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郑州七院:构建“全兜底、全链条、全覆盖”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格局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郑州七院:构建“全兜底、全链条、全覆盖”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格局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7-10 14:43

  精修、阻断、切除、植入、缝合……手术一气呵成。

  在心脏骤停84小时后,患者温先生跨进了重生之门——移植心脏开始有力地跳动。

  而这一切,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郑州市七院)高水平的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的联合救治、高精尖的心脏移植手术支撑的结果。

  作为中原地区心血管领域的“领跑者”,从国内首例新一代左心耳封堵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一站式”治疗到心脏移植手术跻身全国第三,郑州市七院成功开展310例心脏移植手术。全链条的心血管诊疗服务,全覆盖的心血管诊疗技术,给了郑州市七院为患者全兜底的底气和勇气。

  全兜底:急危重症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心内科治不了,心外科来治疗;常规手术解决不了,心脏移植手术来兜底。患者来到我们医院不仅能治病,而且能救命!”这是郑州市七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磊时常叮嘱医务人员的话。

  13岁的壮壮在一次体能测验时出现了心脏骤停。在当地抢救后,壮壮的心跳恢复,但随后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再次停跳,遂被转入当地市级医院,因疗效不佳,又被转入省级医院,接受体外膜肺氧合维持治疗。

  经检查发现,壮壮的冠状动脉存在畸形。针对性手术后,壮壮的病情反反复复,应用体外膜肺氧合2个月,3次撤机不成功。

  壮壮爸爸辗转找到郑州市七院副院长、心脏移植中心主任杨斌。

微信图片_20240709103503

郑州市七院副院长、心脏移植中心主任杨斌正在做心脏外科手术

  “还有希望,转过来吧!”壮壮随即被转入郑州市七院心脏移植中心,调整治疗2周后,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

  手术顺利,心脏循环良好。漫长的康复期后,壮壮的身体协调能力越来越强,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校园。

  从出生4个月的心力衰竭患儿到国内年龄最大的心脏移植患者,从全省首例独立开展的心脏移植手术到河南首例心肝、心肾联合移植手术,郑州市七院心脏移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全国各地的心力衰竭患者慕名而来。

  回望郑州市七院攻坚克难的奋斗足迹,心内科与心外科比翼双飞,砥砺前行。

  郑州市七院副院长赵育洁表示,规范使用成熟技术,合理运用新技术,注重科研实现自身技术转化,是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郑州市七院心内科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37000例,在全省率先开展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左心耳封堵术,居全国领先水平。

  全链条:完善的诊疗体系,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全链条、高质量服务是学科发展、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日,汤先生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从当地医院紧急转至郑州市七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在治疗过程中,汤先生反复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医生评估病情后紧急植入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心功能。因其冠状动脉多支严重狭窄、钙化、闭塞,无法采取介入方式解决。

  尹磊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提出改变诊疗模式,必须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心外科专家会诊后,建议继续监护治疗,待患者心功能改善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两周后,因汤先生频繁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随时危及生命,医生在IABP辅助下为其实施亚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在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汤先生的病情逐步好转,顺利撤除IABP。

  目前,郑州市七院已有百余例心内科重症患者,从多学科合力攻坚治疗中获益。通过相关科室定期、定时、定址会诊,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疗服务,有效提升治疗效率。

  “临床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心血管重症患者,因为救治条件、能力有限,得不到有效救治。”赵育洁略感遗憾。

  为此,郑州市七院整合急诊科和GICU(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成立急危重症医学部,科室常规开展呼吸循环支持及各种重症监护技术,同时利用远程会诊平台,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会诊,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加强重症临床思维的培训,切实提高青年医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微信图片_20240709103514

郑州市七院副院长赵育洁正在做心脏内科手术

  文章开头提到的温先生,就是在郑州市七院GICU经过紧急救治后才得以重生。

  目前,像这样的多学科“协同作战”、全链条救治,已成为郑州市七院的工作常态。

  重创新:点燃“科研引擎”,激活医院高质量发展动能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医院。”尹磊说。

  近年来,该院以患者为中心,瞄准危重疑难等复杂手术攻坚克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等各类心血管疾病实现全覆盖。

  新一届领导班子聚焦“资源整合、学科联合、聚集融合”抓队伍建设,先后对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等,整合临床学科及专职科研人员资源,推动科研平台、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聚集融合。

  2022年,该院获批建设河南省心脏重构与移植重点实验室。2024年,该重点实验室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联手,新增3个主要研究方向:基因编辑及异种移植,胸痛的早期鉴别诊断,心力衰竭的早期鉴别诊断、基因治疗、生物治疗。

  郑州市七院聚焦“源于临床、服务临床、推动临床”抓科研项目建设,推进“医-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成果应用于临床。

  “我们申报的《体外循环下原位常温区域灌注用于循环死亡后心脏捐献的动物实验研究》课题已经通过相关部门审批。我们将持续深化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把这一学科做优做强。”尹磊说,未来医院会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围绕“受体心脏瓣膜的保存、心脏供体转运机器的研发”,与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开展深入合作。

  以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郑州市七院多项工作取得了突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取得河南省科技成果1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医学科技奖40项;参与国家级重大课题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批各类科技攻关项目209项。

  深融合: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高举党的旗帜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在聚焦百姓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上稳步前行。作为中原地区心血管领域的‘领跑者’,我们有能力为基层百姓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尹磊表示。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深入基层,“心系家乡健康行”义诊活动应运而生。一年来,“心系家乡健康行”义诊团队的足迹遍布全省,开展义诊活动254场,活动总里程12278公里,服务群众28248人次,筛查出心脏阳性患者493人次。

  与此同时,该院还充分发挥专科医院优势和区域辐射引领作用,不仅把基层心血管医护人员“请上来”,而且主动“走下去”,不断推进优质医疗服务向乡村和社区基层延伸,打通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

  自2015年起,该院就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开展“天使之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10年来,“天使之旅”医疗队行程5万多公里,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4万余人,免费为489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

  2024年,该院成为河南省退役军人优待定点医院,对退役军人的优待政策不断升级。截至目前,已有3位终末期心力衰竭退役军人在该院免费“换心”。

微信图片_20240709103522

“心系家乡健康行”义诊活动现场

  展望未来,尹磊说:“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把心血管学科做得更强,不遗余力地把综合科室办得更好,大力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胜昔 通讯员 汪俊杰)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利比里亚总统博阿凯

  • 习近平会见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4-09-06 07:20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2024-09-06 08:47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2024-09-06 07:20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2024-09-05 08:26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2024-09-05 08:25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2024-09-05 08:23
打造了多种高科技气象服务产品。
2024-09-05 05:20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2024-09-05 08:23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5 08:28
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见证了对口援藏30年来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2024-09-04 10:02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2024-09-04 09:16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2024-09-04 09:15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9-04 09:13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2024-09-04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