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养猪是传统产业,新时代要用智能化赋能,使其升级为现代产业、未来产业。”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表示,智能化应用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目的是彻底解放人工劳动,把从业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繁杂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养猪更轻松。
据秦英林介绍,目前,牧原已全面应用智能化,在水、料、气、温湿度,猪的生长生产、疾病诊断等方面实现了智能管理。猪粪处理、臭气治理也融入智能技术。 如今,在牧原,猪喝的是超滤水;智能饲喂实现一日一配方,营养更均衡;空气过滤,让猪呼吸到超净的空气,把细菌和病毒过滤掉,同时把猪生长过程中排出的臭气、粉尘除掉。无论是进来的空气,还是排出的空气,都会经过净化,既利于生态环境,更利于猪的生长。
“创造出猪生长的适宜环境靠的就是智能化。智能化时代,我们致力于让中国养殖业向发达国家生产水平迈进,让中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秦英林说。
秦英林认为,养猪行业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好、产品好、从业者好。产业好,就要用智能化来装备行业,实现高效生产,比照国际先进水平发展,同时还要绿色低碳。产品好,猪肉要越来越好吃,同时价格要低廉,让所有消费者都能摄入更多营养,拥有更美好的生活。从业者好,即应用智能化后,从业者能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电脑前、办公室里工作,现场有更多智能装备,甚至人工智能机器人操作,替代人的劳作。这样,农业就成了体面的职业,同时从业者就业稳定、收入更高,社会更和谐。
秦英林说,数智赋能,是赶超国际水平的发力点。牧原将从土地、种植、饲料、养猪、屠宰等各环节,构建养猪模型,实现效率更高、品质更好、成本更低的目标,持续推进养猪业智能化发展,赋能生猪产业成为现代产业。(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