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象帮|请市民打分,河南郑州城市管理晒出阶段“成绩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大象帮|请市民打分,河南郑州城市管理晒出阶段“成绩单”

来源:大象新闻2023-05-18 22:44

  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申子仲/文图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办普罗旺世社区,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停管中心的牵头组织下,针对该社区“停车难”“停车乱”的“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正式启动,相关城管、交管、综合执法,以及办事处、物业、社区党员、业主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这是自今年3月以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三项治理”活动中一次力求实效的“回头看”,也是郑州城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站位谋划、系统化推进、全过程管控,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全力践行新时代城市管理的工作缩影。

  从基层调研到聚力综治

  普罗旺世社区位于郑州北区,居住总人口达到50000余人,相对密集。今年3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三项治理”的“郑好停”专项调研经现场走访摸底,针对该社区车位配比失衡、道路狭窄造成的“停车难、停车乱”顽疾,“望闻问切”拿出了“手术方案”:成立专班,以党建引领开展综合整治。

  具体措施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公开信等形式,调动群众支持“停车难、停车乱”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引导群众作为参与主体监督评价、切身全程,同时通过提高现有停车资源使用率,探索拓建、共享等方式“挖潜开源”,加强重点路段、重要时段执法力度,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改善社区通行秩序。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停车场管理中心李海旭告诉大象新闻记者,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旨在通过党建引领,发挥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作用,以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为主体,多方共管、多跨协同,合理实现底层突破,形成小区共建共治交通秩序的全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在盯紧重点、优化亮点的同时,在具体治理实践中瞄准重点、优化亮点、化解难点、聚焦热点,着力探索“党建引领”治理新模式,实现了基层党建与城管保障服务的系统化、网格化有机融合。特别是今年以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精准发力频频打出“组合拳”,建立起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网格为主”的长效工作机制,用“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精细治理,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营造出了市容整洁清新、运行畅通有序、绿植生机盎然、夜晚流光溢彩的都市风貌,为郑州市民交上一份阶段性“成绩单”。

  晒一晒阶段“成绩单”

  郑州城管晒出的“成绩单”,紧紧围绕着民生热点、重点、亮点、难点。

  主动关切热点。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开展的“郑点亮、郑路平、郑好停”三项治理活动,切实针对市民关切的“灯不亮、路不平、车难停”问题,集中治理开展了以来,得到了普遍响应、认可和点赞。目前,已初步排查出灯不亮路段94条,有路无灯路段32条,累计整治问题路段34条;完成道路病害整治12.9万平方米,整治病害窨井盖14322座;盘活、新增、共享机动车停车资源964处、泊位19.04万个,智慧停车平台累计注册用户250.2万人,接入停车泊位45.4万个。

  扎实抓好重点。今年以来,围绕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活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集中开展了道路大洗扫、卫生死角大清理、非机动车及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整治、占道突店经营治理、违规张贴“小广告”清除、绿化带黄土裸露整治等活动,大大提升了郑州“颜值”。

  持续优亮点。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地下老旧管网改造、燃气用户安全装置加装等“关键小事”,着力打造亮点工程。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8.18%,回收利用率达到38%,超额完成了住建部要求的35%考核指标,排名稳居河南省地级以上城市首位;通过老旧管网改造,郑州市区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率下降40%,热力爆管率同比下降50.7%,供水管网漏损率降到7.3%,达国内领先水平。这些经验还被作为“标杆”,在全省城市建设管理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聚力攻克难点。针对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餐饮油烟、施工围挡、不文明养犬等难点、堵点问题,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广开民意渠道,建立“需求由群众提、方案由群众评、过程由群众看、成效由群众评”的“群众打分”机制,在群众的“眼皮子”底下持续开展攻坚。累计纠治占道突店经营乱象5.2万处,整改餐饮油烟问题1684个,拆除违法建设21万平方米,清理整治施工围挡围墙36.6万平方米,补植补栽行道乔木、灌木2.09万株、绿篱51.6万平方米,整治墙体、落地、LED显示屏等户外广告855处。

  观念一变,格局尽显

  记者了解到,在“三项治理”如火如荼推进过程中,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又集中发力,在主城区内大力推广直饮水装置安装、窨井盖治理、道路果皮箱设置等具体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城管工作有切实的感受、真实的体会、诚实的评价。可以说,各项城管工作取得的不俗成绩,得力于该局党组从实际出发,从筑牢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根基出发,下大力气抓班子、带队伍、务实效。

