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河南淅川:“星旗同创”绽光辉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河南淅川:“星旗同创”绽光辉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0-13 18:15

  金秋九月,渠首淅川生机无限:在邹庄村塑料大棚,刚栽种的草莓苗生机勃勃;在张河村软籽石榴基地,一个个小灯笼似的石榴压弯了枝条;在唐王桥村金银花基地,各种田间管护有条不紊地进行……漫步丹江口水库,处处绿意盎然,一幅丰收图景让人赞不绝口。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受区位条件和工程建设的影响,发展相对滞后。“我们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有机融入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社会治理‘三面红旗’,以创‘五好’支部评‘支部过硬星’,以夺‘产业发展红旗’评‘产业兴旺星’,以夺‘文明宜居红旗’评‘生态宜居星’和‘文明幸福星’,以夺‘社会治理红旗’评‘平安法治星’,创新开展‘星旗同创’,全县上下呈现竞相赶超、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

  淅川县成立“五星”支部创建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每颗星明确1个常委部门牵头,成立专班,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全县43个成员单位、127个县直结对帮扶单位,17个乡镇(街道)、469个村(社区)共同融入“星旗同创”,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督导奖惩,对“星旗同创”实施动态管理,经常性督导、考评、观摩,每成功争创一面红旗,按照涉农项目资金拨付村(社区)100万元发展经费,奖励10万元工作经费,并将“星旗同创”与提高村(社区)干部绩效报酬、政治待遇和村民福利待遇挂钩,全方位激励夺旗创星的工作热情。

  “星旗同创”绽光辉,乡村振兴天地阔。如今,淅川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稳步向前。

  支部更硬了。创新开展“党员联户”,做实“讲帮带”,目前,全县11472名联户党员,联系常住户133247户,实现了党员进网格,群众全覆盖。大力实施支部书记“头雁”培育工程,提升能力素质和实践本领。采取“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富带穷”模式,大力推进合村联组,实现规模并大、实力并强、班子并优、机制并活的良好局面。

  产业更强了。以产业发展“持续性、带动性、稳定性”为核心,立足村情实际,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优菌、稳果、扩药”思路,全面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同时鼓励乡村积极开展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保障群众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目前,已累计发展食用菌4000余万袋,提升标准化果园8万余亩,发展中药材5万余亩,带动近2万户参与发展,户均年收益3000元左右。

  村庄更美了。常态化组织开展人居环境“六清”“六治”整治行动,环境整治由“一时净”向“长期美”转变;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经常性评选各类先进人物,形成人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一大批文明宜居村落先后涌现,上集镇张营村获全国文明村称号,仓房镇、九重镇、毛堂乡毛堂村等先后入选河南省文明村镇,89个村镇、314个乡村被评为南阳市文明村镇、县级文明村……

  社会更稳了。以全科网格化治理为抓手,充分发挥专职网格员的基层平安建设“百宝箱”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机制, 优化基层公共服务和管理,“六防六促”实现常态化,一批多年未解决的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处理,2022年上半年多类案件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艳)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