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北商贸学院:首批万名学子温暖“回家”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白冰]

湖北商贸学院:首批万名学子温暖“回家”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2020-09-08 14:51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 天津:消防运动会 技能大比拼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

复学首日食堂

  “好久不见,欢迎回家!”9月5日、6日,湖北商贸学院迎来了首批返校生。阔别8个月,同学们再次回到了熟悉而又崭新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学子归来的横幅,学子们忙着晒被子、搬行李、整理寝室,体验食堂新窗口美食……他们的到来让寂静许久的校园重新变得热闹起来,校园各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严格把关进校流程 确保学子安全返校

  “来,这位同学,我帮你拿!”9月5号一大早,该校全体校领导来到校门口迎接从全国各地回来的学子。

  保安队员们也早早地换好干净整洁的警服,仔细检查好装备,准时来到执勤岗位为同学们平安、健康入校把好“入口关”。

  学生返校进入校门时要经历消毒、扫码、测温、登记等各种环节,保安工作人员一步步为同学们核验身份、测量体温、为学子办理登记返校记录表格,指挥着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即停即走,避免在校门口停留。看着校门口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保安刘文平感慨万千:“驻守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孩子们开学了,这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疫情防控的胜利。”

  大二学子戴安琪的妈妈送女儿前来报到,因疫情管控家长无法进校,她在门口等候。“去年来到学校的感受是新奇,今年则是感谢、感动。”她表示,武汉人民为抗疫作出巨大牺牲,如今城市恢复正常,太不容易,这么多天来,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老师们也一直在切切实实关心牵挂孩子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她放心。

  认真制定分流措施座位预约,人性化服务安全又细心。

  面对开学后人口跨区域流动性大、人员高密度聚集等疫情防控挑战,学校实施校园、宿舍封闭管理,如非必要不组织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每日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于学生来说,最常出入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食堂。对此,该校党委书记肖坤表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防控措施,皆是从学生立场出发的。”

  该校图书馆引入了座位预约系统,学生入馆需先预约成功放能进入,进入图书馆前需要通过红外测温仪通道测量体温,入馆后立刻采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馆内采取2人一张阅览桌,错开就座,阅览桌椅、电梯、楼梯、歌德触摸屏机等经常触摸的区域,学校都安排了专人定时定点消毒。

  与图书馆阔别8个月,再次进入图书馆学习的2019级学生鞠梦欣,心情十分激动:“我一预约到座位就赶过来了,这里学习氛围浓厚,我打算考研,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该校图书馆馆长唐劲松表示,“我们将根据现有的设备竭尽一切能力,做好清洁、防疫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同学你好,欢迎回家”,伴随着一句句温馨的问候,同学们再次走进荷香苑食堂,再次来感受“家”的味道,当天下午6点,食堂门前人流就络绎不绝。

  东北手工饺、油炸煎烙各种饼子、蔡明伟热干面、云南荷叶炒饭、重庆麻辣烫、麻辣香锅、黄焖鸡米饭、成都风味……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实惠的价格。同学们依次有序排队点着各种美食,并自觉和前后排保持着距离。

  除了堂食外,由于考虑到疫情期间人流聚集问题和外面餐馆外卖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该校还特意开设了校园食堂外卖服务,食堂的工作人员充当起了学生的“专职外卖员”,学生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校园服务”栏目便可进入外卖窗口选择美食下单。

  “因为要忙着整理行李,我刚刚试了一下这个服务,点了份黄焖鸡米饭,量大份足,不到20分钟就送到我寝室了。”大二学生漆琪边吃着“外卖”边说。

  私家车“三蹦子人力齐上阵行李托运正在进行时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许多开车送孩子返校的家长无法进校,但学生们携带的行李和生活用品确实繁重,为减轻学子的负担,学校后勤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踩着‘三蹦子’在校门口等候大家的!”除了后勤部的工作人员,该校校领导和许多开私家车到校的教师也自告奋勇到学校大门口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将行李搬运至寝室。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当看到学校大门时,内心激动万分,保安大哥看到我立刻就帮我把行李放上三轮车了,学校一直在用她直白朴实的方式,等待和欢迎我们。”该校大三学生郑皓感叹道。

