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河南宜居城市,开封亦是其一。在《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3)》发布的河南省十八地市(示范区)宜居度排名中,开封排名全省第一,是公认的最宜居城市。这背后是开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久久之功。
近年,开封瞄定靶心发力,紧扣全市工作大局,结合创文工作,聚焦环卫、绿化、市政、照明、执法等难题,以群众满意度为唯一“金标准”,托起人民稳稳的幸福,成了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席地而坐”干净城
春季,满城绿意、“汴”地花海。市民在林荫道上漫步,每天都有好心情。
开封大力度打造“洁净汴梁”城市客厅,聚焦144条城市主次干道和72条背街小巷,开展卫生质量专项提升行动,以最高标准打造最干净城市。
主次干道循环清洗。每天4时,开封环卫清扫车辆开始启动,定路、定车、定人、定时对主次干道进行清扫作业。“我们以机器为主、人工为辅的人机结合模式进行清扫作业。大型清扫车清扫主干道,小型机扫车清扫广场、人行道,清洗车和油污清除车进行深度除污、除尘。”市环卫部门负责人陈高运表示,开封环卫机械化作业实行两班倒制度,每天4时至22时,先利用洒水车进行冲洗作业,15分钟后再利用洗扫车进行清扫作业;20时至22时,70余辆洗扫车再次把城区所有主次干道排洗一遍,真正做到车过地净,路见底色。
立面剖面整洁亮丽。市环卫部门全面对台阶、墙角、砖缝等立面剖面细微处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深度作业保洁;清理“空中垃圾”、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积灰积尘、景观水体可见垃圾和附着物;常态化对排水沟、窨井、沟底等淤泥、垃圾进行清理和疏通,使排水畅通,确保窨井周边洁净,墙角、树穴无垃圾,道路侧石光滑整洁。
背街小巷深度清扫。市环卫部门在背街小巷采取“三快一净”的作业模式,即快速清扫、快速收运、快速保洁,确保短时间内达到环境干净整洁的要求;利用小步道车高压水枪,每天定时对路面进行深度冲刷。
“家乡越住越漂亮!”“为这么美的开封感到自豪!”“洁净汴梁”带来的变化,让群众幸福感满满。
除厚重的历史文化、火爆的文旅市场、升腾的夜市烟火气外,洁净的城市环境已成为开封又一张亮丽名片。
绿满汴梁生态城
开窗,满眼绿色;出门,步步皆景。
开封围绕“一城、一水、一中轴”,坚持“园在城中、城在绿中”的思路,重点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开封、健康舒适开封、安全韧性开封,打造全城一景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实现“绿不断线、景不断链”。如今,开封城区绿地面积5738.19公顷,绿地率40.74%;绿化覆盖面积5777.98公顷,绿化覆盖率41.02%。
在老城区,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口袋公园”和拆墙透绿便是破解之道。
“口袋公园”,尽显方寸之美。开封围绕“绿化、美化、彩化、文化”的要求,依托城市边角地块,通过“拆除新建一批、提升改造一批”的方式,见缝插绿,建设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教育科普、城市记忆等多元化主题“口袋公园”,让人民群众出门见绿、移步入园。
拆墙透绿,让绿意贯通、暖意流通。开封通过拆墙透绿,拆违增绿,还绿于民、让绿于民,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围墙拆了、视线好了、城市通透了,绿色生态空间广了、公共资源共享了,人们彼此间的距离拉近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了。
城墙添绿,生态自然。开封围绕城墙新改建绿地115.94公顷。目前,环城墙景观带已成为展示宋文化和民俗文化、改善城市面貌、提升人居环境的“文化带”和“民生带”。历经10余年的改造提升,开封城墙及其周边基本实现墙体贯通、绿道贯通、环路贯通、人防贯通、水系贯通“五贯通”。
据悉,仅2023年,开封绿地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超过11亿元。
岁月静好安全城
污水井、泵站、井盖……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设施都事关市民的生活。开封财政聚焦民生保障,兜底线、增福祉,民生支出发力提速、节奏加快,结构不断优化,精准打出“组合拳”,增强发展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守护古城岁月静好。
风雨中,筑牢最坚实的堤坝。开封牢牢把握防汛主动权,从年初就着手防汛工作,练防汛应急尖兵、清地下管网淤泥,储备防汛物资,守牢防汛“金标准”。截至目前,开封累计疏通干管、支管、盖板沟14.4225万米,维修高低压柜、启闭机等共计7100台次,完成复兴大道与东环北路交叉口、宋门关大街等11处积水点改造任务,提升了道路品质。
新建花园式雨水泵站化解了开封老城区汛期积水难题。汴京路东郊沟雨水泵站新建项目是以补齐洪涝设施短板、缓解城市内涝为重点,结合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为防汛最薄弱的开封东区兜住了底。
小街干道,事关出行。开封每年对市政设施进行全面普查,科学制定年度养护计划,有序推进各道路的养护维修;针对损坏严重的道路和区域,进行大面积铣刨罩面,提升道路品质;坚持日常巡查制度,对市政道路塌陷、坑槽等开展全面巡查,发现一处、维修一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作为“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开封对铁路北沿街、五福路、龙亭北路等数条主干道进行“海绵化”改造,将“渗”的理念体现在建设中,既保证强度又具备透水功能,做到“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同时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有助绿植生长。
从大梁门的迷人夜景,到御河河畔的霓虹灯影;从鼓楼夜市的烟火气,到光彩夺目的景区;从温馨的万家灯火,到明亮的街头路灯……夜幕降临,开封被瞬间点亮,“大宋不夜城”惊艳亮相。白天巡查、夜晚巡查,假期维修、节日维修,小问题从不过午、大问题从不隔夜,正是开封久久为功的“绣花”功夫,才换来99%的全市主干道亮灯率和98%的背街小巷亮灯率。
为民服务暖心城
服务为民解难题,执法为辅除乱象。10年来,开封以服务提升为主题,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和“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活动,以打造全省一流城市环境为目标,贴近群众服务、靠向基层办事。
开封各级执法队伍每月集中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和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提高学法用法和服务能力。
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简单粗暴;多一些疏导途径,少一些强制执行;多一些亲民提示,少一些行政处罚。小乱象在耐心沟通中化解,大难题在反复协调中消除,开封营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
“您好,这里是主干道,在这里摆摊容易堵塞交通,还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开放了便民销售点,人流量比较大,帮您收拾收拾去那里吧。”针对游商摊贩,执法人员柔声细语进行劝说,并引导至规范区域,变堵为疏,解决了易反弹难题。讲究执法艺术,改进执法技巧和执法方式,坚持以法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开封用执法宽度赢得群众满意度,打造“有温度的城市”。
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开封在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世界历史文化名都的进程中越来越出彩。(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胜昔 通讯员 周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