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如果我写河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如果我写河南

来源:中国电视报2025-05-22 21:51

  大河之南 嵩岳巍巍

  中原大地 沃野千里

  宅兹中国 华夏之源

  炎黄子孙 老家河南

  《中国电视报》

  “如果我写家乡”主题征文

  带您探秘“宝藏”河南

  “豫”见美好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八大古都,河南一省便独占其四。从仰韶文化到二里头遗址,从殷墟甲骨文到秦砖汉瓦,从梦里隋唐到宋韵风华,在这里,你能听到中华文明厚重而有力的心跳。洛阳伊水河畔的龙门石窟,镌刻着丝路文化的交融,让中国古人的浪漫与智慧穿越千年,惊艳世界。

  “穿越千年的眼泪,只有梦里看得见,我多想再见你哪怕一面……”我遇见了能与这首《千年泪》相配的画卷——龙门石窟。历朝历代一笔笔雕刻浓墨重彩的人物,经千年后依旧熠熠生辉。在伊水旁,群山环绕,中央的卢舍那大佛气势磅礴,微笑着诘问苍天,守护芸芸众生。几千年,脚印成了路,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仿佛真应了《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那句:“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穿梭于博物馆,泥塑人像,陶瓷釉马,刺绣服饰美得令人移不开眼,千年文化沉淀其中。文物沉默不语,却让你慢下脚步聆听;历史闭口不言,只明灯三千,便可见洛阳城千百年的细语悲欢。

  “是李白绣口吐出的半个盛唐,是中兹宇宙的神都洛阳”。我看到白居易醉酒提笔云:花多数洛阳,及逢枝似雪,已是鬓成霜;看见太平公主仪态万方;看见欲破奇案的狄仁杰智勇双全,看见诗酒风流、文华璀璨的大唐。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谢亦然

  大美中原,风光无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行一千四百里。嵩山云雾缭绕、伏牛山雄浑壮丽、太行山奇峰峻峭、云台山林泉雅致。还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水悠悠,古韵长流。从曹植的《洛神赋》到白居易的“天津晓月”,皆是游子心中永恒的乡愁。

  四月里,百花齐放,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牡丹花。那国色天香的牡丹,是我心中乡愁的象征。每一朵牡丹都在诉说着家乡的故事,传递着家乡的气息。我仿佛看到那满园的牡丹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散发阵阵芳香。那花香仿佛能够穿越时空飘入我的鼻尖,让我回到那个熟悉的洛阳城。

  那条穿越城池的洛河,更是我思乡情怀中最温柔的慰藉。河水潺潺,如同细语般在我心田回响,勾起无尽的乡愁。春日里,河畔孩童的清脆笑声与柳绿花红的绚烂景致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夏日炎炎,洛河之水带着丝丝凉意,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烦恼;秋风萧瑟时,洛河畔的宁静与清新让我深切感受到家乡的韵味;冬日里,洛河两岸银装素裹,雪景如画,那份纯净与静谧更让我心驰神往。宓妃的神话流传于此,曹植为其写下《洛神赋》,顾恺之也用丹青描绘她的容颜。夜幕降临,天津桥畔,皓月当空,登桥临亭俯望,四周碧水皆能见月,乃洛阳八景之一“天津晓月”。白居易诗“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描绘的就是此时风光。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未来科技城学校

  学生 高谦忱

  “穿汉服、赏牡丹。”街头巷尾,小哥哥、小姐姐们绾起传统发髻,画上复古妆容,穿上汉服,漫步青石板路,仿佛与“李白”对诗、与“武则天”同框。“在洛阳,我不是游客,而是历史的一部分。”一袭汉服,连接着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彰显着年轻一代的文化审美与文化自信。