  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书记熊浩一大早就亲自带着党员预备队前往校门口“守株待兔”,帮助同学们搬运行李。

  9月的太阳依旧火热,大家的衣服早已经湿透,却仍在一趟又一趟地搬着行李,还有的同学刚到宿舍放下自己的行李,也立即投入到了这次志愿服务中。大二的颜世超同学从早上7点多就在校门口帮忙,从校门口到各楼栋宿舍来回数趟,运动步数过万。爱心接力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晚上10点多,还有两位同学跑步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中,龙舟队的老成员,朱德凤和刘顺两位同学,在配合后勤处的老师们完成校园主干道的冲洗工作后也立即加入到搬运行李大军中。

  新变化新惊喜无处不在 校园重回烟火气

  宿舍楼下的晾衣绳,路边的健身单杠、球场的乒乓球桌,绿茵茵的草坪上……出现了晒被子的壮观,五颜六色的被子被密密麻麻铺在了一切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校园里一派新鲜热闹的烟火气景象。

  “八月未住,寝室居然是那么干净,连洗手台上很难清除的污垢都没有了!”大二学生刘子怡在朋友圈发文说。

  “幸好幸好,我的绿萝也活得生气勃勃的!”刚刚返校的艺术学院学子程心池边忙着晾晒被子边笑着和室友说。

  校园里因学子增多而热闹起来,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因疫情而分离的特殊记忆,畅想着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新的校园也因学子归来而被“点亮”,校道两旁新铺设的橙红色地砖和会发夜光的宣传墙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鸿博楼前新栽种的樱花树树影婆娑,清凉袭人;行政楼新建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室虚拟仿真教学,服务于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为核心的全校师生,充满着科技智慧;新设的快递点集中统一,分类一目了然,还细心搭设了雨棚;校医院提档升级,疫情防控纳入常规服务工作;校园宿舍围墙全部修缮一新;校园主干道新开设了一系列美食小吃店……新学期、新起点、新校园,无处不在的新变化让返校学子们都惊喜万分。

  校门口,林荫大道上,操场上,宿舍,食堂,图书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该校校长陈卓国和其他领导们都在迎接看望返校学子们,并叮嘱大家返校后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尽快适应环境与学习方式的转换,珍惜在校学习的美好时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之中。

  据悉,截至9月7日,学校完成了近万名学生的返校工作。9月6日、7日,这万名学生还迎来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奋力书写青春答卷”。(文/张利胡文凤 图/ 颜世超)

师生志愿者帮运行李

  “好久不见,欢迎回家!”9月5日、6日,湖北商贸学院迎来了首批返校生。阔别8个月,同学们再次回到了熟悉而又崭新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学子归来的横幅,学子们忙着晒被子、搬行李、整理寝室,体验食堂新窗口美食……他们的到来让寂静许久的校园重新变得热闹起来,校园各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严格把关进校流程 确保学子安全返校

  “来,这位同学,我帮你拿!”9月5号一大早,该校全体校领导来到校门口迎接从全国各地回来的学子。

  保安队员们也早早地换好干净整洁的警服,仔细检查好装备,准时来到执勤岗位为同学们平安、健康入校把好“入口关”。

  学生返校进入校门时要经历消毒、扫码、测温、登记等各种环节,保安工作人员一步步为同学们核验身份、测量体温、为学子办理登记返校记录表格,指挥着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即停即走,避免在校门口停留。看着校门口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保安刘文平感慨万千:“驻守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孩子们开学了,这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疫情防控的胜利。”

  大二学子戴安琪的妈妈送女儿前来报到,因疫情管控家长无法进校,她在门口等候。“去年来到学校的感受是新奇,今年则是感谢、感动。”她表示,武汉人民为抗疫作出巨大牺牲,如今城市恢复正常,太不容易,这么多天来,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老师们也一直在切切实实关心牵挂孩子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她放心。

