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3-05-13 09:41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万庆丽):当来自远方的客人乘坐高铁进入河南地界,放眼望去,就会发现一望无际的绿色麦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画面。这是河南高铁沿线独有的“丰”景,也是河南给大部分人留下的初印象。而在河南郑州,还有一个地方,用一抔黄土,建成一座城,用一方麦田,让中原大地上“生长”出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_fororder_图片1

  外国网红和多语种主播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摄影贾亲亲

  5月11日,来自巴西、埃及、墨西哥、罗马尼亚、韩国、泰国、越南、俄罗斯等国家的网红,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维多莎工作室”保加利亚语主播、“胖达工作室”希腊语主播走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这里“嗅”到土地、麦子、粮食的气息,听到中原厚重文化的历史回响,在这里读懂河南、读懂中原“生生不息只有河南”的故事。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_fororder_图片2

  罗马尼亚网红参观文创产品 摄影 贾亲亲

  进入景区大门,迎接外国网红和多语种主播的是百亩麦田。据悉,河南小麦产量占中国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一。这百亩麦田,正是朴素河南的缩影,也是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化发展的对撞。

  罗马尼亚网红安娜表示,以前她不理解河南人对小麦、黄土地的感情,来到这里她才明白,因为河南人祖祖辈辈在黄土地上生活劳作,她体会到一代一代人的生生不息。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中国最大的戏剧聚落。在天子驾六小剧场,一行人观看了一场微话剧。“我听说‘五一’小长假期间,这里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今天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前来研学的学生,他们能够快速背出《老子》《孔子》《周礼》《诗经》中的诗句,让我感觉到中国的文化仍在代代传承。沉浸式戏剧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教育案例,值得借鉴。”安娜说。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_fororder_图片3

  “麦田里的博物馆”吸引外国网红打卡 摄影 贾亲亲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_fororder_图片4

  展出文物(仿制品) 摄影 贾亲亲

  在中国居住生活了三年的墨西哥网红麦克斯也被这里深深吸引。他通过自己的Facebook账号“麦克斯在中国”进行直播,与海外网友进行互动。在直播里,麦克斯表示,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向网友们介绍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因为这里可以是景区,也可以是博物馆,还可以是剧院。“我很惊讶,也很兴奋!我在中国生活了三年,竟然从来没有来过河南,也没有来过这里,而这里竟然发展得这么好。”麦克斯说,这是一趟奇妙之旅。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_fororder_图片8

  麦克斯直播 网页截图

  麦克斯的直播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5.2万次播放,近5000人次互动。“粉丝”Marisela Chavez Villegas评论说“这里是互动的博物馆”,网友Rosalba Houle则称“这里就是未来的博物馆”,还有人表示,“这里像一幅画”“想学习汉语”“想让女儿去访问中国”“我会把这里形容为中国文化之家”……

  在“麦田里的博物馆”参观时,埃及网红王慕林表示:“这次河南之旅,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我从来没有想到河南发展得这么好。河南是粮食大省,还建设了戏剧幻城这种充满艺术感的文化景区,更应该发现其背后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_fororder_图片5

  埃及网红王慕林拍摄视频 摄影 贾亲亲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_fororder_图片6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黄土城墙 摄影 贾亲亲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_fororder_图片7

  越南网红谢明玄接受采访 摄影 贾亲亲

  对于越南网红谢明玄来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麦田、黄土、文物展出,不仅是文化创意,还是情感纽带。她表示,很多河南人在这里能看到自己的家乡名字被刻在高高的黄土城墙上,会自然流露出对家乡、对故土的思念。这就是河南结合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情感需求打造的一个场景。正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中国结合自身国情,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决赛举办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