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突发!危急!钢筋贯穿身体,医护人员紧急开展7小时生死营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突发!危急!钢筋贯穿身体,医护人员紧急开展7小时生死营救

来源:大象新闻2023-05-26 22:13

  大象新闻记者 周兰

  三根比拇指还粗的钢筋,最长的一根长度超过了50厘米!经过近7个小时多学科联合手术后,终于从患者髋部和大腿根部将其全部取出。5月23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紧急开通绿色通道,10个科室医护人员先后参与抢救,成功救治了一名极为凶险的高空坠落导致的髋部和大腿部位钢筋贯穿伤患者。

  钢筋贯穿伤情异常凶险

  5月23日清晨6时,一名浑身是血的患者被120转诊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患者身体里横插着两根长度超过半米的钢筋,一根横插髋部,另一根从左大腿根部穿入,右大腿根部穿出。该院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随后赶来的省医骨科研究所所长、创伤治疗中心主任刘涛从医20多年,看到如此凶险的情景也震惊了。

  “这种程度的贯穿伤无论采取哪种救治手段对医院、对医护人员对患者都是巨大的挑战。”刘涛说。

  由于患者是从高空坠落,其病情还存在骨折、出血、神经受损等多发伤和复合伤,急需接受全面检查,以查明伤情。

  医院第一时间向金水区消防支队求助,消防员赶到后立刻用液压钳剪切掉了身体外突出的钢筋。随后,紧急为患者进行了CT、核磁共振、超声、心肺功能等全方位检查。

  一场生死营救就此展开

  时间紧迫,多方参与抢救。这样的贯穿伤在国内都十分罕见,钢筋穿透身体,大血管和主要神经密集分布,涉及到多个重要脏器,救治难度极高。

  如何避免术中大出血、如何避免损伤膀胱和输尿管、如何防止术中肠道破损、术中患者血压如何稳定、如何预防术后感染……医务部副主任程剑剑第一时间组织多学科会诊。

  骨科刘涛、李晓彬、范磊,胃肠外科闫文峰,泌尿外科杜涛,麻醉科周军,血管外科崔明哲,影像科娄江华等专家,对手术难点充分交换了意见,并制定了完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最终决定多学科协调配合,由该院骨科和血管外科专家开展血管神经检查+贯通伤异物取出术+DSA引导下主动脉球囊阻断+贯通伤清创。

  这一涉及到影像诊断手段和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外科手术,需要在先进的杂交手术室才能开展。接到通知后,手术室在最短时间内安排好场地。输血科第一时间协调备血,紧急调动血库大量用血准备,确保患者用血安全。

  密切配合腿部钢筋率先取出

  15时,患者被送进手术室,15时40分完成全身麻醉。4名消防员袁书杰、马志信、阙浩、王运鹏带着破拆工具,早早赶到了手术室待命。

  但是钢筋的切割难度远远超过了预期。由于部位特殊,空间狭小,巨大的液压钳仿佛被束缚了手脚,无法发挥出全部的威力。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10余人协助消防员,先后四次更换工具并调整切割角度。消防战士袁书杰班长累得汗如雨下。

  终于,16时30分,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弹响,钢筋被成功切割,没有造成二次伤害。

  16时40分,手术正式开始。骨科主任医师刘涛、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崔明哲、骨科副主任医师李晓彬和范磊、骨科主治医师高强、器械护士谭萌、巡回护士张笑娟默契配合,麻醉医师李宁涛、苗梦荣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手术室支慧、樊孝文、尚坤护士长,以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手术台下待命,预防突发情况的发生。

  18时20分,左右大腿两根钢筋被先后取出,清创,缝合,手术非常顺利。

  接下来,医护人员还要面对更凶险的髋部钢筋取出术。

  贯穿髋部的钢筋是整个手术中最棘手的难题,最大的风险在于,钢筋取出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动脉破损,引起大出血。

  此外,取出过程还有可能对膀胱、直肠、输尿管以及密密麻麻的神经造成二次伤害,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患者后期康复,甚至导致手术失败。为防止术中大出血的发生,在钢筋取出前,崔明哲和医师朱亚东先为患者进行了DSA引导下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将球囊放置在腹主动脉里。术中一旦出现大出血,可立即扩张球囊堵住血管,阻断血供,为医护人员留出约30分钟的黄金时间开展紧急处置。

  手术室外,刘涛、范磊、高强等专家对患者的影像诊断进行最后的沟通确认。胃肠外科医师陆莹莹对钢筋刺穿部位进行了最后一次探查,进一步评估了术中风险。当晚19时,髋部钢筋取出术正式开始。

  手术中,医护人员小心谨慎。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患者血管及神经损伤风险被降到了最低。在专家们的精准操作下,钢筋被缓缓拔出身体。

  “成功了!没有大出血!”19时35分,50厘米长的钢筋被完全取出,没有发生大出血,也没有造成主要血管神经的损伤,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21时40分许,清创缝合完成,患者被转入AICU接受苏醒恢复。目前,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伤情稳定。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