  认真制定分流措施座位预约,人性化服务安全又细心。

  面对开学后人口跨区域流动性大、人员高密度聚集等疫情防控挑战,学校实施校园、宿舍封闭管理,如非必要不组织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每日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于学生来说,最常出入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食堂。对此,该校党委书记肖坤表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防控措施,皆是从学生立场出发的。”

  该校图书馆引入了座位预约系统,学生入馆需先预约成功放能进入,进入图书馆前需要通过红外测温仪通道测量体温,入馆后立刻采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馆内采取2人一张阅览桌,错开就座,阅览桌椅、电梯、楼梯、歌德触摸屏机等经常触摸的区域,学校都安排了专人定时定点消毒。

  与图书馆阔别8个月,再次进入图书馆学习的2019级学生鞠梦欣,心情十分激动:“我一预约到座位就赶过来了,这里学习氛围浓厚,我打算考研,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该校图书馆馆长唐劲松表示,“我们将根据现有的设备竭尽一切能力,做好清洁、防疫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同学你好,欢迎回家”,伴随着一句句温馨的问候,同学们再次走进荷香苑食堂,再次来感受“家”的味道,当天下午6点,食堂门前人流就络绎不绝。

  东北手工饺、油炸煎烙各种饼子、蔡明伟热干面、云南荷叶炒饭、重庆麻辣烫、麻辣香锅、黄焖鸡米饭、成都风味……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实惠的价格。同学们依次有序排队点着各种美食,并自觉和前后排保持着距离。

  除了堂食外,由于考虑到疫情期间人流聚集问题和外面餐馆外卖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该校还特意开设了校园食堂外卖服务,食堂的工作人员充当起了学生的“专职外卖员”,学生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校园服务”栏目便可进入外卖窗口选择美食下单。

  “因为要忙着整理行李,我刚刚试了一下这个服务,点了份黄焖鸡米饭,量大份足,不到20分钟就送到我寝室了。”大二学生漆琪边吃着“外卖”边说。

  私家车“三蹦子人力齐上阵行李托运正在进行时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许多开车送孩子返校的家长无法进校,但学生们携带的行李和生活用品确实繁重,为减轻学子的负担,学校后勤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踩着‘三蹦子’在校门口等候大家的!”除了后勤部的工作人员,该校校领导和许多开私家车到校的教师也自告奋勇到学校大门口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将行李搬运至寝室。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当看到学校大门时,内心激动万分,保安大哥看到我立刻就帮我把行李放上三轮车了,学校一直在用她直白朴实的方式,等待和欢迎我们。”该校大三学生郑皓感叹道。

  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书记熊浩一大早就亲自带着党员预备队前往校门口“守株待兔”,帮助同学们搬运行李。

  9月的太阳依旧火热,大家的衣服早已经湿透,却仍在一趟又一趟地搬着行李,还有的同学刚到宿舍放下自己的行李,也立即投入到了这次志愿服务中。大二的颜世超同学从早上7点多就在校门口帮忙,从校门口到各楼栋宿舍来回数趟,运动步数过万。爱心接力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晚上10点多,还有两位同学跑步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中,龙舟队的老成员,朱德凤和刘顺两位同学,在配合后勤处的老师们完成校园主干道的冲洗工作后也立即加入到搬运行李大军中。

  新变化新惊喜无处不在 校园重回烟火气

  宿舍楼下的晾衣绳,路边的健身单杠、球场的乒乓球桌,绿茵茵的草坪上……出现了晒被子的壮观,五颜六色的被子被密密麻麻铺在了一切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校园里一派新鲜热闹的烟火气景象。

  “八月未住,寝室居然是那么干净,连洗手台上很难清除的污垢都没有了!”大二学生刘子怡在朋友圈发文说。

  “幸好幸好,我的绿萝也活得生气勃勃的!”刚刚返校的艺术学院学子程心池边忙着晾晒被子边笑着和室友说。

  校园里因学子增多而热闹起来,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因疫情而分离的特殊记忆,畅想着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新的校园也因学子归来而被“点亮”,校道两旁新铺设的橙红色地砖和会发夜光的宣传墙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鸿博楼前新栽种的樱花树树影婆娑,清凉袭人;行政楼新建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室虚拟仿真教学,服务于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为核心的全校师生,充满着科技智慧;新设的快递点集中统一,分类一目了然,还细心搭设了雨棚;校医院提档升级,疫情防控纳入常规服务工作;校园宿舍围墙全部修缮一新;校园主干道新开设了一系列美食小吃店……新学期、新起点、新校园,无处不在的新变化让返校学子们都惊喜万分。

