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马刚,项城市官会镇昌福学校校长,这位曾在工地打工办学校的乡村学校校长,靠自己的坚持支撑起了一个充满传奇的乡村学校,并资助培养了一群“文武双全”的孩子,他本人也被誉为“最美农民工校长”。
23年来,马刚先后资助数百名贫困儿童和孤残儿童,让他们圆了“读书梦”。对孤残儿童,马刚不仅免除所有费用,还资助他们上高中、读大学。他用8395个日夜,诠释着对这片故土的无限热爱,守护着乡村孩子前行的道路。
秋日的阳光,温暖且柔和。在项城市官会镇昌福学校,烈烈红旗下,师生共沐党旗光辉,孩子们正兴高采烈在课间习练着武术、诵读着国学,起手、摆扇、吟诵……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在保障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后,如何把引领他们培养健全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多年来马刚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武术和国学是昌福学校的鲜明特色,在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同时,马刚坚持把中国武术和国学教育贯穿教育过程,让孩子们通过武术运动和传统经典国学,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同时,知来处,明去处,从而守根铸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昌福学校,马刚带领教师队伍孜孜不倦地传递着“火种”,耕耘着知识的田野,浇灌着智慧的花朵,学校也成了当地留守儿童的“心灵驿站”。在他的帮助下,许多曾经内向、甚至有些自卑的农村学生变得自信开朗,找寻到了人生方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马刚和学校老师们一道如阳光雨露滋养着“种子”,让留守儿童的梦想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办学二十余载,学校已走出数百位“栋梁之才”。饮水思源、归巢反哺,也有一些学子毕业后选择重返昌福教书育人,追随着校长马刚的足迹,秉持着育人之心,一代代人文薪火传承,以精神文化铸就校魂。
从昌福学校走出去,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工作的韩闪闪说:“回到母校,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我之所以毕业后回母校工作就是想回馈母校,感激昌福学校在我求学期间给予的培养与关怀,希望能以教师的身份,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学有所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乡村教育变化的见证者,也是乡村教育的“守望者”,马刚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在他看来,这些荣誉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陪伴着一代代孩童茁壮成长、实现梦想,从青春年华到先进榜样,马刚正奋力奔跑在追梦路上。
马刚先后荣获“河南好人”、第四届周口市“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河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美农民工校长”。
马刚:“只要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尤其是在国旗下,我内心总会有抑制不住的一种激动,因为我的青春是在这走过的,23年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这走了,我把我所有的梦想也都在这一点一滴走下去了,我觉得只有站在这我才知道自己的价值,当我回到学校我总会跟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也总想走到我旁边跟我交流跟我聊天,甚至给我做一些调皮的话我觉得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很快乐我也很成功,这种快乐是抑制不住的,这种收获是不可替代的,我也真心期盼着能更多的人能关心到乡村教育,乡村的孩子真心期盼着有更多的人用心来陪,乡村教育总要有人去坚守。”
大象新闻记者 金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