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学期,我们有一次在移动课堂上课的机会,我们有两个选项:成都或西安,经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成都,当我们确定将在成都上十一月份的课的时候,我的内心便莫名地欢乐了起来。
我们班唯一一位成都地主周同学,家虽在成都,却在珠海工作,难以履行地接准备服务工作;所以,地接服务准备工作就落在了重庆地主棒同学和婵娟同学的肩上,棒棒和婵娟同学不以为累,犹嫌累的不够,主动加压负重,棒棒同学邀请全班同学提前一天到达重庆,组织同学们参观位于重庆的国家实验室、科学城、长江夜游、都江堰游,我兴冲冲地报名,期待重庆游,无奈和更为重要的事冲突,只好放弃,只能在群里通过视频和照片围观他们游。彼时,棒的妻子即将临盆,预产期和计划中的重庆游时间重叠,我很担心棒同学分身乏术,孰料小家伙如此乖巧,提前报到,在同学们到达重庆前夕,已顺利入住月子中心,让他老爸棒同学安心接待同学们。
参观成都科学城的同学
我于开课前一天傍晚抵达成都,飞机刚落地,我就迫不及待地在群里问先前一天抵达的同学们晚上在哪里吃晚饭,他们发来吃饭的位置,距机场一百多公里,我看距离如此遥远,只好遗憾地放弃。小立同学立即接龙在群里发了个他和几位今天刚到的同学计划吃晚饭的地址,就在学校附近,我入住酒店后,燕媚发来微信,问我几点能够出发,她好叫车,一起去小立同学定的餐馆,我的内心温暖惬意。我极喜欢燕媚,她总能让我从她身上感受到欢乐温暖,曾经看过一句话:当你和某人相处特别舒适时,对方的感觉不一定和你一样,有可能对方在包容你。我和燕媚年龄差整整二十岁,在生活上,她像对待老人那样关照我,在情绪上,又像幼儿园的老师引导幼儿一样引导我。读到这里,朋友们可能要笑话我夸大其词,疑惑我是弱智,而一个弱智又如何混进顶级商学院读EMBA的?首先我不是弱智,那么我为啥生活能力这么差,需要同学照顾,反向思维:没有生活。没有生活的人都是什么人?都是工作狂!在工作上,我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傲人的成绩,但我持续三十余年热爱我的工作,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所以,对许多普通人看似平常的生活技能,我皆笨拙地难以应对,比如,第一次入住学校旁边的酒店,如何使用酒店的饮水装置,是她教我的,虽然她也是第一次用那种装置,但她很快就搞清楚咋用;我的职业属性,就是发现对方的错误并加以攻击并取得胜利或发现己方漏洞并加以弥补,我喜之并乐此不疲,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我不知不觉地把它代入有限的生活而不自知,多年来,我执拗地想改造儿子的缺点而不成,导致母子关系紧张。我一直为此苦恼,而这份苦恼,我极少流露,但我曾向燕媚诉苦,燕媚不仅耐心倾听,能听我唠叨已不易,还给了于我极有效的建议,近来,每当我和儿子处在冲突边缘时,我就想起燕媚的建议,对自己单方按下暂停键,我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和睦了起来。我想,她是老天赐予我的天使!
同学聚餐
晚上吃饭的地方是家烧烤店,而那家烧烤店生意太好,我们在店外露天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上位置,而十一月的成都,夜晚是寒风瑟瑟的,当然,等候与我们这些同学而言,并没有感到太不适,两拨同学在打掼蛋,林同学一直在周围转圈打电话,我们等上位置进房间时,他欣喜地告诉我们他刚刚敲定了一个大项目,我则在两拨掼蛋同学中间的空地上边做自创的健生操,边围观他们掼蛋。事后想想,我为何会一反常态在寒风里等一个多小时等着吃烧烤呢?我可是晚饭都懒得吃的人呀?我疑心成都这片土地的磁场有助于放松神经。到了成都的我,明显感觉神经松弛了许多,都说成都是松弛之都,成都人会享受,但经济水平在国内却属前列,这是个奇怪的城市!
年轻的天才仲教授
这个模块给我们上《战略思维与创新》课的仲教授,是一名八零后,年轻帅气,课堂上纵横中外古今,收放自如,思想的成熟与老辣,与他的年龄严重不符,以他的学识,他该白发苍苍才符合天理,而他却一头秀发,面色红润,唇红齿白,同学们皆疑心他出身书香门第之家;课堂上他坦陈自己九十年代,曾和父亲一起去交公粮,被收粮员压价的旧事,我对他更加膜拜了。他第一学历学的是哲学,非著名大学,硕士在北大,博士在香港科技大学。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许多老师曾是学哲学或学物理的,看来哲学、物理与经济有相通之处,或者说经济学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有机统一,既有物质性——客观性,又有精神世界的因素——人的意识对其有反作用。这样一想,突然有一种隐约的感觉:我快摸到经济规律的内核了。
仲教授和宝城同学
美的不像教授的沈教授
我们的课程表显示《战略营销管理》由两位教授分别授课,我猜想大概率是男教授,因为,在我们近一年半的学习期间,只出现了四名女教授,还有一位教授因我们的课后评价分太低,被下岗了。早晨,在从酒店去教室的路上,有位美女在我前面款款而行,身材纤细苗条,披肩微波浪长发,一身深灰色女士高级定制西装,我终于会判断高定了,这也是我学习的副产品,光脚穿着一双尖跟皮鞋,时尚的打扮让我猜想她是名时尚业的从业者,没想到,她走进了我们的教室,站在了讲台上,精致的五官让我感慨老天太偏心!一向认真听课的宝城同学突然一改往日课堂作风,不时往我们小组群里发从各个角度偷拍的老师的照片,终于被老师发现,老师有点愠怒,宝城并不在意,我疑心他故意让老师发现的。中午和老师在餐厅吃饭聊天,得知老师也是七零后,心里跑起了一万匹马!
沈教授在课堂
温润如邻家妹的王教授
最后一天给我们授课的教授,也是位女教授,圆润的脸庞诉说着她的宽厚和温润,课后聊天,得知她是安徽人,便觉的更加亲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大约是注定的,我返程的机票和她的机票时间几乎同时,于是,我搭了学校为她安排的车去机场,去机场的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俩一直在聊天,她教会了我用手机在线值机,这样就不需要在机场现场值机,省了不少时间;她得知我苦于打字速度慢,有几个在脑子里等待写作的故事还没有开头,她告诉我,我们学校的某教授,每天跑步的时候口述自己脑海里的书稿,记录在手机里,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文字,他用这种方法已经出了两本书了,她建议我试一试,这些,都是讲义外的知识,或者说是一种视野!到达机场,我们想一起吃个饭的计划因时间原因没能成行,我们在机场分手,去各自的候机厅候机,刚分别,我便开始期待再见!
王教授和安徽同学们
班歌排练
林同学作词,周同学做曲,创作了一首班歌《千里之约》,已经请专业歌手演唱并录制,我们计划拍一个MV,希望MV中有每位同学演唱的身影,借这次上课的课余时间,周同学请来他在大学教音乐的妹妹,给我们义务辅导,我们像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一样认真,当和谐的歌声从我们的教室飘出,我激动的泪眼朦胧。
在排练班歌的我们
求学,不仅学老师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每位老师、同学本尊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希望我在有限的时间能够读的更多。
作者:邱梅
编辑:李腾轩
统筹: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