  校门口,林荫大道上,操场上,宿舍,食堂,图书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该校校长陈卓国和其他领导们都在迎接看望返校学子们,并叮嘱大家返校后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尽快适应环境与学习方式的转换,珍惜在校学习的美好时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之中。

  据悉,截至9月7日,学校完成了近万名学生的返校工作。9月6日、7日,这万名学生还迎来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奋力书写青春答卷”。(文/张利胡文凤 图/ 颜世超)

私家车帮运行李

  “好久不见,欢迎回家!”9月5日、6日,湖北商贸学院迎来了首批返校生。阔别8个月,同学们再次回到了熟悉而又崭新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学子归来的横幅,学子们忙着晒被子、搬行李、整理寝室,体验食堂新窗口美食……他们的到来让寂静许久的校园重新变得热闹起来,校园各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严格把关进校流程 确保学子安全返校

  “来,这位同学,我帮你拿!”9月5号一大早,该校全体校领导来到校门口迎接从全国各地回来的学子。

  保安队员们也早早地换好干净整洁的警服,仔细检查好装备,准时来到执勤岗位为同学们平安、健康入校把好“入口关”。

  学生返校进入校门时要经历消毒、扫码、测温、登记等各种环节,保安工作人员一步步为同学们核验身份、测量体温、为学子办理登记返校记录表格,指挥着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即停即走,避免在校门口停留。看着校门口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保安刘文平感慨万千:“驻守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孩子们开学了,这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疫情防控的胜利。”

  大二学子戴安琪的妈妈送女儿前来报到,因疫情管控家长无法进校,她在门口等候。“去年来到学校的感受是新奇,今年则是感谢、感动。”她表示,武汉人民为抗疫作出巨大牺牲,如今城市恢复正常,太不容易,这么多天来,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老师们也一直在切切实实关心牵挂孩子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她放心。

  认真制定分流措施座位预约,人性化服务安全又细心。

  面对开学后人口跨区域流动性大、人员高密度聚集等疫情防控挑战,学校实施校园、宿舍封闭管理,如非必要不组织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每日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于学生来说,最常出入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食堂。对此,该校党委书记肖坤表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防控措施,皆是从学生立场出发的。”

  该校图书馆引入了座位预约系统,学生入馆需先预约成功放能进入,进入图书馆前需要通过红外测温仪通道测量体温,入馆后立刻采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馆内采取2人一张阅览桌,错开就座,阅览桌椅、电梯、楼梯、歌德触摸屏机等经常触摸的区域,学校都安排了专人定时定点消毒。

  与图书馆阔别8个月,再次进入图书馆学习的2019级学生鞠梦欣,心情十分激动:“我一预约到座位就赶过来了,这里学习氛围浓厚,我打算考研,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该校图书馆馆长唐劲松表示,“我们将根据现有的设备竭尽一切能力,做好清洁、防疫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同学你好,欢迎回家”,伴随着一句句温馨的问候,同学们再次走进荷香苑食堂,再次来感受“家”的味道,当天下午6点,食堂门前人流就络绎不绝。

  东北手工饺、油炸煎烙各种饼子、蔡明伟热干面、云南荷叶炒饭、重庆麻辣烫、麻辣香锅、黄焖鸡米饭、成都风味……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实惠的价格。同学们依次有序排队点着各种美食,并自觉和前后排保持着距离。

  除了堂食外,由于考虑到疫情期间人流聚集问题和外面餐馆外卖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该校还特意开设了校园食堂外卖服务,食堂的工作人员充当起了学生的“专职外卖员”,学生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校园服务”栏目便可进入外卖窗口选择美食下单。

