉厂打工,做检验员。边工作边学管理,2007年,袁鹏返乡创业,承包一家国营面条厂,成立湖北阿帆食品有限公司,随后在武汉市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公司员工由6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

  阿帆公司研发的“红薯挂面生产新工艺”顺利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被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这种红薯面条,白净无瑕,吃起来滑溜爽口,经过选薯、清洗、粉碎、打浆等10多道工序进行加工而成。

  一颗颗沾着泥土芳香的红安苕从农民们手里收购上来,进入湖北阿帆食品有限公司,完成“变身之旅”。

  一块多钱一斤的鲜红苕,经过深加工,“身价”暴涨了好几倍。阿帆公司的红薯面在网上卖到128元一提,远销重庆、深圳、广州,吃了的都说好,弄得供不应求。

  二程镇是大理学家程颐程颢的退隐居住地,也是“姜牌红”红苕精品原产地,被农业部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武汉卖烤红薯的首先就是二程人,二程人盘苕尝过甜头。近几年,全镇红苕种植面积达3.1万亩,总产量约5.2万吨,红苕种植撑起了二程人“钱袋子”。

  种植面地扩大,紧跟着就是要建设先进的红苕保鲜系统与产品加工流通体系。二程镇几十家红苕企业及产品微商、经纪人参与红苕产业经营,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带动了鲜食红苕及加工产品的销售。

  韩德校与旋风将军韩先楚同村,红安伟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他回乡打造红苕产业的根据地。

  韩德校是村支书韩德伟喊他回来的,韩德校要和村里共建红苕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这个心愿,这个梦是小时候吃红苕吃不饱就扎了根的。

  在深圳打拼了15年,资产几千万,韩德校突然跑回到生养他的二程镇田店村盘苕,妻子感到惊愕,说他“发了烧”,疯了,简直是瞎折腾。韩德校折腾得有声有色,公司种植红薯千余亩,建成“苕淀粉”“苕粉条”等深加工产品生产线和全产业链,创立“苕大哥””苕大嫂”品牌,年加工鲜苕5000吨。

  “苕大哥”品牌系列产品成功登陆CCTV-7《乡约》栏目;亮相天津召开的101届全国糖酒招商会,现场签约多家大型商超平台;“苕大哥”品牌系列产品全面入驻黄商超市。

  今年3月复工复产,公司迎来开门红,加工红薯粉条9万公斤,一销而尽,红薯酸辣粉销售52万桶,人家愁企业倒闭,韩德校逆流而上,销售总额较往年同期翻番。

  4月,公司再次与央视签订广告投放合作协议,央视央广7频道午间黄金档和官方抖音号上对红安苕加工品进行宣传;与今日头条续约,淘宝企业店铺、拼多多店铺的运营力度加大,102届全国糖酒食品交易会展位已定。

  扩大红苕淀粉、粉条产能,由现在日产粉条2500公斤提升到日产5000公斤以上,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年加工鲜红苕能力达10000吨,在带动本村及周边村镇3000余亩红薯种植基础上,再流转土地3000亩,扩大种植,帮助更多农户增产增收,韩德校目标有点“野心”勃勃。

  小丰山村:一根网线,引爆红安苕。

  小丰山村从“空壳村”华丽转身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如期摘帽脱贫以后,小丰山村靠一个聚宝盆巩固提升成果,那就是——扶贫工厂。

  工厂生产什么?

  “拼命三娘”村支书周从贵选准产业红安苕。

  大年初九,她和驻村第一书记、黄冈市供销社副主任徐和平出发了。安徽、河南、上海一圈看下来,心里有底了——建农产品加工厂,生产方便食品红安苕酸辣粉。

  5月,红安县红虹食品加工厂投产,红虹、巧思两家电商公司注册成立。

  一根网线、两台电脑,能量有多大?周从贵指着扶贫生产车间,“你看,红安苕酸辣粉,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

  生产车间在村部旁边。透过玻璃看到,全封闭的车间窗明几净,两条生产线马力全开,身着白色工装的工人正在忙活。仓库里,成箱的酸辣粉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山花烂漫——来自第一将军县的脱贫攻坚报告

  “35人务工,每人每月最多可拿到3000元。”车间主任周少平说,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

  相邻的电商公司,打单机响个不停。“一天网售一万单。”看着墙上的进度表,周从贵啧啧赞叹,“哇,照这样下去,今年销售额要冲刺2000万元,村集体保底分红可达10万元!”

  “一根网线引爆‘红安苕’。”红安县扶贫办主任负责人说,如今,小丰山的红薯不够用,红虹公司的收购范围辐射全县。

  刘静,一位深圳耕耘多年的女能人,回乡创业,她别出心裁,在华家河镇王家冲,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种苕,酿苕酒,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联姻,繁殖出醇香健康的绿色琼浆,带动一个镇五万多人酿造甜美的生活,发财门路越走越宽广。

  据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全县“红安苕”种植7.5万亩,产量达15万吨,总产值超过6.7亿元。全县有1530户贫困户通过到“红安苕”种植基地打工或开展合作经营,每户平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贫困户年打工收入过万元。(注:2019年《红安县红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2019—2023 年)》《红安县加快推进红苕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2020年初,县政府出台奖励政策,春耕复产,村村育苗,5月底,家家栽种,红苕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万亩。扶贫车间全面开工,3000户就近就业,户平收入6000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9月份红苕产量达20万吨,涉业脱贫人员1.2万以上。(注:2020年《红安县春季农业生产奖励方案》)

