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科名家丨康凤云:永恒的精神丰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社科名家丨康凤云:永恒的精神丰碑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2024-05-14 22:35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风标;时代的精神风标,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人们追随前行的精神旗帜。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树立的催人奋进、迎风飘扬的精神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开创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伟大事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穿越六十年的时空之后,焦裕禄的名字在中国大地依然十分响亮;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依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精神力量。

  榜样的力量无穷,精神的力量永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焦裕禄精神的学习和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高度评价焦裕禄的光辉事迹,科学概括焦裕禄精神的核心要义,赋予焦裕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学习和传承焦裕禄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新时代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升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对于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一座高耸在人民群众心中不朽的英雄丰碑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有自己的精神脊梁和精神符号。精神脊梁的支撑力量和精神符号的标志性价值,来自民族英雄、先进模范人物自身的人格魅力、品质情操和伟大贡献。60年来,人们一直深切怀念焦裕禄、铭记焦裕禄的光辉事迹、弘扬焦裕禄精神,究其根源,就是焦裕禄以真挚的情感对待党、对待人民、对待国家!焦裕禄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身上展现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跨越时空,至今依然感天动地,甘润人心,依然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好榜样,是一座高耸在人民群众心中不朽的英雄丰碑。

  焦裕禄用他短暂的一生,展现了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把焦裕禄视为人生榜样,他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高度称赞焦裕禄,“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焦裕禄对人民充满真情,这源于他的阶级立场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童年时期的焦裕禄与广大人民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乞讨生活,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这在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人民造福的种子;青少年时期更加苦难艰辛的生活,不仅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而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焦裕禄是在生活的磨难和革命的锤炼中成长起来的,他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对人民群众生活疾苦的感同身受,为他成长为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真情,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他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虚心向工人学习;他对待工友如兄弟姐妹一样,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在尉氏县,他深入基层,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帮助困难农户解决生产问题;他关注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整顿了县机耕队存在的不良作风。在兰考县,他冒着风险购买议价粮救济兰考灾民;顶着寒风大雪看望贫困村民;忍着病痛带领人民治理“三害”。“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可以说,焦裕禄是一名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践行到极致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始终对党忠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干事创业。焦裕禄作为党的好干部,体现在他为党、爱党、护党的政治自觉,坚决服从党组织的一切安排。焦裕禄对工作从不“挑剔”、对岗位职务从不与组织“讨价还价”,无论是从洛阳矿山机器厂到尉氏县,还是从尉氏县到兰考县,焦裕禄都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哪里需要他,他就往哪里去,不讲条件、待遇,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干一行成一行。面对兰考“最苦、最难、最穷”的面貌,焦裕禄迎难而上,毫不退却,他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说干就干,干就真干。他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那里。”焦裕禄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磨炼,到兰考任职时,已经成长为一名“在政治上成熟,思想上坚定,工作上讲究艺术的县委书记”。他在兰考期间,既着眼当下,又思考未来;既有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带领兰考人民成功找到了治理“三害”的科学方法,大力发展泡桐产业,既解决了兰考当下的问题,又为兰考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声“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具有丰富内涵历久弥新的文化宝库

  任何一种崇高的精神存在,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感召力、穿透力、征服力,教育人,启发人,影响人,塑造人;也是历史性的文化滋养,具有承续性、创新性,历久弥新。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传承性功能。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兰考视察时把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个方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兰考,他结合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对焦裕禄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概括:“‘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焦裕禄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历久弥新的文化宝库。在新时代,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必将转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既是焦裕禄精神人民立场、人民情怀的鲜明标识,也是焦裕禄精神彰显共产党人亲民爱民、执政为民公仆精神的本质特征,更是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的根源所在。焦裕禄用他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应该怎样活着、应该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朴素而深刻的道理。他对待人民群众,从不摆官架子,而是以人民群众的“儿子”自居,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关心群众;他擅长倾听民意,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他总是对党员干部强调解决困难的办法来自人民群众之中;他身先士卒,拖着病体,忍着病痛,带着工作队走访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制定了治理“三害”的方针政策。