  “因为要忙着整理行李,我刚刚试了一下这个服务,点了份黄焖鸡米饭,量大份足,不到20分钟就送到我寝室了。”大二学生漆琪边吃着“外卖”边说。

  私家车“三蹦子人力齐上阵行李托运正在进行时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许多开车送孩子返校的家长无法进校,但学生们携带的行李和生活用品确实繁重,为减轻学子的负担,学校后勤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踩着‘三蹦子’在校门口等候大家的!”除了后勤部的工作人员,该校校领导和许多开私家车到校的教师也自告奋勇到学校大门口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将行李搬运至寝室。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当看到学校大门时,内心激动万分,保安大哥看到我立刻就帮我把行李放上三轮车了,学校一直在用她直白朴实的方式,等待和欢迎我们。”该校大三学生郑皓感叹道。

  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书记熊浩一大早就亲自带着党员预备队前往校门口“守株待兔”,帮助同学们搬运行李。

  9月的太阳依旧火热,大家的衣服早已经湿透,却仍在一趟又一趟地搬着行李,还有的同学刚到宿舍放下自己的行李,也立即投入到了这次志愿服务中。大二的颜世超同学从早上7点多就在校门口帮忙,从校门口到各楼栋宿舍来回数趟,运动步数过万。爱心接力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晚上10点多,还有两位同学跑步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中,龙舟队的老成员,朱德凤和刘顺两位同学,在配合后勤处的老师们完成校园主干道的冲洗工作后也立即加入到搬运行李大军中。

  新变化新惊喜无处不在 校园重回烟火气

  宿舍楼下的晾衣绳,路边的健身单杠、球场的乒乓球桌,绿茵茵的草坪上……出现了晒被子的壮观,五颜六色的被子被密密麻麻铺在了一切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校园里一派新鲜热闹的烟火气景象。

  “八月未住,寝室居然是那么干净,连洗手台上很难清除的污垢都没有了!”大二学生刘子怡在朋友圈发文说。

  “幸好幸好,我的绿萝也活得生气勃勃的!”刚刚返校的艺术学院学子程心池边忙着晾晒被子边笑着和室友说。

  校园里因学子增多而热闹起来,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因疫情而分离的特殊记忆,畅想着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新的校园也因学子归来而被“点亮”,校道两旁新铺设的橙红色地砖和会发夜光的宣传墙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鸿博楼前新栽种的樱花树树影婆娑,清凉袭人;行政楼新建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室虚拟仿真教学,服务于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为核心的全校师生,充满着科技智慧;新设的快递点集中统一,分类一目了然,还细心搭设了雨棚;校医院提档升级,疫情防控纳入常规服务工作;校园宿舍围墙全部修缮一新;校园主干道新开设了一系列美食小吃店……新学期、新起点、新校园,无处不在的新变化让返校学子们都惊喜万分。

  校门口,林荫大道上,操场上,宿舍,食堂,图书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该校校长陈卓国和其他领导们都在迎接看望返校学子们,并叮嘱大家返校后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尽快适应环境与学习方式的转换,珍惜在校学习的美好时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之中。

  据悉,截至9月7日,学校完成了近万名学生的返校工作。9月6日、7日,这万名学生还迎来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奋力书写青春答卷”。(文/张利胡文凤 图/ 颜世超)

校领导和食堂就餐学生亲切交谈

  “好久不见,欢迎回家!”9月5日、6日,湖北商贸学院迎来了首批返校生。阔别8个月,同学们再次回到了熟悉而又崭新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学子归来的横幅,学子们忙着晒被子、搬行李、整理寝室,体验食堂新窗口美食……他们的到来让寂静许久的校园重新变得热闹起来,校园各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严格把关进校流程 确保学子安全返校

