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董焕姣:身体力行延续非遗血脉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董焕姣:身体力行延续非遗血脉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7-18 16:19

  “叶逐金刀出,花随指尖落。” 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街道芳林社区剪纸工作室,浓浓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只见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喜庆萌感的“福虎贺新春”,极具殷都特色的“甲骨文”,充满中国元素的“百鸟争鸣”......每一幅都堪称艺术精品,让人流连。一位头发花白、面目慈祥的老人热情地给记者打招呼,她就是今年已经75岁的董焕姣。

  “为了方便我创作剪纸作品,也为了让剪纸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社区专门为我设立了这间工作室。在这间工作室里,我可以专心致志地创作剪纸作品,教社区居民学习剪纸技巧。”坐在工作室中间的桌子前,董焕姣手拿一把精致的剪刀,一边剪纸一边对记者说。

微信图片_202207131451587

  董焕姣告诉记者,她对剪纸的热爱深受母亲的影响。董焕姣的母亲爱好剪纸,经常和村里的其他爱好剪纸的村民一起切磋技艺。年幼的董焕姣看到母亲摆弄着剪刀,三下两下就将一张纸变成了虎头鞋花,觉得非常神奇,忍不住也拿起剪刀摆弄起来。母亲看到她对剪纸有兴趣,就开始有意识地教她。在母亲的教授下,董焕姣刻苦学习剪纸技艺,很快便掌握了很多剪纸技巧,剪出来的作品栩栩如生。

  “剪纸有窍门,得学会观察。”董焕姣说。为了剪好鸟的图案,董焕姣早起到公园,一边观察鸟的神态,一边在地上画。为了剪好羊和猪的图案,她专门跑到濮阳老家的羊圈和猪圈旁,看着动物的表情和模样画。在这样的努力下,董焕姣的剪纸技艺突飞猛进。

  1997年,董焕姣的剪纸作品第一次入选安阳市文联举办的“迎香港回归”美展。董焕姣说:“为了剪纸,我常常忘了锅里熬着饭、壶里炖着水,剪刀买了一把又一把,红纸用得不计其数,手上也磨得都是茧子。学习剪纸没有捷径可走,一定要多加练习,用心观察,不断创新。”

  “我创作了一幅作品《中国梦》,将各种现代化电器和农村新貌融入其中,展现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看里面都有啥?”指着墙上的一幅剪纸作品,董焕姣让记者仔细观察。记者靠近观看,从整体上看,这是“中国梦”三个字,再看细节,里面有花、鸟、鱼,也有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以及堆得满满的粮仓,还有各式各样的人物。记者如寻宝一样,不断发现各种元素。能将这种种元素融合到一幅剪纸作品中,足见董焕姣剪纸技艺的高超。

微信图片_202207131445282

  董焕姣曾担任安阳市老干部大学的剪纸老师13年,带出学生几百人,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剪纸艺人。在2013年首届安阳市最美老人评选中,董焕姣被评为“才艺老人”。2018年,董焕姣荣获第一届安阳市民间文艺鼎甲奖和民间文艺终身成就奖。2013年,“董焕姣剪纸”被列入安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近期,我又创作了20多幅剪纸作品。这一段时间,除了吃饭和睡觉,我基本上都在剪纸,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党的祝福。一年365天,只要我有时间,都会在这个工作室里免费教授剪纸。传统剪纸艺术是我国的瑰宝,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采访即将结束时,董焕姣微笑着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艳通讯员 炎富玲 刘斐 鲍佳欢)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