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郑州10月21日电(记者 袁月明)细雨之中,伫立于河南郑州城市中心区的郑州商城遗址夯土城墙,更显巍然气象。
10月18日至20日,“郑州商城与夏商文明暨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2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郑州商城发现与研究”“夏商文明研究新进展”“商文明多学科研究”“夏商考古新发现”四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郑州商城是连接商代晚期和夏王朝之间的重要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说,“郑州商城一系列考古发现,使我们深刻了解到殷墟之前商王朝的文化与社会面貌。”
距今约3600年的郑州商城遗址,是一处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自1955年以来,几代考古工作者用手铲解读“地书”,探索泥土之下的早商文明。
这是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展厅内拍摄的环形浮雕墙。新华社记者徐嘉懿 摄
“近15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商城联合开展考古工作,累计有3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大项目部副部长杨树刚介绍,郑州商城遗址新发现的城市水利设施遗存、冶铜作坊遗存、祭祀遗存、高规格墓葬等,都在不断刷新各界对早商都邑的认知。
“认识郑州商城是把握中国早期国家发展脉络的一把钥匙,也是了解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进程的一个关键坐标。”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侯卫东说。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工作者持续向下追寻文明足迹的同时,城市也没有停止向上生长的脚步。随着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放、周边街区更新,郑州商城也从“藏在地下的遗产”变成了“活在当下的文化”。
博物馆中,一件件出土于郑州商城遗址的珍贵文物,让参观者流连忘返;考古工地里,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一边好奇地张望,一边畅想3000多年前的文明图景;夯土城墙旁,新开业的“亳都·新象”街区人潮如织,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时尚现代的潮牌融为一体,让人耳目一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人通过郑州商城触摸历史、感知文明。”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院长郭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