  “来,这位同学,我帮你拿!”9月5号一大早,该校全体校领导来到校门口迎接从全国各地回来的学子。

  保安队员们也早早地换好干净整洁的警服,仔细检查好装备,准时来到执勤岗位为同学们平安、健康入校把好“入口关”。

  学生返校进入校门时要经历消毒、扫码、测温、登记等各种环节,保安工作人员一步步为同学们核验身份、测量体温、为学子办理登记返校记录表格,指挥着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即停即走,避免在校门口停留。看着校门口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保安刘文平感慨万千:“驻守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孩子们开学了,这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疫情防控的胜利。”

  大二学子戴安琪的妈妈送女儿前来报到,因疫情管控家长无法进校,她在门口等候。“去年来到学校的感受是新奇,今年则是感谢、感动。”她表示,武汉人民为抗疫作出巨大牺牲,如今城市恢复正常,太不容易,这么多天来,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老师们也一直在切切实实关心牵挂孩子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她放心。

  认真制定分流措施座位预约,人性化服务安全又细心。

  面对开学后人口跨区域流动性大、人员高密度聚集等疫情防控挑战,学校实施校园、宿舍封闭管理,如非必要不组织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每日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于学生来说,最常出入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食堂。对此,该校党委书记肖坤表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防控措施,皆是从学生立场出发的。”

  该校图书馆引入了座位预约系统,学生入馆需先预约成功放能进入,进入图书馆前需要通过红外测温仪通道测量体温,入馆后立刻采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馆内采取2人一张阅览桌,错开就座,阅览桌椅、电梯、楼梯、歌德触摸屏机等经常触摸的区域,学校都安排了专人定时定点消毒。

  与图书馆阔别8个月,再次进入图书馆学习的2019级学生鞠梦欣,心情十分激动:“我一预约到座位就赶过来了,这里学习氛围浓厚,我打算考研,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该校图书馆馆长唐劲松表示,“我们将根据现有的设备竭尽一切能力,做好清洁、防疫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同学你好,欢迎回家”,伴随着一句句温馨的问候,同学们再次走进荷香苑食堂,再次来感受“家”的味道,当天下午6点,食堂门前人流就络绎不绝。

  东北手工饺、油炸煎烙各种饼子、蔡明伟热干面、云南荷叶炒饭、重庆麻辣烫、麻辣香锅、黄焖鸡米饭、成都风味……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实惠的价格。同学们依次有序排队点着各种美食,并自觉和前后排保持着距离。

  除了堂食外,由于考虑到疫情期间人流聚集问题和外面餐馆外卖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该校还特意开设了校园食堂外卖服务,食堂的工作人员充当起了学生的“专职外卖员”,学生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校园服务”栏目便可进入外卖窗口选择美食下单。

  “因为要忙着整理行李,我刚刚试了一下这个服务,点了份黄焖鸡米饭,量大份足,不到20分钟就送到我寝室了。”大二学生漆琪边吃着“外卖”边说。

  私家车“三蹦子人力齐上阵行李托运正在进行时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许多开车送孩子返校的家长无法进校,但学生们携带的行李和生活用品确实繁重,为减轻学子的负担,学校后勤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踩着‘三蹦子’在校门口等候大家的!”除了后勤部的工作人员,该校校领导和许多开私家车到校的教师也自告奋勇到学校大门口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将行李搬运至寝室。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当看到学校大门时,内心激动万分,保安大哥看到我立刻就帮我把行李放上三轮车了,学校一直在用她直白朴实的方式,等待和欢迎我们。”该校大三学生郑皓感叹道。

  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书记熊浩一大早就亲自带着党员预备队前往校门口“守株待兔”,帮助同学们搬运行李。

  9月的太阳依旧火热,大家的衣服早已经湿透,却仍在一趟又一趟地搬着行李,还有的同学刚到宿舍放下自己的行李,也立即投入到了这次志愿服务中。大二的颜世超同学从早上7点多就在校门口帮忙,从校门口到各楼栋宿舍来回数趟,运动步数过万。爱心接力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晚上10点多,还有两位同学跑步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中,龙舟队的老成员,朱德凤和刘顺两位同学,在配合后勤处的老师们完成校园主干道的冲洗工作后也立即加入到搬运行李大军中。

