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4000多条建言汇民智 共绘河南省“十五五”新蓝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4000多条建言汇民智 共绘河南省“十五五”新蓝图

来源:河南日报2025-11-18 17:35

  民声是时代的脉搏,民智是发展的源泉。

  为科学编制我省“十五五”规划,让顶层设计精准对接民生期盼,8月12日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河南日报社联合在河南人大官网、顶端新闻、大河网开设专项征集栏目,发起“@人大代表 为我省‘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深入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为规划编制工作注入智慧力量。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一条条饱含期待与思考的意见建议持续汇聚。活动期间,各级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不同群体共提交有效建议4413条。

  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对此次建言情况的分析报告来看,建言涵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其中,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建言占比较高,反映了社会各界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强烈期盼与深层关切。同时,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建议也备受关注,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

  建言直指关键环节,筑牢发展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全国人大代表茹振钢认为,中原农谷不仅是优良品种的集成、人才队伍的集成,还是农机装备的集成,其发展有利于我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把对中原农谷的长期关注与支持写入规划,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成果凝练,高质量推动中原农谷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我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助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孟祥忠聚焦产业链韧性提升,建议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设立省级“航空精密制造创新中心”,攻克关键技术,打造高端装备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基地,提升河南高端制造的竞争力。

  绿色转型是发展的必答题,省人大代表侯涛紧扣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建议加快推广岩土储能、中深层井下换热等取热不取水技术,探索地热与绿电直连协同应用,为工业、农业、民生等领域提供零碳冷热能源供应。

  建言聚焦基层实践,提升治理效能——

  省人大代表李茜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建议将“智慧社区”写进规划,统一搭建数字服务平台,整合政务、医疗、养老等资源,推动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省人大代表邓志军呼吁将“深化诚信教育,弘扬诚信文化”系统纳入规划,使重信守诺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纽带。

  建言紧扣百姓冷暖,保障民生福祉——

  有网友建议,引导平台企业、行业协会成立“灵活就业者保障联盟”,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主播等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普惠的商业保险、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归属感。

  开封、南阳代表团均聚焦养老难题,建议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强化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构建数字服务平台与分级补贴制度,让老有所养更有品质。

  “类似的建议还有很多,既有对宏观战略的深度思考,也有对基层民生的细致观察,必将为科学制定我省‘十五五’规划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和广泛的智力支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征集活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这些建议不仅将为规划编制提供重要参考,也将为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撰写议案建议筑牢民意基础,助推高质量完成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陈小平)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