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拜祖”平台隐藏的“宝藏”,你找到了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云拜祖”平台隐藏的“宝藏”,你找到了吗?

来源:中原网2024-04-03 10:35

  

  黄帝,作为一位伟大发明家。据说,他曾随身携带着一个古老的木箱,里面装着他亲手绘制的草药图谱,各种发明工具以及一些神秘的玉器或青铜器。这些宝藏被精心地包裹着,等待着有缘人来揭开它们的面纱……

  ”云拜祖“,阅千年。

  4月2日,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云拜祖”平台已正式上线,当“云拜祖”遇上沉睡千年的文物,在拜祖祈福的同时,“触碰”祖先们的文化符号,感受国家宝藏的魅力。

  开箱之小口尖底瓶

  首先,登录“云拜祖”平台首页,可以看到黄帝脚下奔流的母亲河——黄河,四周是祥云笼罩的嵩山、塔林,少林功夫等元素,左侧浮动文物正是我们要“开箱”的宝物之一——小口尖底瓶。

  2023年,裴李岗遗址新发了迄今国内所见的最早的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是酿酒用的器具。裴李岗文化小口尖底瓶的发现,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小口尖底瓶,将小口尖底瓶的历史向前推了几百年。小口尖底瓶的出土为探索裴李岗与仰韶文化的源流关系提供了新的关键实物证据。

  开箱之莲鹤方壶

  其次,在“AI游故里”章节中,左下方系祖台上方放置的文物则是我们第二件“开箱”宝物——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是春秋郑国国君墓出土的青铜礼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壶高125.6厘米,重64.3千克。壶身呈椭方体,修颈斜肩,垂腹圈足,整个壶身遍布纹饰。圈足下压着两条勾首顾盼的卷尾兽,张口咋舌、似乎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圈足四面各有一对浮雕式伏虎纹,在伏虎纹下又布满细密的蟠螭纹。

  莲鹤方壶,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观念和艺术理念,不仅反映了青铜艺术在春秋时期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更蕴含着春秋大变革下百家争鸣、力求解放的时代精神。

  开箱之彩陶双连壶

  进入“我的拜祖”界面,画面正中间为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双连壶,这件宝物是和平、友好、相敬的象征。

  彩陶双连壶利用连通器原理实现的双壶相连的造型,在古代陶器中更是绝无仅有,新颖独特、精美别致,具备文物与艺术的双重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彩陶之冠。

  器物为泥质红陶,由两只形制相同的陶壶并列连接组成,敞口缩颈,鼓腹平底,腹部连接处有一椭圆形口相通,两侧各饰一耳。壶身正反两面以红色打底,用黑彩绘制粗平行横线纹,横线纹中间以数组三条短竖纹装饰,一壶为垂直短竖纹,一壶为倾斜短竖纹,线条简单流畅,既对立又统一,使单调的几何纹富有变化和韵律感。 此壶可能为饮酒用具,从造型上看并非生活用品,应是当时氏族结盟或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时首领及长者对饮的酒具,是友好、团结、联合及爱情的象征。

  开箱之贾湖骨笛

  第三件“开箱”宝物是在“VR元宇宙”界面,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嵌入了一支来自于8000年前的笛子。

  贾湖骨笛以鹤类禽鸟尺骨钻孔制作而成,故称“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得名,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笛身长23.6厘米,径最宽处1.1厘米,器物整体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

  笛身有七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产生音差,故在七孔旁开小孔加以校正。骨笛在出土时断为三节,每一断裂处均有多个缀合孔,说明它折损后曾被精心修复,可见主人十分珍爱。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

  开箱之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

  第四件“开箱”宝物来自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它因“颜值”闻名海内外,它就是由数百片绿松石镶嵌而成的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数百片绿松石历经三四千年无一松动脱落,光洁依旧,它们的长宽只有几毫米,厚度1至2毫米,加工精巧,丝丝入扣。该夏代器物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该物件通高16.5cm,宽11cm。为盾牌形,面微突起,它是先铸好牌形框架,然后有数百枚方、圆或不规则的绿松石粘嵌成突目兽面。

  它的发现将我国的镶嵌工艺出现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开启了青铜器镶嵌工艺的先河。

  开箱之甲骨文

  “会动的甲骨文”“挑战用甲骨文还原美食”“玩转甲骨文”……当年轻人专注于移动端时,古老的文字也在被他们青睐。下面“开箱”的宝物来自于安阳市殷墟遗址,并与仓颉有着不解之缘的甲骨文。

  在“VR元宇宙”界面,戴上VR眼镜的天团成员仓颉,用手触碰一处甲骨文,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交接。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记事文字。属于上古汉语的记录载体。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商代遗址——殷墟。上图所示的这块甲骨文是甲辰贞祭祖乙刻辞卜骨,商代晚期,牛肩胛骨。残长26.5厘米,残宽19厘米,1973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小屯村南地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开箱之牙雕蚕

  这件宝物是一只可爱的蚕宝宝,进入“熊熊跃动”界面,卧在桑叶上的蚕引人注目。大约5300年前的一天,在伊洛河汇流入黄河处,一只家蚕正在吐丝,先民将这一瞬间精心雕刻于兽牙之上。这就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牙雕蚕。

  牙雕蚕在郑州双槐树遗址“破土而出”,对探寻“中国丝绸起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它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蚕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其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呈绷紧的“C”形姿态,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形神兼备。

  今日的开箱分享就要结束了,“云拜祖”平台中的文物元素,尔等都找到了吗?

  快来一键开启全新体验,在拜祖祈福的同时,寻找“最早中国”的文化符号,见证五千年的文明。让全球华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参与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活动中来,沉浸式体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文章关于黄帝的相关故事根据历史记载进行创作演绎)

  今年,“云拜祖”平台依然采用全面覆盖的登录方式,继续拓宽登录渠道,方便全世界中华儿女快捷登录,一起“云拜祖”,共赴“心灵之约”。

  1、点击“云拜祖”平台H5版(https://2024.huangdinet.cn/h5/#/)”,直接进入。

  2、扫描以下二维码,或者在微信搜索“云拜祖”小程序,登录“云拜祖”平台,体验全新的网络拜祖祈福互动形式。

  3、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经济日报客户端、河南日报客户端、顶端新闻、大象新闻、郑州日报客户端、郑州晚报客户端、会面、看郑州、中原网、正观新闻、郑州发布、学习强国郑州学习平台、今日头条、抖音、新浪微博、百度、搜狐、腾讯、网易、知乎、小红书、豫记、郑州圈儿等网络平台,可登录“云拜祖”平台。

  在海外平台方面,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环球网、凤凰网、正观新闻、Where Zhengzhou等账号发布小程序推文;在中国网的中、英、法、西、阿、日、韩等七个语种网站以及环球网的英文网站上发布小程序帖文;此外,在加拿大枫华之声网、欧洲北欧时报网、日本中文导报网、意大利欧洲华人报网、巴基斯坦华商新闻网等20家海外华文媒体网站上设置登录入口,方便海外用户通过这些入口直接登录“云拜祖”平台。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