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优化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优化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1-10 12:52

  近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上,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在财经商贸赛道荣获银奖。这是该校首次在该赛事中获得银奖。“我们秉承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理念,采用‘标准贯通、评价赋能’的方法,将大赛成果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扎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技能河南,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校长李晓东说。

  2024年开始,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实施“1+2+3”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为谁学”“如何学”“学什么”改革主线,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并通过“OBE教育理念”,对大一新生进行早选拔、早培育、早进梯队培养,带动了一批优秀学生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育人服务水平。该校开展领军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打破传统教师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银龄教师作用,坚持赛教融合、数智引领,不再仅仅依赖单一的教学经验和学术成果来评判和培养教师,而是创新性采用以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载体的领军人才培育模式。

  聚焦专业特色,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该校依托深厚的财税金融背景,打造四方协同、阶段递进的“数智+财税工坊”的育人体系,采用“强推+慢渗”的方式,不断优化专业布局,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深挖各专业的发展潜力,将红色金融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双主线的系统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打造红色财税品牌,开设高职院校首个《红色金融》思政课程。

  教师技能竞赛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以上8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0余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学生技能竞赛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实务赛项银奖1项;培育省级职教专家、职教名师、青年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技能大师、高端会计人才42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培养急缺技术技能人才和工匠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程慎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艳 通讯员 王琪、刘凤娟、范书珍)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子弟兵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

  • “蛇”相关馆藏文物亮相三峡博物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