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00部郑州主题系列短视频在京发布 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500部郑州主题系列短视频在京发布 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

来源:中原网2023-04-21 09:10

  

  4月20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郑州主题系列短视频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作为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活动,发布会介绍了拜祖大典相关情况,重点发布了500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郑州主题系列短视频,包括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策划摄制的纪录短片《文物里的郑州》、与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征集评选出的“根亲中国”华语电影短片以及“郑州之眼”“行走郑州”系列短视频,多角度、多主题、多手法展现郑州的悠久历史和城市魅力。相关视频在“云拜祖”平台进行展播,部分视频将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和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百度等网络平台陆续播放。

  发布会现场

  活化考古成果

  揭开郑州神秘而厚重的面纱

  郑州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最主要实证地之一,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所在地,拥有展示中国早期文明和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薪火相传、连续不断的独特资源。十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八千年的农业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都在郑州有典型遗迹,特别是5000多年文明史在郑州从未断过,近乎全景地展示了华夏文明孕育、创新、发展,谱写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篇章”。新时代,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构筑文化发展高地,是国家赋予郑州的重要使命,也是郑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村庄的“一眼万年”》视频截图

  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策划摄制的50集纪录短片《文物里的郑州》,每集5分钟,中文解说,中英双语字幕。内容涵盖郑州一系列最重要考古发现和文物遗址,活化展现郑州最重要考古发现。

  《莲鹤方壶的讲述》视频截图

  为确保《文物里的郑州》内容权威准确,摄制组特聘王巍、李伯谦、刘庆柱等十多位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担任顾问。为契合青年人的阅览偏好,并兼顾海外受众的认知特点,在策划摄制过程中,努力挖掘文物最有现代感的话题和元素,运用了动漫、演绎、拟人特效等多种手法,力求深入出,通俗解读,趣味表达。

  发布会现场

  讲好中国故事

  根连四海华夏儿女共血脉

  郑州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和朝圣地,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出生、创业和建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独特贡献。

  《5000年很长吗》视频截图

  作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系列活动,“根亲中国”华语电影短片大会以电影为媒,已举办9届,构建了华语电影人致敬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重要平台,展示和弘扬了黄河文化、黄帝文化、根亲文化,促进了电影艺术在中原的交流、交往、交融。

  《回家》视频截图

  华夏文明伴随着时间和历史的长河不断前行,浸润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血脉,九年来,全国各地的华语电影人积极参与、热切互动,创作了一部部描绘中华大地面貌、刻画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像。此次选择优秀作品展播,用光影向我们展示锦绣山河,讲好中国故事,既有对华夏故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对现实社会的观照……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大漠边疆,每一部影片都在用不同的乡音讲述着相同的家国情怀、中国故事、根亲文化。

  发布会现场

  触摸时代脉动

  诗意呈现郑州“烟火气”

  《郑州之眼》是郑州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精品之作,入藏国家方志馆中原分馆,已成为郑州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春天的郑州十二时辰版》视频截图

  《郑州之眼》从另一视角解读郑州建筑之华美、生态之静美、城市之优美。视频采取大量航拍镜头,定格多彩缤纷的城市文化,诗意呈现郑州“烟火气”。《郑州之眼》分为《航拍郑州》《春天里的郑州》《时尚之都》《山河祖国美》等,涉及城市风貌、地域生态、历史人文、本土文旅、网红地标、自然景观等方面。微观叙事,本土特色,关注身边,感受平凡。

  《黄河桥》视频截图

  《黄河桥》厚重朴素的画面配以磅礴大气的背景音乐,讲述的是郑州百年变迁的人文历史;《一树千年》品味的是“红色”传承和本土特色文化;《夹津口红叶》描绘巩义城郊霜染山野,带我们领略如火如荼、张扬热烈的缤纷秋色;《谷子熟了》农民贴面亲吻沉甸甸粗大谷穗的特写,发自内心的喜悦引人共鸣。

  行走郑州启程

  古今穿越触摸千年文脉

  郑州历史文脉不断,延绵有序,“行走郑州”系列短视频,正是一扇扇发掘、放大、展示郑州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质、气质的窗口。

  《山河祖国》视频截图

  西施遗址精工细琢的细石器,为新石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河村遗址的天文彩陶纹饰与青台遗址的“北斗九星”遗迹开启了史前中原窥测天象的历程;“河洛古国”三重环壕与夯土基址共生、彩陶与牙雕家蚕共存,东赵古城中新砦、二里头、东周三座不同时期的城址层层相套,诉说郑州早期文明的发轫与发展模式;郑州商城,城墙巍峨,内有书院街高等级贵族墓葬,外有望京楼、白寨商城拱卫相望,城内的三座青铜窖藏坑更是为华夏千年以来的礼制文明奠定了基础。

  《这里是郑州》视频截图

  千百年来,中原文明在黄河的滋养下灼灼其华,传承是责任,建设是使命,共享是目标。王城岗、新砦、郑州商城、小双桥4处夏商王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展示等,活化文物资源,共享文化遗产,让历史馈赠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部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城市的文化力量。

  《多彩郑州 多样青春》视频截图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正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让古城焕新颜。文脉相继、星光璀璨的诗意郑州,融入二七名城的红色基因,酝酿着新时代的故事。被商业赋能的文旅样本、非遗传承、中原文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为城市增添时尚度。500部郑州主题系列短视频,将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全面彰显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形象,一个个动人故事,奏响郑州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扫描下方二维码 观看视频展播↓↓↓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博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展

  • 在智博会上感受“智慧”养老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