  多年以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紧扣时代脉搏力施新政,“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大局观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力导的基本理念,“珍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资格和机遇”“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底气和力量”让每一个城管人端正了位置,影响和带动了全系统干部职工,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从行政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从利我思维向利他思维转变。也使得全局干部职工,心的往一处拧、劲往一处使,形成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始终把组织建设放在首位,用党的坚强领导顾大局、把方向、谋长远。针对头绪多、任务重的实际,牢固树立全局上下“一盘棋”思想,盘活局机关、局属单位现有资源,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组织纽带将党建与业务、班子与中层、机关与基层协作融合。为此,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了跟踪问效抓落实领导小组,对重点事项、重大任务、重要工作,实行“日通报、周讲评、月总结”,全程跟踪督办,确保抓细抓实、落地见效,绝不含糊。

  正是在工作中不断强化“管理、服务、执法、文明”的理念,郑州城管不断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结合实际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将队伍标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精准化提升到了全新维度,通过柔性执法改善市民“刻板印象”,通过下沉机制督促服务常态化,让每一位城管人在各自的岗位和职责中,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同时做好服务员。

  “百姓视角”顺民意,“国际视野”谋发展

  主动赢民心,长远谋大局,改革促合力,机制保长效。顺应郑州市国家级中心城市战略发展大势,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不断加强与前沿城市的经验交流合作,以他山之石补己短板。去年以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组织人员分赴上海、杭州、深圳、厦门等城市调研“取经”,具体结合本土停车管理、环卫一体化改革、瓶装液化气供应站建设等工作,吸取“核心真经”。

  在采访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主导的“三项治理”工作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城管人的前瞻理念,“百姓视角,国际视野”“跳起来摘挑子”“等等诸多管理定义,既是局委干部的指导精神,也是基层城管的求解信条。

  在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中原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的实地走访中,街道办乃至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能结合城管大战略制定攻坚战术,切切实实从百姓福祉、城市大局谋划可行方案。郑州市中原区汝河路办事处主抓城管工作的李丙乾,已经在城管岗位干了25年,他感慨说,只有真正意识到管理的真谛是服务,大局的深邃是细节,才能真正反思自己、鞭策自己,也才会真正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群众一员去思考问题,把郑州当作自己理想的家去设想未来,从而拿出最佳方案。

  借势走心,合力突破,是近阶段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突破瓶颈的一大创举,比如在持续深化供水、供热、污水处理、中水利用“一体化一张网”改革实践中,该局适势《郑州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实施方案》《郑州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实施良机,沉下心关注配合各责任单位有序开展区域改革及收购工作,结合环卫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审时度势完成了前期基础数据摸底排查。据透露,下一步,他们将结合一线城市成功经验,加快探索形成本土特色的环卫、供暖、排污作业模式,力求通过城区公共排水设施一体化管理改革,打造新型城管给排水新体系。

  不负城管蓝,进取新征程

  细心的市民近期会发现,郑州主城区的停车场如今骤然多了起来,一些不显眼的闲置地块,都被充分利用。不少机关单位,也纷纷“拿”出自家车位,与市民共享。每遇重大活动、交通高峰时段、市政设施维护现场,都能看到城管人员忙碌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针对“停车难”“灯不明”“路不平”开展的“三项治理”大走访大调研,是敞开大门办公、亲赴现场摸底、广开言路座谈,极大调动了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各辖区男女老少纷纷拿出手机“随手拍”,在相关处置信息发布后留言发帖提建议,从而大大提升了整个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为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指明了方向。”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长杜建强向大象新闻记者直抒胸臆。他认为,“人民至上”是城管人提高城市品质的使命担当,城管人晒出的“成绩单”,也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如何打造美丽郑州、宜居绿城、韧性商都、智慧省会、文明古都,一直是我们城管人永久的话题。”杜建强表示,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还将持续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主动贴近民生热点开展“郑点亮、郑路平、郑好停”调研治理,将“人民城管为人民”理念融会贯通,探索审慎包容、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共建共享新模式,力推轻惩免罚、重疏力导的亲民措施,结合城管各项具体工作,依靠党建引领,聚合基层群策群力,积极改进城市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格局远大、亲民为民、创新务实的“城管铁军”,以期“不负城管蓝,细描党旗红,扎实谋民生,进取新征程。”

  杜建强还特别指出了媒体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他说,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全过程参与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展开的“郑好停”“郑路平”“郑点亮”三项治理,及时反馈民声民意,架起了城市管理与市民意见建议直通的桥梁,“用舆论的力量、群众的呼声,推动了我们城管水平的提升,也时刻见证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担当,锚定高质量发展定位蓄力进取。”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互的乌镇漫步:一场古镇与数字的对话

  • 第八届进博会丨中国馆精彩亮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