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豫健科普丨爱出汗的人,身体会有问题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豫健科普丨爱出汗的人,身体会有问题吗?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

  有说法称,流太多汗是身体虚弱的表现,但也有人说不流汗不利于身体排毒。

  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

  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其实,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出汗,只是汗滴还未成型就蒸发了,这种情况叫“隐性出汗”。

  当身体活动起来(比如运动、进食、情绪激动),产热增多,或者当环境温度升高,体温也会随之升高,人体就会增加出汗来散热降温。倘若排汗机制失灵或超载,人就可能发生中暑或热射病。

  医生表示,在相同环境下,出汗多少与个体的基础代谢、汗腺数量、汗腺的发达程度、汗腺的分布偏好等都有关系。

  1基础代谢

  一般情况下,基础代谢率高的人,对散热要求也高,更容易出汗。比如,青壮年往往比老年人出汗多,孕期及产后比非孕期女生出汗多。

  2汗腺多少和发达程度

  人体汗腺有200万~400万个,每个人汗腺的数量和发达程度不同:汗腺多且发达的人,自然出汗多;先天汗腺少或者不发达的人,就会出汗少。

  3汗腺分布的位置偏好

  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乳腺和会阴处,小汗腺分布全身,集中在手掌和脚掌。汗腺分布的位置,也存在个体差异。手心、脚心、腋窝、脖子这四个部位出汗多,通常属于原发性多汗,是一种基因决定的多汗现象。

  4常见的出汗情况有以下几种

  肥胖性出汗:较为肥胖的人,脂肪较厚,散热也慢,因此出汗就更多。

  味觉性出汗:摄入辛辣食物时,辣味会刺激到交感神经,使人出现冒汗的情况。

  精神性出汗:常说的“捏一把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或者兴奋的情况下,小汗腺受到一定的神经刺激,能够促进汗水的分泌和排出。

  孕期出汗:女性怀孕后,雌激素水平较高,基础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导致出汗增多。以上的出汗情况,都属于正常的代谢反应,只要在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就没有什么问题。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排汗量在500~1000ml,高温或者运动都会导致出汗增加,夏季出汗量可达到1500~2000ml,约等于3到4瓶矿泉水的量。

  汗多和出汗少并不能判定身体的好坏,部分人群因体质差异,会有出汗多、出汗少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平时出汗多或出汗少,没有伴随着其他不舒服的现象,都是正常的情况,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不爱出汗的人天生汗腺较少或不发达,导致身体排汗少,这是正常的。但若高温下或运动后感觉很热,却一点汗也不出,需警惕无汗症或少汗症,以及甲减、神经损伤、皮肤问题。

  有些人或许会问前胸后背出汗多,是不是也是身体虚弱,这种情况需要辨证来看:

  前胸后背本就是汗腺较发达的区域,出汗自然更多一些;

  但如果平时比较劳累、操心多,并伴有气短、走路容易气喘吁吁等现象,可能是心气相对不足。这类人平时不要熬夜,可适当午休以养心气,还可以多练习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爱出汗,排查一下4种病然而,爱出汗也可能是疾病信号。医生提醒,如果你比周围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糖尿病高血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容易让人在睡眠或不剧烈运动时出现多汗。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

  2.甲亢如果身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体温随之升高。下丘脑监测到这一信号,就会下令增加出汗以调节体温。这种出汗一般是持续性而非阵发性,通常还伴随体重下降、指甲变脆等症状。

  3.感染性疾病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等,可导致夜间盗汗,即在睡眠期间大量出汗,睡醒后汗止。

  4.自主神经失调自主神经失调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多汗症,包括局部多汗(尤其是手掌、脚底、腋下、大腿根处)和全身性多汗症。

  五个细节顺利度过暑天

  1.补水

  水对大脑、心脏、肾脏等代谢活跃的组织影响很大。不少人口渴时才想起喝水,但此时身体已经失水2%了。流失的钠元素则可以通过饮用淡盐水来补充。

  建议大家养成定时、主动饮水的习惯。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饮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1500毫升。运动、户外作业、高温时可以多喝一些。

  2.补点电解质人在大量出汗后会流失很多钠,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乏力、呕吐、头晕甚至昏迷。出汗多时可以补充电解质饮料,也可以喝点绿豆汤或红豆粥。

  3.少吃辣食建议合理膳食,多吃果蔬,适当喝一点酸味饮料。比如酸梅汤,既避免过多出汗,又生津开胃。此外,金银花茶、薄荷茶或柠檬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4.出汗别立刻冲凉医生提醒,出汗后最好用毛巾擦去汗液,或者换件衣服,待汗水消失再温水洗澡。此外,长时间吹空调会影响排汗系统正常运行。高温天要给身体主动出汗的机会,不是特别闷热时,不妨关掉空调和电扇。

  5.多吃富含钾、钠的食物出汗会流失电解质,其中的钾元素能够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心肌功能,使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通过食用绿叶蔬菜或者水果来补充。还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多吃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适量吃些动物肝脏。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易出汗,平时要注意观察出汗是否有其他的不舒服,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出汗,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作者:书小言)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 金秋好“丰”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