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超半数普高学生就读于这类学校,如何办好?全国教育人展开“热聊”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我国超半数普高学生就读于这类学校,如何办好?全国教育人展开“热聊”

来源:第一教育2025-04-25 10:19

  为探索县域高中育人质量提升路径,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助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4月22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以“深入实施县域高中振兴计划”为主题的第八期“月末咖*汇”。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教育行政管理者、学校书记、校长齐聚,碰撞智慧火花、分享实践经验。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协办,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管委会、新乡市教育局、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外国语学校承办。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为活动致辞。他谈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对此亦着重强调。华东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对县域普通高中的研究,学校孟承宪书院聚焦县域高中教师开展大面积调研。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他表示,教育者既要阅读有字之书,也要读好无字之书——读懂人、读懂社会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期待通过本次会议,能让与会者对当代中国县域高中发展做到“明成就、明问题、明对策、明前沿、明未来”

  新乡市副市长、平原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陈剑虹在致辞中谈到,近年来,新乡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强国战略部署,落实河南省委“四高四争先”要求,县域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学校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平原外国语学校是新乡市县域高中的典型代表,依托中原农谷国家级科研平台,联合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外语特色+科创赋能”为发展双翼,积极搭建县域高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校地合作、资源共享的典范,也彰显了新乡市以教兴城、以教强农的决心。

  凝聚市县两级教育发展合力

  会上举行了市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该中心的设立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战略性布局和体制性突破,将依托该中心打通和连接全国市县两级教育发展,形成合力推动县域高中振兴。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担任市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首席专家,她期待该中心成为政策落地的智库、资源整合的枢纽、经验共享的桥梁

  市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陈玉琨表示,县域高中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乡村教师队伍如何稳定、市县教育资源如何统筹等问题亟待系统性、前瞻性研究支撑,希望中心发挥四大核心功能:深耕理论研究、搭建协同平台、强化能力建设赋能基层队伍、打造数字生态推动智慧治理

  大调研勾勒县中教师职业画像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吴薇以“县中的老师: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教育事——基于华东师范大学524名未来教师的调研”为题作引导性报告。

  她介绍,全国首家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本科生书院——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为全国输送了超过1万名教育人才。学院重视学生在真实场景下的历练,于2022年寒假推出“百名优师百校行”基础教育大调研。2025年寒假,该项目优化升级为未来教师县中大调研专项实践,组织524名未来教师奔赴全国28个省份的270所县域普通高中,围绕“县中的老师”开展专项调研,析县中教师的职业生态、发展困境及改进路径,试图为高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基层教育政策优化提供参考。

  该调研形成766份有效问卷,开展829个深度访谈,梳理300万字访谈文本,探析县中教师的职业生态、发展困境及改进路径,撰写完成《“县中的老师”专题调研报告》。调研发现,县中教师的“职业画像”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在工作状态上,敬业精神与专业素养共生;在择业动机上,地域情感与教育热忱交融;在职业忠诚上,教育情怀与育人使命兼备;在幸福源泉方面,学生成长与社群支持共振。

  同时,调研也揭示了县中教师面临的职业生涯困境,包括:区域、校际不均衡发展加剧心态分化,职称评定带来考核压力,代际差异和“数智鸿沟”愈显,教育教学改革滞后,教育理想和施教现实存在差异等。

  “看当下,县中是教育的支点;看长远,县中是突破点。”调研从政府、高校、县中、教师等层面对支持县中教师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参与调研的未来教师感悟道:“走进县域‘平凡的世界’,如同走进一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战场’,于此思考身为师范生的使命担当,愿深度参与国家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用为人师者的未来构建县中振兴发展的未来。”

  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县中振兴之道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戚业国教授围绕“县中塌陷:问题、成因与出路”作引导性报告。他谈到,县中发展关系县域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义务教育高质量建设,是必须解决的“短板”。县中问题只有放在历史与时代的背景下才能够理解、认识并加以解决。

  在报告中,戚业国回顾了县中的兴起与辉煌历史,并从政策、经济、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生态等角度分析了“县中塌陷”的成因。“县中塌陷”现状几何?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

  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1.42万所,其中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7243所,占比51%,在校生人数1468.4万,占比59%。县中是中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部分,占比超过半数。

  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为9.45%,2017年这一数字超过30%,基本集中在县域普通高中;2020年,全国县中教师总额缺编7.7万人,其中3776所县域高中师生比超过国家标准。县中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最为困难的“短板”。

  “县中塌陷”导致的教师外流、优秀学生外流、县域师生信心不足、家长期望不高,已经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降低了社会阶层流通,增强了阶层固化风险。

  戚业国提出,县中振兴不是要恢复昔日的荣光,而是寻求新时代的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目标应指向高端升学、高质量办学和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名校升学率提升、师资稳定与提升、阻止生源外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整体教育质量、适应与促进当地发展。

  戚业国谈到,要全面提高县中的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严厉规范,专家和专业团队的有效支持以及对学校办学的有效指导,“支持比要求更重要”。他还强调,县中发展必须立足县域未来发展的需要,探索多样化办学;县中振兴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以期带动整个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百花齐放的县中发展探索之路

