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郑州】看,蜀葵花在唱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文化郑州】看,蜀葵花在唱歌

来源: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2023-06-20 14:40

  作者 邱皖郑

  蜀葵花,在城市里很少见。儿时,家乡的田间地头到处可见蜀葵花,蜀葵花在我的记忆里属于野花,似乎没有人去种植、养护它们,它们自由、恣意地在田间地头生长、开放。那时,村里的土地是集体耕种的,只允许种粮食不允许种花,集体耕种土地时代,对土地的耕种不是那么精细,地块之间的田埂总是宽宽的,蜀葵花就零星地散落在地块之间的田埂上。后来,集体土地被承包给了每个家庭,村民们耕种土地都细致的很,田埂变的越来越窄,不知何时,蜀葵花在田埂上消失了,我也多年未见蜀葵花了,再见,是在李玉梅大姐的画纸上。

  玉梅姐痴迷绘画多年,她早期的绘画作品,多是威武的高山,奔腾的河流,巍峨的千年松柏,画面宏伟气势磅礴,后来,她放弃了那些气势宏伟的大画,专攻画蜀葵,我很是不解。暗想,即使不再画宏伟的画,选择以花作为绘画主体,总该在梅、兰、菊、荷中选吧,这些花在世俗的世界里是雅的象征,最不济专攻牡丹也好呀,象征着富贵的牡丹在世俗世界里是大受欢迎的。在我看来,蜀葵太朴素,太村野,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人们不喜欢朴素的一切,因为,人们总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充满向往,自己已经够朴素了,对和自己同样朴素的蜀葵难以产生欣赏之情。玉梅姐说:“蜀葵看似普通,实则倔强的很,蜀葵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已生存了数千年,只要让它的种子落在土里,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子,种子落入地下,只要没有外力的侵扰,来年就会有更多的蜀葵生根发芽,蜀葵不需要人们刻意的种植管理,就能自我生长开花,像极了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我就是要画这些朴素的生命,为倔强的生命作画,歌颂普通生命的韧性。”

【文化郑州】看,蜀葵花在唱歌

  2023年5月28日,玉梅姐的蜀葵花画展在河南的一个小村落段村开展,我受邀去参观,经过一场夜雨洗涤过的田野,空气清新,车下了高速驶入村道,道沿边,一簇簇亭亭玉立的蜀葵正捧着各种颜色的花朵夹道欢迎我们,道路两旁的田地里,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的已经成熟等待收割的麦子。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我仿佛听见我紧绷的神经舒缓开来的声音。

  画展在村里古老的粮仓里布展,粮仓是村民集体耕种时代的产物,现在土地包产到户,收获的粮食储存在村民自家的粮仓里,集体粮仓便闲置了下来,今天,古老的粮仓迎来了它生命的又一次繁华,它的里面再次储满了粮食,只是这粮食不是用来果腹的,而是用来喂养我们的灵魂的。

【文化郑州】看,蜀葵花在唱歌

  参观展览之余,我们游览了这个小村落,村民们的房前屋后到处是盛开的蜀葵花,更让我惊讶的是,在这个村子里,我见到了保存了两百多年仍在供人正常居住的民居,我很好奇地问这次画展的策展人,从段村走入城市的秦凌杰先生:“这些民居怎么被保留下来的?我故乡的村庄,在前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中,村民们都被要求全员迁入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乡村别墅里去了,村民们的老房子都被拆除了,当然,我们村里也没有百年以上的老房子,因为,那些老房子在’破四旧’时就被破掉了。”秦凌杰先生自豪地说:“惊奇吧?还有更让你惊奇的呢,我们村里还有几百块明清时的碑刻呢,那些碑曾立在村头的庙里,’破四旧’时这些都被要求砸掉,村里的老人们集体商议后,连夜将几百块碑沉入村边的河里,庙被砸了,但碑保留了下来,前几年才从河里捞出来。”秦凌杰先生的话,让我愣了许久,意识到段村和蜀葵花竟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

【文化郑州】看,蜀葵花在唱歌

  段村的村头,有一处高出村子地面很高的台地,台地上,金黄的麦浪正在翻滚,经考古证实,那是仰韶文化时期的一个城郭遗址,几千年前的城郭早就风化在历史的尘烟里,只有残留的片块陶瓦试图向我们诉说这城郭里曾经的繁华。蜀葵花在穿越数千年后依然灿烂地盛开,如同生活在段村的村民们,没了城郭,他们依然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站在村道上,看着这被蜀葵花装点的美丽的村庄,一阵风吹过,蜀葵花的枝干相互摩擦,发出沙沙的响声,我想,这是蜀葵花在唱歌吧?我突然明白,玉梅姐为何以蜀葵花做绘画主体了!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田园到餐桌:链博会里看中外美食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