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年河南生产总值将超6万亿元 楼阳生六方面总结河南十年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2022年河南生产总值将超6万亿元 楼阳生六方面总结河南十年发展

来源:人民网2022-08-30 11:05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人民网霍亚平摄

  人民网郑州8月29日电(肖懿木、霍亚平)8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中国这十年 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舜回答有关提问。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秘书长陈星主持发布会。

  楼阳生在主题发布时说,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河南,寄予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切期盼。亿万河南干部群众用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用成果感恩领袖关怀,办成了一件件想办的大事要事,交出了一份份真金白银的出彩答卷,迈上了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3万亿、4万亿、5万亿元的跨越,今年有把握超过6万亿元,为稳大盘尽责任作贡献。

  楼阳生从6个方面介绍了十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是坚持把现代化河南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把稳增长和调结构统一起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2021年召开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作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重大部署。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四个拉动”等,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3.1%,不仅稳住经济大盘,而且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勇挑大梁”,确保实现经济发展“全年红”。

  二是坚持久久为功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今年前7个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20.8亿元、增长145.6%,创新发展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深化“五链”耦合,坚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24%、12%,盾构、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等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三是坚持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建设农业强省。河南着力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今年夏粮总产762.61亿斤、单产447.25公斤/亩,均再创新高。着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六大行动,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谋划打造“中原农谷”,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展现河南担当。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酒业、奶业、中医药业振兴,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是坚持用改革关键一招破坚冰激活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组建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省政务服务中心,贯通省市县乡的一体化政务服务网全面建成,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全面推行,去年全省市场主体突破850万户、是十年前的3倍,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提升至90%。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省属国企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有序推进地方金融改革,中原银行吸收合并3家城商行、总资产超过1.2万亿元。完成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机构精简60.7%,编制精简46.9%。实施县域“三项改革”,做强市本级,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

  五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黄河河南段建成标准化堤防501公里,“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30万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圆满完成,沿黄生态发生深刻变化。扛牢确保“一泓清水北上”的政治责任,开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等14个专项行动,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河南段水质保持Ⅱ类以上,累计调水超过500亿立方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四水四定”,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1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6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十年累计下降约37.3%。

  六是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调整规范省委议事协调机构,组建省委财经委、省科创委等,将党的领导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圆满完成省市县乡村党组织换届,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墩苗育苗”计划,打造适应现代化河南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成立省委督查委,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常态化开展督查,形成闭环落实机制。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日益巩固。

  楼阳生说,回顾十年历程,河南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围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高水平开放、生态保护、粮食安全、深化改革、文旅文创融合、民生保障、能力作风建设等重大问题积极提问,楼阳生、王凯、周霁、孙守刚、陈舜用翔实的数据、生动的事例,逐一认真作答。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走进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 天津:秋收时节农事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研和产业像“两张皮”,中间缺了能把成果“送上门”的人。
2025-10-22 10:17
由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
2025-10-22 10:15
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219室的杨振宁书屋日前正式开放,与其同步启用的杨振宁档案资料库专题网站也面向全球上线发布。
2025-10-22 10:09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利福特尼唑的三联方案,让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望重新回归更简便的三联方案时代,为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2025-10-22 10:06
10月21日,在上海淀山湖畔举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发布获奖名单。
2025-10-22 10:04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发现了一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遗迹——金林陨石坑。
2025-10-21 09:49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和同事证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是标准mRNA疫苗的28倍。
2025-10-21 09:42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研制总结暨未来科学规划研讨会。”
2025-10-21 09:39
单日就可最多烘干稻谷5000吨。
2025-10-21 09:28
农业农村部20日宣布,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2025-10-21 09:24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