  丑小鸭变成金凤凰

  2018年秋天,阳光和熙,金风送爽。

  中直机关甘肃省驻村工作队一行到红安考察学习。他们兴致勃勃走进城关镇建中村,七里坪镇柏林寺村,领队吴主任等且行且感慨:“红安脱贫工作‘五位一体’的做法,长远规划,面向小康,确实值得学习。”

  走进建中村党群服务中心,浓厚的向善向美氛围感染了大家,悠久的文化传承与现代的党建知识融为一体,展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别致。

  参观党员之家、服务大厅、村史馆、文化礼堂,特别是村贤墙,令人驻足流连,眼睛为之一亮。

  “以前的村部,破旧漏水,门口长了草,桌上一层灰,如今村部不仅变得干净明亮,功能齐全有文化,关键是群众办事方便了。”退休的老村支书韩用福感叹。

  老年活动中心、四点半学校、图书室、谈心说话室、文化广场,是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新田铺湾,一脱往日脏烂差,实现了华丽蜕变,出落得像个俏丽的大姑娘。

  “过去的村子,田地没人种,门口塘又脏又臭,弯前屋后垃圾成堆,全是土路,每逢下雨天,寸步难行。” 村支书胡红光介绍,“如今,建中村的23个自然垸,水塘清澈,水泥路平坦宽阔,花树成片成行,墙上水墨画,广场崭新的健身器材……太阳灯照亮家门口,垃圾箱摆在家门口,人人爱清洁,户户讲卫生,比勤劳,争上进,村容村貌人的精神面貌都是焕然一新。”

  建中村是重点贫困村,有贫困人口171户507人,2015年8月,红安县委推行综合治理试点,在全县带头开展了以精准脱贫统领基层党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平安乡村的“五位一体”基层基础工作,发起脱贫攻坚战总攻。村级有产业:纱帽翅蔬菜大棚,占地100余亩,紧临G346高速路边,既满足日常饮食所需又能吸引游客体验乡村田园的采摘乐趣。

  湖北乾康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建中村部南边,公司年产值2.5亿,带动村里劳动力就业28人,年收入近6万元。

  “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有不错的收入,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作为新时代的新农民,确实感到好幸福。”村民陈振国说。

  2017年建中村脱胎换骨,率先脱贫出列,一个落后村贫穷村蝶变得宜居、宜业、宜游。

  建中村,成为精准扶贫“村级样本”,红安县像这样的村不在少数:柏林寺村,高升村,叶河村,陈河村,陈楼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深情牵挂、亲切关怀在红安正变成现实。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红安县人自己写下一首扶贫之歌《“我最牵挂”》,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和新生活的深情礼赞和向往——

  您一声“我最牵挂”

  好似春风吹进万户千家

  暖了冬天的心窝

  暖了神州大地

  暖了千年华夏

  云贵高原披彩霞

  大别山脉吐新芽

  老少边穷的脸上啊

  愁云散尽

  绽放出激动幸福的泪花……

  新时代的巨轮啊

  乘风破浪

  向着美好明天高歌进发

  注释1:“4321”模式:红安健康扶贫创新模式:明确“定救助对象、定报账方式、定兜底标准、定就诊机构”四定原则;实行“入院不交费、报账一站式、结算一次性”三大举措;落实“健康全管理、就医全兜底”两大保障;实现“不让一个贫困户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标。

  其核心内容有二:一是将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二是年度住院医疗费用个人部分实行5000元封顶,不足部分由政府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方式兜底。

  县卫生与健康局相关人员介绍,截止2018年底,全县共救助贫困患者66380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3.79亿元,基本医疗保险报销22857.23万元、大病医疗保险报销3947.96万元,政府补充医疗保险报8115.34万元,民政救助409.56万元,个人自付2603.31万元,实际报销比例93.14%。住院医疗次均自付费用仅为392.2元。

  红安县投入630万元用于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8年全县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88360人次,全县家庭医生上门服务22万次,签约面达到全县覆盖。

  全县2273个贫困群众恢复劳动力,9247人部分恢复劳动力。他们不但能生活自理,还能从事种养等生产活动,增强了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红安健康扶贫先后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交流经验,被评为全国基层改革创新50个优秀案例之一。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全国健康扶贫会议上肯定“红安县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的做法,值得借鉴”。联合国人权组织认为红安健康扶贫作法和经验值得国际社会学习。

  2017年9月亚非拉8国29人考察团来红安,就医疗与健康扶贫、农村卫生发展、专项扶贫、社会保障等四方面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

  注释2:红安县光伏扶贫自2016年4月开始建设,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并网发电。总装机规模61556千瓦,建设161个点位267个电站,截止2019年12月底,已发电量16433.5167万度。总投资50191.53万元。涉及96个重点贫困村(每村50千瓦),176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3千瓦)。

  审阅:张今中

  简评:此文来自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和素有旋风将军之称的韩先楚的家乡。讲述的是湖北红安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他们的事迹十分感人。他们精准扶贫的做法具有全国意义,多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作过介绍。并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的高度评价。文章紧扣时代,全景式展现革命老区红安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事例典型生动感人,经验介绍翔实客观,结构立体全面,很值一读。

  终审:刘俊鹰

山花烂漫——来自第一将军县的脱贫攻坚报告

  

  作者简介:李绍伦,湖北红安人,六零后。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网络作协会员。在《辽河》《河南文学》《群岛小小说》《小说家》《深圳文学》《湖北日报》《中华文学》《湖北诗词》等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30余万字。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