  “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既是焦裕禄精神内蕴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和求真务实优良工作作风的深刻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探索、追求真理的鲜明特征,更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所在。焦裕禄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科学求是的工作作风、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他在工作中总能找出好办法、形成“金点子”、明确好思路,攻坚克难,取得实绩实效。在兰考县,他对党员干部总是强调“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提出党员干部要亲自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实际情况。为彻底治理兰考的“三害”,焦裕禄提出“要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的分量,获得第一手资料,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焦裕禄带领党员干部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行程5000余里,把全县所有的风口、沙丘逐个编了号。没有焦裕禄这种求实的工作作风,就不能找到治理“三害”的有效办法,就不能制定治理“三害”的正确方针政策,就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既是一种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精神状态的生动展示,也是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所具有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的本质体现,更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所在。焦裕禄青少年时期与地主斗、与恶霸斗、与日本侵略者斗,塑造了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个人气质。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整治土匪恶霸、进行工业和农业生产时,始终发扬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从困难中闯出一条路来。焦裕禄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大无畏的精神状态,敢于迎难而上。焦裕禄初到兰考时,很多兰考的党员干部认为他在兰考是工作不了多久的,是会被兰考的困难吓跑的。面对兰考这个“重灾区”,焦裕禄没有丝毫胆怯,而是发扬“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强忍着肝痛,以生命的代价,在兰考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拼上老命大干一场,改变兰考的面貌”的英雄壮歌。

  “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既是焦裕禄精神构建的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道德高地,也是一切共产党人必须毕生锤炼的政治品格和个人修养,更是焦裕禄精神的不朽风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法宝,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关键和“金钥匙”。“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对焦裕禄高尚品德的集中概括。焦裕禄在工作中批评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等现象。他初到兰考时,有党员干部提出重新装修县委办公室,焦裕禄坚决反对:“坐在破椅子上就不能革命吗!”为进一步遏制党员干部中的特权现象,焦裕禄亲自制定了《干部十不准》,从十个方面对党员干部作出了明确要求。他坚持权为民所用,不为亲属谋福利,做到行有所止。

  激发人们创造新时代伟业的强劲动力

  新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焦裕禄精神是历史的,但它从来没有过时;焦裕禄精神是新时代的,它具有跨越时空、与时俱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永远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

  用焦裕禄精神培育新时代英雄榜样人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敬英雄、尊崇榜样、学习先进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一直善于通过塑造英雄、树立榜样、表彰先进,运用先进模范典型教育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焦裕禄成为人民群众广泛认同的榜样人物,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他既是一个善于选树榜样的领导干部,自身也是一个被人民群众所拥护和爱戴的榜样人物。在尉氏县工作期间,焦裕禄选树妇女解放典型王小妹,鼓励妇女加入土改运动;在兰考期间,焦裕禄推动树立“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坚定了兰考人民战胜“三害”的信心;他以身作则,带领兰考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也深深鼓舞了兰考人民。新时代新征程,更加需要我们以焦裕禄为精神标杆,塑造一批新时代的英雄榜样人物,以此“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形成英模辈出、人才涌现的生动局面,激发人民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用焦裕禄精神厚植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首先要求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人民立场,像焦裕禄那样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想工作、做事情、开新局、成事业。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就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和人民情怀。历史和实践证明,党员干部什么时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会和谐,人民群众就会支持、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就会更加稳固。在新时代,应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破解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党独有难题”,走稳新时代“赶考之路”,更加需要以焦裕禄的光辉事迹为生动教材,以焦裕禄精神为价值标杆,厚植人民情怀,树牢公仆意识,坚定立党宗旨,培育一批新时代焦裕禄式的党员干部,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用焦裕禄精神构筑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要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开辟未来,走向未来,拥有未来,就必须建构自己的精神高地,就必须筑牢、建强并坚守自己精神高地;只有精神力量强大、精神情操崇高、精神风尚浓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勇往直前,不断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焦裕禄精神历经60年依然具有强大精神魅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所蕴含的精神情操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性和社会号召力、影响力。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用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对工作的无比负责,展示出共产党人、领导干部纯粹的党性和纯洁的人民性,释放出崇高的人格光芒,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追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所蕴含的精神情操、品质品格、意志定力、人生追求,对于筑牢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对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风尚;对于培育时代新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人类文明作出新时代的更大贡献,都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民族树立一种崇高的精神风范,都是该民族所具有崇高精神品格的本质体现。河南人民为中原大地孕育焦裕禄精神感到无比自豪,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哺育焦裕禄精神感到无比欣慰,中国共产党为拥有焦裕禄精神感到无上光荣。焦裕禄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刚健有为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人们奋进新时代、谱写新华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实依据。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康凤云,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沪港高铁动卧列车准备就绪

  • 西藏:拉萨举办第二届锅庄舞大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