  新变化新惊喜无处不在 校园重回烟火气

  宿舍楼下的晾衣绳,路边的健身单杠、球场的乒乓球桌,绿茵茵的草坪上……出现了晒被子的壮观,五颜六色的被子被密密麻麻铺在了一切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校园里一派新鲜热闹的烟火气景象。

  “八月未住,寝室居然是那么干净,连洗手台上很难清除的污垢都没有了!”大二学生刘子怡在朋友圈发文说。

  “幸好幸好,我的绿萝也活得生气勃勃的!”刚刚返校的艺术学院学子程心池边忙着晾晒被子边笑着和室友说。

  校园里因学子增多而热闹起来,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因疫情而分离的特殊记忆,畅想着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新的校园也因学子归来而被“点亮”,校道两旁新铺设的橙红色地砖和会发夜光的宣传墙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鸿博楼前新栽种的樱花树树影婆娑,清凉袭人;行政楼新建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室虚拟仿真教学,服务于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为核心的全校师生,充满着科技智慧;新设的快递点集中统一,分类一目了然,还细心搭设了雨棚;校医院提档升级,疫情防控纳入常规服务工作;校园宿舍围墙全部修缮一新;校园主干道新开设了一系列美食小吃店……新学期、新起点、新校园,无处不在的新变化让返校学子们都惊喜万分。

  校门口,林荫大道上,操场上,宿舍,食堂,图书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该校校长陈卓国和其他领导们都在迎接看望返校学子们,并叮嘱大家返校后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尽快适应环境与学习方式的转换,珍惜在校学习的美好时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之中。

  据悉,截至9月7日,学校完成了近万名学生的返校工作。9月6日、7日,这万名学生还迎来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奋力书写青春答卷”。(文/张利胡文凤 图/ 颜世超)

校领导在寝室看望学生

  “好久不见,欢迎回家!”9月5日、6日,湖北商贸学院迎来了首批返校生。阔别8个月,同学们再次回到了熟悉而又崭新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学子归来的横幅,学子们忙着晒被子、搬行李、整理寝室,体验食堂新窗口美食……他们的到来让寂静许久的校园重新变得热闹起来,校园各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严格把关进校流程 确保学子安全返校

  “来,这位同学,我帮你拿!”9月5号一大早,该校全体校领导来到校门口迎接从全国各地回来的学子。

  保安队员们也早早地换好干净整洁的警服,仔细检查好装备,准时来到执勤岗位为同学们平安、健康入校把好“入口关”。

  学生返校进入校门时要经历消毒、扫码、测温、登记等各种环节,保安工作人员一步步为同学们核验身份、测量体温、为学子办理登记返校记录表格,指挥着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即停即走,避免在校门口停留。看着校门口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保安刘文平感慨万千:“驻守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孩子们开学了,这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疫情防控的胜利。”

  大二学子戴安琪的妈妈送女儿前来报到,因疫情管控家长无法进校,她在门口等候。“去年来到学校的感受是新奇,今年则是感谢、感动。”她表示,武汉人民为抗疫作出巨大牺牲,如今城市恢复正常,太不容易,这么多天来,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老师们也一直在切切实实关心牵挂孩子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她放心。

  认真制定分流措施座位预约,人性化服务安全又细心。

  面对开学后人口跨区域流动性大、人员高密度聚集等疫情防控挑战,学校实施校园、宿舍封闭管理,如非必要不组织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每日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于学生来说,最常出入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食堂。对此,该校党委书记肖坤表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防控措施,皆是从学生立场出发的。”

  该校图书馆引入了座位预约系统,学生入馆需先预约成功放能进入,进入图书馆前需要通过红外测温仪通道测量体温,入馆后立刻采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馆内采取2人一张阅览桌,错开就座,阅览桌椅、电梯、楼梯、歌德触摸屏机等经常触摸的区域,学校都安排了专人定时定点消毒。

  与图书馆阔别8个月,再次进入图书馆学习的2019级学生鞠梦欣,心情十分激动:“我一预约到座位就赶过来了,这里学习氛围浓厚,我打算考研,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该校图书馆馆长唐劲松表示,“我们将根据现有的设备竭尽一切能力,做好清洁、防疫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同学你好,欢迎回家”,伴随着一句句温馨的问候,同学们再次走进荷香苑食堂,再次来感受“家”的味道,当天下午6点,食堂门前人流就络绎不绝。

