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拜祖”平台隐藏的“宝藏”,你找到了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云拜祖”平台隐藏的“宝藏”,你找到了吗?

来源:中原网2024-04-03 10:35

  

  黄帝,作为一位伟大发明家。据说,他曾随身携带着一个古老的木箱,里面装着他亲手绘制的草药图谱,各种发明工具以及一些神秘的玉器或青铜器。这些宝藏被精心地包裹着,等待着有缘人来揭开它们的面纱……

  ”云拜祖“,阅千年。

  4月2日,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云拜祖”平台已正式上线,当“云拜祖”遇上沉睡千年的文物,在拜祖祈福的同时,“触碰”祖先们的文化符号,感受国家宝藏的魅力。

  开箱之小口尖底瓶

  首先,登录“云拜祖”平台首页,可以看到黄帝脚下奔流的母亲河——黄河,四周是祥云笼罩的嵩山、塔林,少林功夫等元素,左侧浮动文物正是我们要“开箱”的宝物之一——小口尖底瓶。

  2023年,裴李岗遗址新发了迄今国内所见的最早的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是酿酒用的器具。裴李岗文化小口尖底瓶的发现,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小口尖底瓶,将小口尖底瓶的历史向前推了几百年。小口尖底瓶的出土为探索裴李岗与仰韶文化的源流关系提供了新的关键实物证据。

  开箱之莲鹤方壶

  其次,在“AI游故里”章节中,左下方系祖台上方放置的文物则是我们第二件“开箱”宝物——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是春秋郑国国君墓出土的青铜礼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壶高125.6厘米,重64.3千克。壶身呈椭方体,修颈斜肩,垂腹圈足,整个壶身遍布纹饰。圈足下压着两条勾首顾盼的卷尾兽,张口咋舌、似乎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圈足四面各有一对浮雕式伏虎纹,在伏虎纹下又布满细密的蟠螭纹。

  莲鹤方壶,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观念和艺术理念,不仅反映了青铜艺术在春秋时期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更蕴含着春秋大变革下百家争鸣、力求解放的时代精神。

  开箱之彩陶双连壶

  进入“我的拜祖”界面,画面正中间为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双连壶,这件宝物是和平、友好、相敬的象征。

  彩陶双连壶利用连通器原理实现的双壶相连的造型,在古代陶器中更是绝无仅有,新颖独特、精美别致,具备文物与艺术的双重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彩陶之冠。

  器物为泥质红陶,由两只形制相同的陶壶并列连接组成,敞口缩颈,鼓腹平底,腹部连接处有一椭圆形口相通,两侧各饰一耳。壶身正反两面以红色打底,用黑彩绘制粗平行横线纹,横线纹中间以数组三条短竖纹装饰,一壶为垂直短竖纹,一壶为倾斜短竖纹,线条简单流畅,既对立又统一,使单调的几何纹富有变化和韵律感。 此壶可能为饮酒用具,从造型上看并非生活用品,应是当时氏族结盟或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时首领及长者对饮的酒具,是友好、团结、联合及爱情的象征。

  开箱之贾湖骨笛

  第三件“开箱”宝物是在“VR元宇宙”界面,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嵌入了一支来自于8000年前的笛子。

  贾湖骨笛以鹤类禽鸟尺骨钻孔制作而成,故称“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得名,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笛身长23.6厘米,径最宽处1.1厘米,器物整体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

  笛身有七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产生音差,故在七孔旁开小孔加以校正。骨笛在出土时断为三节,每一断裂处均有多个缀合孔,说明它折损后曾被精心修复,可见主人十分珍爱。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

  开箱之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

  第四件“开箱”宝物来自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它因“颜值”闻名海内外,它就是由数百片绿松石镶嵌而成的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数百片绿松石历经三四千年无一松动脱落,光洁依旧,它们的长宽只有几毫米,厚度1至2毫米,加工精巧,丝丝入扣。该夏代器物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该物件通高16.5cm,宽11cm。为盾牌形,面微突起,它是先铸好牌形框架,然后有数百枚方、圆或不规则的绿松石粘嵌成突目兽面。

  它的发现将我国的镶嵌工艺出现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开启了青铜器镶嵌工艺的先河。

  开箱之甲骨文

  “会动的甲骨文”“挑战用甲骨文还原美食”“玩转甲骨文”……当年轻人专注于移动端时,古老的文字也在被他们青睐。下面“开箱”的宝物来自于安阳市殷墟遗址,并与仓颉有着不解之缘的甲骨文。

  在“VR元宇宙”界面,戴上VR眼镜的天团成员仓颉,用手触碰一处甲骨文,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交接。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记事文字。属于上古汉语的记录载体。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商代遗址——殷墟。上图所示的这块甲骨文是甲辰贞祭祖乙刻辞卜骨,商代晚期,牛肩胛骨。残长26.5厘米,残宽19厘米,1973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小屯村南地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开箱之牙雕蚕

  这件宝物是一只可爱的蚕宝宝,进入“熊熊跃动”界面,卧在桑叶上的蚕引人注目。大约5300年前的一天,在伊洛河汇流入黄河处,一只家蚕正在吐丝,先民将这一瞬间精心雕刻于兽牙之上。这就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牙雕蚕。

  牙雕蚕在郑州双槐树遗址“破土而出”,对探寻“中国丝绸起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它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蚕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其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呈绷紧的“C”形姿态,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形神兼备。

  今日的开箱分享就要结束了,“云拜祖”平台中的文物元素,尔等都找到了吗?

  快来一键开启全新体验,在拜祖祈福的同时,寻找“最早中国”的文化符号,见证五千年的文明。让全球华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参与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活动中来,沉浸式体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文章关于黄帝的相关故事根据历史记载进行创作演绎)

  今年,“云拜祖”平台依然采用全面覆盖的登录方式,继续拓宽登录渠道,方便全世界中华儿女快捷登录,一起“云拜祖”,共赴“心灵之约”。

  1、点击“云拜祖”平台H5版(https://2024.huangdinet.cn/h5/#/)”,直接进入。

  2、扫描以下二维码,或者在微信搜索“云拜祖”小程序,登录“云拜祖”平台,体验全新的网络拜祖祈福互动形式。

  3、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经济日报客户端、河南日报客户端、顶端新闻、大象新闻、郑州日报客户端、郑州晚报客户端、会面、看郑州、中原网、正观新闻、郑州发布、学习强国郑州学习平台、今日头条、抖音、新浪微博、百度、搜狐、腾讯、网易、知乎、小红书、豫记、郑州圈儿等网络平台,可登录“云拜祖”平台。

  在海外平台方面,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环球网、凤凰网、正观新闻、Where Zhengzhou等账号发布小程序推文;在中国网的中、英、法、西、阿、日、韩等七个语种网站以及环球网的英文网站上发布小程序帖文;此外,在加拿大枫华之声网、欧洲北欧时报网、日本中文导报网、意大利欧洲华人报网、巴基斯坦华商新闻网等20家海外华文媒体网站上设置登录入口,方便海外用户通过这些入口直接登录“云拜祖”平台。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