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魏
11月25日,“关于郑州:1949-2024——郑州城市文化主题艺术展”,在郑州美术馆开展。展览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郑州美术馆承办。
2016年,郑州被列为国家级中心城市。随着城市地位日渐提升,对郑州当代文化的总结和构建就显得极为必要。这不仅关乎对城市过往的总结,关乎居民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及他们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构建,更关乎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未来年轻一代对过去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铭记与传承。

美术馆作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文化机构,是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和构建者。以策展为方法,对郑州这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文化进行回顾,是美术馆的文化使命与担当所在。
展览分为“序章”“工业记忆”“铁路往事”“城市群像”“未完待续”五个版块。其中“序章”展现郑州所处的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之源的历史文化背景;“工业记忆”呈现国棉纺织厂、郑州油化厂、二砂、郑煤机等早期工业对郑州几代人的影响,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郑州工业发展历程;“铁路往事”反映铁路对郑州这座城市的重要意义及其对郑州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城市群像”选取1949年以来在各个领域内较有代表性的郑州本土居民,以此为缩影,展现千千万万平凡郑州居民的精神风采;“未完待续”部分展示艺术家们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想象。
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从艺术家的视角去重新诠释郑州这座城市过去75年的沧桑与辉煌、变迁与革新,既以有意味的别开生面的形式传承这座城市的文化与精神,唤醒城市的集体记忆,更让今天的年轻一代在艺术家作品的真切与诚恳中了解、铭记这座城市的过去,并以此向为这座城市发展贡献了青春乃至一生的平凡而伟大的父辈们致敬。
“关于郑州:1949-2024——郑州城市文化主题艺术展”,不仅是对郑州这座城市集体文化记忆的唤醒、留驻,更以艺术的形式感知和彰显城市中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实现在地居民在城市中的“诗意栖居”及其与城市的共生。
展项不仅是一次基于郑州城市发展框架对郑州过去75年来的文化构建和总结,更是基于美术馆留驻、唤醒郑州集体记忆,打造在地居民“精神栖息地”的文化使命。

马亚非 《黄河之水天上来》 62.5cm×99cm 版画

赵皓滢 《老墙·亘》 168cm×218cm 油画

梁卫锋 《祖国建设者》 62cm×70cm 版画

陈国恩 《绿皮车》50cm×33.5cm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