  会上,多位学校书记、校长、教育行政管理者带来了6场专题报告,交流探索经验、分享智慧观点。

  在“黄河滩”上从零建起,到如今颇受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河南平原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执行校长周剑从高标准规划学校发展、高品位推进立德树人、高质量实施课程教学、高效能开展教师培训、高站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格局帮扶集团校提升六个维度,分享了学校作为县域新建中学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

  山东历城二中党委书记李新生以“寻求普通高中教育之道”作分享。他介绍,学校从一所普通的农村高中“逆袭”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齐鲁名校,通过打造英才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和艺体教育三张名片,激发学生发展潜能、铸牢学生精神根基,成为上万名农村学子走向广阔天地的“起跑线”。

  浙江省回浦中学党委书记王卫兴分享了学校的特色化办学之路。学校传承百年办学经验,注重五育并举,擦亮体育特色,并在新时期提出办学新理念“尚学知本乐群敢为”,实施“三志(励志、砺志、立志)”育人工程,打造“五立(立德、立智、立健、立行、立心)”课程群,致力于培育“能担当、会求知、有视野”且具有一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王先军介绍,学校以“教育共享、资源互通、共同成长”为原则,与多所相对薄弱学校结对帮扶,输出学校教育理念、管理模式、育人模式等,针对结对学校面临的关键问题靶向发力,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和任务清单,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缩小区域、城乡差距贡献力量。

  贵州省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莉分享了以阳明文化引领县中振兴的贵阳实践。针对师资流失、优质生源外流、课程同质化、满意度较低等县域高中发展现状,贵阳市以文化“破题”,挖掘王阳明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建设特色课程,拓展学生实践基地,强调唤醒师生内在动力,以心学精神重塑教育生态。

  广东省清远市教育局副局长席长华分享了对县域高中师资困境生态重构路径的研究发现。针对教师职业信念与职业效能感危机、理念经验与在地实践存在适配困境、学校组织缺失“弹性”、结构性缺编问题等县中师资困境,他从重建教师发展的心理调适、构筑数字化转型与弹性制度再造的县域范式、重塑县中文化认同生态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会议还开展了一场圆桌研讨。来自全国的多位学校书记、校长分享了对县中振兴愿景的认识和学校行动。

  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马健看来,振兴县中有如下抓手:提升硬件建设(包括实验设备和师资配备)、加强软件建设(优化教师、校长、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者教育情怀)、为县中振兴提供专项政策支持。

  河北省无极县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刘军祥谈到,县中校长应从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国家输送人才、助力学生适应社会未来社会的高度切入,思考今天的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以健康的学生成才观指导办学。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陈燎原介绍,晋江市第一中学吸收晋江市在经济发展中积累的“晋江经验”,确立“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以此指导学校治理哲学、学科哲学,形成“以学生发展为首位,以素质育优秀,以卓越为追求”的办学内涵。

  河南省淮阳红旗中学校长黄文辉谈到,县中发展要实现条件上的相对均衡、管理上的相对个性、发展上的相对特色化,从校园文化抓起,打造有特色的教育品牌,努力实现“校长有干头、教师有盼头、学生有去头、发展有势头”。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王德宝提出,要办好县中,需要关注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文体活动、后勤保障、基础设施、规章制度、外部环境、政策支持、人员管理等要素,并强调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家长支持赋能对县中发展、服务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性。

  海南省儋州市民族中学校长强枭雄从规范、特色、错位发展三个关键词入手,解读了他理解的县中振兴出路——坚持规范化办学;从地域产业特色中寻找学校特色发展的生长点;避免千校一面,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鼓励教师发挥个人能动性。

  县中振兴需要“共生共创”的教育生态

  会上,《开放教育研究》副主编徐辉富,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河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河南省普通高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蔡建东,《教师教育研究》责任编辑王俭分别作专家点评。

  徐辉富谈到,县域高中一头连接国家意志,一头连接地方民情需要,既要因地制宜做强自身,也要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以期全面提高国家教育水平。

  蔡建东表示,振兴县中不可忽略高中办学多样化,县中发展不能盲目模仿名校,要从学校治理、学科建设、校际协同等方面入手激发学校活力。

  王俭提出,县中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校长要通过深化思维训练,提升办学治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链条贯通。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作会议总结。她表示,县域高中振兴是一项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须统筹资源、优化管理并构建共生共创的教育生态,打破孤立发展模式,形成校际联盟与资源平台。教育帮扶应超越物质与情感支持,聚焦专业引领,通过名校示范作用输出管理标准与文化经验,同时结合循证研究验证帮扶成效,推动县域教育自主发展。此外,县中自身也需主动突围,重塑信心,走出功利化、规模化的误区,定位为区域知识高地与文化引擎,实现从生存到特色化发展的转型,让县中师生因教育而幸福,实现县中的全面振兴。

  会议各环节分别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郅庭瑾,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培训部主任杨全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刘涛博士主持。

  文字:袁曼舒 周紫昕

  图片由平原外国语学校提供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