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940年9月7日的夜里——85年前,在四川万县的山坳中,一所大宅子的窗户上还亮着灯影。65岁的鲁紫铭先生,待老夫人和孙儿们都睡下,独自坐在油灯下,铺纸握管,开始写回复彭雪枫司令员的信:
雪枫先生:
读手示不禁恸哭,不能不恸哭。父子之间,天性使然,情难自已也!
老人家为什么哭泣?原来,鲁紫铭先生是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鲁雨亭的老父亲,鲁雨亭是他的独子。近日,他收到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先生寄自抗日前线的一封信。这封信,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整整走了几个月,方才到达鲁雨亭烈士父母、亲属的避难地。
拆信一读,内中所述,竟如晴天霹雳——他的爱子鲁雨亭,已于4月1日,在家乡永城的李黑楼村对日激战中,壮烈殉国了。
彭司令员的来信是这样写的:
紫铭老伯:
雨亭兄于本月一日,指挥部队在山城集与敌血战,正在解决战斗之际,不幸弹中头部,壮烈殉国。
雨亭兄自去秋参加敝军,即率部作战敌后,屡袭陇海沿线之敌,曾前后毙敌横山少佐、佐野联队长及北山大尉,功勋独建,捷报频传,敝党期望正深,国家倚畀方殷,将星突殒,百战身死,噩耗惊传,全军将士悲痛欲绝,豫皖民众椎心泣血,誓拼全军之力,与敌搏战,再接再厉,继承死者遗志,完成抗战建国伟业,以慰先烈英灵于万一!
顷者,雨亭兄遗体已经成殓,身后大事亦均略理就绪,除在各地表扬功绩、激励忠勇、通令全军举行壮烈追悼外,复建筑雨亭图书馆,树雨亭纪念碑,以期垂之永久。
尚希高年珍摄,勉抑哀思。
雨亭精忠报国,马革还葬,为民族争光,亦足为家范矜式。
谨函驰陈,藉申慰问。
彭雪枫 谨上
一九四〇年四月三日
鲁老先生读罢此信,顿觉天旋地转,几乎不能自持。又知,儿母爱子甚深,然又患有心脏疾病,恐难承受这丧子之痛。几个孙辈,都还在幼年。思来想去,决意将信藏起来,先独自承担起这椎心之痛。
老人家用衣袖沾了沾眼角的泪水,略一镇定,自觉慷慨之气涌出,这才写了下去:
悲恸之余,又多方引以自慰者,尚有数点:儿为抗日死,死得其时,此其一;疆场战死,死得其地,此其二;今日入党,抗日救国,为争取国家民族之自由与解放,而不惜以身殉主义,此其三;我之所以教子者不过如是,儿志既遂,我愿亦偿,此其四;先生办理善后,纪念种种,虽以励生,实亦慰死,此其五;人生皆有死,只要死得其值,夫复何憾!
……
写下这一段,他放下笔,忆起早年教子的种种,忆起10多年前的1928年冬,他在自家“大军帐”的门头上,镌刻下“为国储才”的四字志向,和逵儿(鲁雨亭原名鲁鸿逵,抗战起,自改字雨亭。意欲作“雨亭”,为路人遮风挡雨,“羽翼国家,雨露人民”。)一起开山植树、办学育人的情景;想起一年前的1939年8月,逵儿在刚刚加入新四军和共产党之后,即兴奋地写给父母的信——此信竟成绝笔!
信中写道:
父母大人:
儿志达矣!……
儿以身许国二十年矣,今又以身许党。责任愈大,负担愈重。为国家解放,民族自由,主义实施,竭儿一身所有。为抗敌得到成功,既是卫国卫民实施主义之第一步。
……
“在此初步争取成功之日,儿固抱定牺牲决心,与敌周旋。”
“儿常自忖所恃者,虽无董狐笔,却有博浪锥。即儿个人亦必以只身杀敌,为国效死,况今又有数千健儿供儿驱策,恨不能杀尽倭奴,飞渡东京,斩日皇头也!”
“儿愿学者,苏武之持节,文天祥之不屈,史可法之民族气节。未成仁当先成功,不成功必要成仁,儿志决矣!”
……
“母想儿,儿亦想父母,忠孝不两全,古固有是语。儿更以为,尽孝方能尽忠,尽忠即尽孝。果能做到成功或成仁,显亲扬名,这才是尽忠亦即是尽孝也。这即是父母教子之意,亦是儿参加革命之志。抗日军中,远离双亲妻儿,献身抗战者,非咱一例。希父母以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释念宽心,不要以儿之安危为念。儿为抗日救国,必须计出万全,全请父母勿虑……”
鲁紫铭老先生忆及往事,想着爱子的崇高心志与决绝之语,不禁老泪上涌,不能不停下笔来,安静片刻。
又想起永城失陷后,与逵儿诀别之日的情景,提笔再告:
当永城失陷之二日,即教吾儿携眷外出,抗日之责,我一身任之,儿之县长任务我代行之。我儿坚决不从,总说父老不堪过劳。迄今思之,究不如留我抗日,我战死,我儿尚可继之。今吾老矣,不能报复国仇,以慰吾儿,此所以日夜椎心,几致眠食俱废也。
信末,已年届六五的老翁,竟表达了回籍抗日的决心:
现在血气两衰,不克逮回,拟以静养培植,俟精神恢复,定当携眷回籍,招集健儿,藉以臂助也。
我儿事略,容当另详。
至此心摇手战,眼花头昏,不能再写。
弟 鲁紫铭 谨复
九月七日
家书虽然已隔85年,如今,我辈每每读来,依然为先辈们的境界、情怀、人格所感动。
鲁紫铭先生与彭雪枫司令员的两函,于当年12月9日,发表在中共在重庆所办的《新华日报》上。编者按中说:“……语悲言壮,爱国热诚,令人感佩。”
雨亭家书,感动、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驱逐日寇、为民族解放而战。
85年来,党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鲁雨亭烈士,他的后代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对烈士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抗战胜利70周年、80周年大阅兵、建党百年庆典,鲁雨亭烈士的后代均受邀出席。
2009年,他的一位孙辈以他的名字命名、以鲁紫铭先生“为国储才”的题词为宗旨,发起了帮助家乡孩子立志、成长的公益性“雨亭行动”。在京、沪、深、港、豫,看大千世界,观国际名企,进著名学府,帮老弱残疾,听达人宏论,祭抗战先烈,学中华文明……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活动,数百位青年学子受益。
——今已如您所愿,更期中华未来!
(翟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