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级教师放弃50万元高薪 扎根五峰教书育人24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特级教师放弃50万元高薪 扎根五峰教书育人24年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0-09-19 20:4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9月16日,湖北五峰泗阳河畔早已褪去炎热,深山中的采花中学显得格外恬静和清凉。6点刚过天还未大亮,46岁的向宏佳就来到了任教班级的教室开门,等候学生来上早自习,并辅导他们的功课。新的学年开始,这位全国德育先进教师、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五峰唯一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开始了自己在采花中学的第24个年头。

  自1996年来到采花中学,向宏佳一直担任该校的英语老师,他身边的朋友、同事有的转到了县城教书,有的去南方城市发展,曾经有50万元年薪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而他却选择了继续坚守大山教书育人。他说,“我要尽我所能帮助山里孩子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既是老师又当“家长”

  1996年,师范大学毕业的向宏佳义无反顾回到家乡五峰,被分配到采花乡采花中学任英语老师。

  第一天走上讲台,向宏佳就遇到了“问题男生”小刚(化名)——留着长长的头发、两只脚很不文雅地放在板凳上、“东张西望就是不看黑板”。学生状态不好,班级成绩倒数,向宏佳打定主意,“就从他开始。”

  向宏佳“双管齐下”——课堂上经常点名表扬,课余则不厌其烦找小刚谈心,陪他打乒乓球,关心他的生活状况,讲述当地走出去的名人故事,激励他读书改变命运。

  小刚变了!不再吊儿郎当,上课也认真听讲了,还主动剪掉了长发。

  “像小刚这样的学生太多了,读书是他们最主要的希望。”向宏佳讲述道,五峰全境都是山,一重又一重,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学校里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众多,很多学生“买不起包子”,中午、晚上都是黄豆面汤玉米饭;不少孩子有着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厌学情绪,向宏佳说:“在这样的地方当老师责任就更重一些,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

特级教师放弃50万元高薪 扎根五峰教书育人24年

  向宏佳既是老师,又是“临时家长”——学生有心事,向宏佳就主动陪他聊天;学生生病了,他就不分白天黑夜送医、买药;学生衣服破了,他就挑灯为学生缝补;学生想爸妈了,他就免费电话联系……24年来,他几乎家访了教过的每一位学生,转化后进生100多人,资助和争取外力资助贫困学生50多人,劝说打工父母200余人返乡陪伴子女。

  苦练本领只为教好山里娃

  身处大山深处,何以能评为省特级教师?

  “向老师在业务上是最刻苦的人。”同事们的评价,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山里清苦,却也正适合沉下心来提升自己。”为了练就过硬的教书育人本领,多少个日日夜夜,向宏佳坚持奔走在教室、宿舍和办公室之间,常常挑灯夜战查阅资料、批改作业、撰写文章……别人看似枯燥无比的日子,他却乐此不疲;为了开阔眼界提升自我,他还先后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学习进修,他经常对年轻老师说:“只有练好业务,才能教好山里娃。”

  24年来,向宏佳任教的11届初三毕业班,9次蝉联校中考状元,500多人被市、县重点高中录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英语竞赛,20多人荣获一、二等奖;他本人10次主讲市、县级示范课和观摩课,30多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在核心期刊发表。同事们纷纷感叹:“英语一直是山区教育的弱项,向老师却谱写了土家山寨英语教学的神话。”

  由于向宏佳对待学生认真负责,教学质量高,许多转到外地读书的孩子纷纷转回,点名要到他任教的班级就读,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成了企业白领,有的成了部门精英,他们中的很多人又回到了家乡,反哺家乡。

  “事实证明,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他们做到了。”向宏佳感慨地说,“我也做到了。”

  守望深山点亮希望

  “我的父亲和很多长辈都是教师,所以从小我就对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和崇敬,直到现在我唯一的爱好也就是教书。” 24年来,简陋的生活环境让一拨接一拨的老师来了又走,而身披30多项荣誉的向宏佳,成了最笃定的坚守者,他舍不下这里的孩子们。

特级教师放弃50万元高薪 扎根五峰教书育人24年

  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沧桑,扎根大山默默奉献自己,向宏佳坚定而执着。他唯一觉得对不起的是妻子和女儿。2001年,向宏佳与妻子王金华结婚,却没有经济能力为她办一场婚礼。后来,有了女儿,一家三口还挤在学校里一个只有20平米的小单间里。

  向宏佳愧疚地说:“当时,我的一个好朋友辞职到广州打工,不到五年就买了大房子和汽车。我却没能力给妻子和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一栋老旧的宿舍楼里,向宏佳回到自己6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客厅的墙壁,已经裂开了一道很大的口子。

  其实早在2016年,海南就有一所私立学校慕名求贤,希望以50万元的年薪聘请向宏佳去那里当老师。“年薪50万元,对一个深山教师来说当然是很大的诱惑。”可向宏佳拒绝了,“别说50万,再多的钱我也不能离开五峰。”

  问及原因,向宏佳沉思片刻,望了一眼身旁微笑着的妻子说:“点亮山里孩子的希望,守望他们走出大山,这就是我们最快乐最有价值的事。”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锐 通讯员 王登府 杨威)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 甘肃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春播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