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象帮·身临其境丨“郑点亮”治愈两年“旧伤”,郑州城管“跳起来”点亮大街小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大象帮·身临其境丨“郑点亮”治愈两年“旧伤”,郑州城管“跳起来”点亮大街小巷

来源:大象新闻2023-04-23 14:51

  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申子仲

  “碰巧有一批拆下来的太阳能路灯,我们就用到了西陈庄。前几天住建部的领导来视察,为此还特别给咱郑州城管点了赞,说这是‘因地制宜’的好典型。”说这话的,是郑州市城管局灯饰处南区所所长范锡兴,也是这次郑州市城管局“郑点亮”治理工程的市管道路专班组成员。近段时间,他一直为切实解决了辖区的照明棘手问题兴奋不已,“只要卯足劲儿‘跳起来’去‘摘桃子’,办法就会比困难多。”

  想方设法治愈西陈庄“旧伤”

  针对郑州市主城区道路的“灯不明”“路不平”“车难停”,履新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不久的杜建强点起了“三把火”。借当下正盛的调查研究之风,自3月下旬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郑点亮”“郑路平”“郑好停”基层调研治理活动。

  活动开展不久,“郑点亮”专班就接到群众反映,二七区西陈庄“铭仁里一带,没有路灯,夜间出行没有安全感。”

  接到居民反映后,郑州市灯饰处党总支书记徐东风,立即联系到“片警”范锡兴,一起到现场勘察查明原因。

  经查,铭仁里与西陈庄中街、后街一带,属于老城区,在前期市容治理时,对架空线缆进行了入地改造,同时也拔去了老旧路灯线杆。

  接下来,更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徐东风和范锡兴面前。经实地勘察,该地段居民区扎堆,地下市政硬件铺设情况相当繁杂,热力、自来水、燃气管网叠加,加上道路过于狭窄,仅有3米多宽,“不具备大面积破土动工条件,而且接线施工的成本也高。如果硬来,还会影响居民白天出行,说不定到时候意见更大。”

  在随后的基层调研活动中,徐东风多次在座谈会上提及此事,要求各辖区相关单位集思广益想办法。很快,基层单位反馈来利好消息:先前郑上路照明工程因为没有及时送电,一直用的是太阳能灯具作为“临时过渡”。如今电源已改造到位,刚好拆下来了28盏太阳能路灯。

  范锡兴说,“徐书记第一时间通知了我,我一听,心里就有谱了。”

  正在点亮的“点线面片”

  范锡兴立即组织人马从东区物料点拉回来28根线杆,用4天时间栽好了“梧桐树”。郑上路的28盏太阳能路灯刚被拆下来,一分钟也没耽搁,便在西陈庄重新“上岗”。当铭仁里一带夜灯骤亮,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用范锡兴的话说,这就叫“立竿见影”。

  据了解,郑州市照明灯饰管理处是市城管局城市照明管理处的二级机构,简称市灯饰处,分为东西南北,以及夜景五个所,与养护、技术、监控、监察等科室一起,共计约118人。他们是全市主城八区5.5万杆、6.5万盏路灯的“监护人”,相当于每位工作人员认领了600个会发光的“孩子”。

  “工作量、工作面都很大,在‘郑点亮’治理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点线面片’的综合治理办法。“郑州市城管局照明处处长李涛向大象新闻记者介绍说——

  点,就是各个路灯管理单位加强巡查,对市政道路主次干道偶发性单盏灭灯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要求当晚发现,次晚复明。”

  线,是指通过前期排查,“根治”先天规划不足、供配电缺失、线缆铺设不到位的路段。

  面,主要是针对新建小区、城中村,以及老旧小区,因电网设计、改造、老化问题造成的小范围灭灯问题,“比如对西陈庄铭仁里3条连片路段的治理。”

  片,比“面”的治理范围更大,通常涉及到照明电源点的建设与改造。李处长举例说,惠济区多条道路由于在建设之初电力设施布局不足,致使路灯难亮。为此,郑州市城管局联合惠济区政府,在“惠济万达”对面建设了路灯中心电源配送站,“有心的群众应该能看到,在金水路与新城路东北角、月湖北路与木马东街东南角,很多箱式变电站已经浇筑完工。”