  当我第一次穿上汉服,那精致的剪裁、古朴的纹饰仿佛带着我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古代洛阳城。每一针每一线,似乎都编织着历史的记忆,每一片衣袂的飘动,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穿着汉服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走在古老的青石街道上,脚下的石板路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往昔的热闹与喧嚣。身上的汉服是我的身份标识,也是我与这座城市历史对话的纽带。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裙摆随风轻轻摇曳,吸引着路人的目光。那目光里有好奇、有惊艳,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喜爱。

  在洛阳的街头巷尾,汉服文化无处不在。我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和我一样,身着汉服,或漫步在洛浦公园的垂柳下,或流连于洛阳古城的小吃摊前。我们不仅仅是在展示一种服饰,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精神。我相信,每一个热爱家乡的洛阳人,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让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河南读者 宋咏棋

  一碗香气扑鼻的河南烩面、一份油亮酥脆的道口烧鸡、一盘薄皮兜汤的开封灌汤包,还有那根根分明、蓬松酥脆的鲤鱼焙面……中原遍地美食飘香。有道是“早上一碗汤,给个神仙也不当”,热气腾腾的洛阳牛肉汤,唤醒的是味蕾更是乡情。

  青花白瓷碗中,荡开星点翠绿葱花。牛肉、饼丝、骨汤……尽在一碗牛肉汤里。腾腾热气裹着儿时记忆中熟悉的鲜香,散去洛阳人心底的冷气,将家乡的味道留在每个人的灵魂中。

  牛肉汤一上桌,咸香裹着牛肉特有的鲜香,涌入我的鼻腔。浅褐偏黄的汤中,是葱花、香菜、橙红色的辣椒油,还有大片的、毫不吝啬的牛肉片。两个朴素的大铁盘中盛着满满的饼丝,由最简单的干白饼切成,极致朴实,沁着麦香,带着热情。

  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三大筷子饼丝,轻轻放入那碗滚烫的牛肉汤中。随着我手腕的轻转,饼丝迅速在汤中翻飞。原本干瘪的饼丝瞬间吸收了牛肉汤的精华,仿佛注入了新的生命。从大碗中夹一筷子,混着饼丝、牛肉和葱,一股脑儿放入口中,紧接着再喝上一口汤。牛肉嫩滑而不失嚼劲,汤底浓郁而醇厚。热气伴随着香气,穿过我的喉咙,直达肺腑。我们顾不上被烫得龇牙咧嘴,只管狼吞虎咽,大快朵颐。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刘青楚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是产粮大省,被誉为“中原粮仓”,粒粒“河南粮”,托底“中国碗”。当“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田野里就写满了希望的诗行。河南大婶一句“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感动全网,“往南走”是对远方风景的向往,“种完麦子”却是对脚下土地的深情。

  如果我写家乡,我要写家乡的田野。说起河南的面食,那必然会想到小麦。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麦穗是人们努力的见证。金黄的阳光照射在大地和每个人开心的脸庞上,把人和地都染成黄亮亮的。农民弯腰拿着镰刀割麦子,汗水时常混着麦香滴到土地里。早些年,他们总是去好几天,每天都要起个大早去割麦子,晚上又伴着星辰回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已经不用再那么辛苦,我们已经有了割麦机,随着机器的启动,大片的麦田收割完毕,大大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这些发展都离不开祖国科技的创新。

  昆明市第三中学经开区学校

  学生 段欣欣

  这里

  见证着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

  也贡献着中部制造大省的硬核力量

  科技赋能 锐意进取

  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

  壮工业“筋骨” 挺制造“脊梁”

  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释放发展新动力

  以古闻名,以新出彩

  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

  河南中不中?

  中!

  欢迎参加

  “如果我写家乡”主题征文活动

  用文字让你的家乡发光~

  来稿请发送邮件至:zgdsb@cctv.com,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如果我写家乡”,在校学生请注明所在学校(亦可提供指导师姓名)。

  (注:文中引用的主题征文略有删改)

  文章来源:中国电视报

  视频、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航拍中国、央视频、视觉中国

  监制/刘征

  主编/孙莲莲 程韬宇 邵楠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 金秋好“丰”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