  东北手工饺、油炸煎烙各种饼子、蔡明伟热干面、云南荷叶炒饭、重庆麻辣烫、麻辣香锅、黄焖鸡米饭、成都风味……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实惠的价格。同学们依次有序排队点着各种美食,并自觉和前后排保持着距离。

  除了堂食外,由于考虑到疫情期间人流聚集问题和外面餐馆外卖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该校还特意开设了校园食堂外卖服务,食堂的工作人员充当起了学生的“专职外卖员”,学生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校园服务”栏目便可进入外卖窗口选择美食下单。

  “因为要忙着整理行李,我刚刚试了一下这个服务,点了份黄焖鸡米饭,量大份足,不到20分钟就送到我寝室了。”大二学生漆琪边吃着“外卖”边说。

  私家车“三蹦子人力齐上阵行李托运正在进行时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许多开车送孩子返校的家长无法进校,但学生们携带的行李和生活用品确实繁重,为减轻学子的负担,学校后勤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踩着‘三蹦子’在校门口等候大家的!”除了后勤部的工作人员,该校校领导和许多开私家车到校的教师也自告奋勇到学校大门口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将行李搬运至寝室。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当看到学校大门时,内心激动万分,保安大哥看到我立刻就帮我把行李放上三轮车了,学校一直在用她直白朴实的方式,等待和欢迎我们。”该校大三学生郑皓感叹道。

  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书记熊浩一大早就亲自带着党员预备队前往校门口“守株待兔”,帮助同学们搬运行李。

  9月的太阳依旧火热,大家的衣服早已经湿透,却仍在一趟又一趟地搬着行李,还有的同学刚到宿舍放下自己的行李,也立即投入到了这次志愿服务中。大二的颜世超同学从早上7点多就在校门口帮忙,从校门口到各楼栋宿舍来回数趟,运动步数过万。爱心接力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晚上10点多,还有两位同学跑步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中,龙舟队的老成员,朱德凤和刘顺两位同学,在配合后勤处的老师们完成校园主干道的冲洗工作后也立即加入到搬运行李大军中。

  新变化新惊喜无处不在 校园重回烟火气

  宿舍楼下的晾衣绳,路边的健身单杠、球场的乒乓球桌,绿茵茵的草坪上……出现了晒被子的壮观,五颜六色的被子被密密麻麻铺在了一切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校园里一派新鲜热闹的烟火气景象。

  “八月未住,寝室居然是那么干净,连洗手台上很难清除的污垢都没有了!”大二学生刘子怡在朋友圈发文说。

  “幸好幸好,我的绿萝也活得生气勃勃的!”刚刚返校的艺术学院学子程心池边忙着晾晒被子边笑着和室友说。

  校园里因学子增多而热闹起来,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因疫情而分离的特殊记忆,畅想着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新的校园也因学子归来而被“点亮”,校道两旁新铺设的橙红色地砖和会发夜光的宣传墙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鸿博楼前新栽种的樱花树树影婆娑,清凉袭人;行政楼新建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室虚拟仿真教学,服务于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为核心的全校师生,充满着科技智慧;新设的快递点集中统一,分类一目了然,还细心搭设了雨棚;校医院提档升级,疫情防控纳入常规服务工作;校园宿舍围墙全部修缮一新;校园主干道新开设了一系列美食小吃店……新学期、新起点、新校园,无处不在的新变化让返校学子们都惊喜万分。

  校门口,林荫大道上,操场上,宿舍,食堂,图书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该校校长陈卓国和其他领导们都在迎接看望返校学子们,并叮嘱大家返校后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尽快适应环境与学习方式的转换,珍惜在校学习的美好时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之中。

  据悉,截至9月7日,学校完成了近万名学生的返校工作。9月6日、7日,这万名学生还迎来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奋力书写青春答卷”。(文/张利胡文凤 图/ 颜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