  “跳起来”把路灯点亮

  据统计,郑州市城管局“郑点亮”调研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通过主动排查、征集群众意见,发现问题道路90条,已实现“点亮”“复明”30条。其中“点”状治理,维修单灯461盏;“线”状治理,已“治愈”人和路、铭任里、煤场北拐等5条“有路无灯”道路。连心里、新圃东街等7条道路正在“手术”;“面”状治理,涵盖25条道路,合计维修更换灯头60个。补装灯杆31根,灯头34个。维修线缆及变电箱故障63处。敷设线缆2260米;“片”状治理中的惠济区电源配置工程正在加紧高压贯通,预计今年9月底,中心区域道路会被逐步点亮。

  “郑点亮”是郑州市城管局三项调研治理中最先启动的一项,对于杜建强局长提出的“群众视角、国际视野”“跳起来摘桃子”,以及“三员论”等工作理念,“郑点亮”专班组的成员们颇有心得,并且总结成了三句话,就是“高站位提升眼界,聚合力压实担当,多换位主动作为”。

  “坚持群众视角发现问题,坚持国际视野解决问题。站位高了,目标自然就远大了。但目标远大,并不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就像长在树上的桃子,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唾手可得难免懒政。目标定得过高,高不可攀令人望而生畏,也可能产生‘等靠要’的怠政思想。只有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能突破自我迎难而上。从而在具体工作中,使劲浑身解数‘跳起来’,把桃子摘下来。”郑州市城管局照明处副处长王冰谈了自己的感受,郑州市区照明管理并非城管一家统管,还涉及到城建、园林等诸多主管局委,以及电力、街道办等相关单位。而按照郑州市“一张网”管理机制,“一旦有了问题,老百姓首先想到的还是咱们城管照明,我们函告其他局委也好,下沉基层具体落实也罢,再难再累,也得勇于担当没有二话,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跳起来’把路灯点亮。做好‘郑点亮’工作的指挥员,冲在一线的战斗员,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郑州城管真够“拼”了

  “郑点亮”“郑路平”“郑好停”三项调研治理开展以来,郑州市灯饰处、市政设施管理处、停车管理中心兵分三路各司其职,在郑州市区全域开展大摸底大调研。由于是开门办公广征民意,每一项基层调研事实上又相互渗透,单项议题会议往往开成了“综治会”。

  4月14日下午,由郑州市城管局市政设施管理处四级主任科员李长振带队,在管城区城管局召开“郑路平”专项调研会。也有群众代表对部分路段的“停车难”“灯不明”提出了意见。

  迫于资金紧张问题,当时与会的管城区城管局局长冉建峰谈及补建路灯时,曾提出自己的设想,“可以发动沿路企业做公益,如果人家愿意,可以在路灯线杆上刻上捐赠企业的名字。这也是弘扬社会正气,不管谁做了好事,也应该让群众知道。”

  不难看出,郑州城管上上下下,正在奋力“跳起来”破解“灯不明”“路不平”“车难停”难题,为了收到惠民便民实效,也真是够“拼”了。

  “城市随手拍”,路灯亮不亮?一键@大象帮

  3月31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大象帮联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开展“城市随手拍·路灯亮不亮”特别活动,邀请大家共同参与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郑州更美好!

  市民朋友如果发现身边存在“路灯不亮、有路无灯,以及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公共区域的功能照明、景观照明灯”等相关问题,欢迎一键报料,共同为城市点亮“路”。大象帮将会把收集到的报料线索汇集整理后,第一时间联系城管部门进行解决处理。现在,扫描下图二维码,进入报料界面,一键解决你的“急难愁盼”。

  或者,手机下载“大象新闻”客户端APP,首页底栏找到“大象帮”。在大象帮页面可以一键报料,还能随时查看留言办理的后续进展情况。

  王丽萍 夏萍 申子仲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 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