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郑州医惠保”来了!突出普惠型、公益性,不设投保门槛,最大限度惠及参保居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郑州医惠保”来了!突出普惠型、公益性,不设投保门槛,最大限度惠及参保居民

来源:郑州日报2022-12-28 03:59

  为进一步减轻市民医疗负担,12月20日,“郑州医惠保”惠民工程正式上线。

  据介绍,“郑州医惠保”是一项由政府指导,专属郑州人的城市普惠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不设投保门槛,突出普惠性、公益性,参保人员每人每年最高保障额度为200万。

  突出普惠型、公益性不设投保门槛

  “多年来,我市已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是,仅靠基本医保制度,还不能完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重的问题。”郑州市医疗保障局书记杜建强表示,实施“郑州医惠保”惠民工程,是结合省会实际,并经过充分论证、广泛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解决参保群众罹患大病、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旨在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进一步扫除后顾之忧。

  据介绍,“郑州医惠保”是省会首款由政府指导实施的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由市医疗保障局指导,河南银保监局监管,市民政、财政、卫健委等9部门共同支持。“郑州医惠保”突出普惠型、公益性,不设投保门槛,参保没有年龄、户籍、职业、既往病史、健康状况等条件限制,只要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居民均可自愿参保。

  “郑州医惠保”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制度上突出项目公益性,筹集的保费除用于必要的运营成本之外,最大限度惠及投保群众。杜建强说,市医保局在推进党建引领下的“郑州医惠保”过程中,明确提出“先建党支部,后建项目部”的发展理念,成立了“郑州医惠保”临时党支部,将党的建设拓展至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领域,注重发挥党建优势,释放政府资源,推动政府、平台、保司、市场共同发展。

  最高保障额度每人每年200万

  “郑州医惠保”坚持“低费额、高保障”的原则,每人每年保费仅为89元,保障范围覆盖合理自付医疗费用、合理自费医疗费用及30种特定高额药品费用,最高保障额度为每人每年200万元。

  为了尽力扩大医疗保障范围,“郑州医惠保”不仅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的剩余部分可以再次报销,同时医保目录外和特定高额药品等基本医保不报销的费用也纳入了报销范围。在特药目录的选择上将救急救命的好药纳入保障范围,最大限度惠及重特大疾病患者。

  “郑州医惠保”以保大病、保重病原则对重特大疾病赔付给予倾斜,切实降低广大群众的大病医疗费用支出,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补助)、医疗救助有效衔接、功能互补,为郑州市民提供广覆盖、低收费、保大病的补充医疗保障。

  医保个人账户可为本人及家人缴费

  按照计划,12月20日起至2023年3月20日,郑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含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河南省省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行业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参加异地基本医疗保险的郑州“新市民”,均可通过“郑州医惠保”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上参保,也可以通过郑好办APP、支付宝以及保险公司代理人线下渠道参保。

  保单生效后无等待期,保障期为1年,即2023年3月21日-2024年3月20日。

  为了使更多郑州市民获得这一惠民保障,增强家庭抵御医疗支出风险能力,“郑州医惠保”还开通了医保个账预约缴费通道,一名郑州市职工医保参保人的医保个人账户可为7位家庭成员预约扣费(包括本人、父母、配偶及子女)。

  此外,为真正把惠民工程做到群众心坎上,“郑州医惠保”针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设定专门内容,对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员中的428名特困对象实施全额资助参保。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红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