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量地,机收,过磅。“吉兴653小麦品种高产示范田亩产907.3公斤,打破了全国纪录。”6月5日,河南农大教授、专家验收组组长王晨阳宣布。
当天,市农业农村局和市科技局联合组织专家,在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种粮大户王聚才种植的小麦高产示范田,通过现收现打的方式,对我市怀川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培育的国审早熟多抗丰产性突出的吉兴653小麦品种进行了验收。
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和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在修武县进行小麦高产验收,不少高产示范田亩产连破全国纪录,充分体现了我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取得重大成就。
去年,我市受洪水灾害影响,小麦种植普遍较往年推迟10天左右,不少高产示范田是抢种下来的。但是,由于普遍实施了藏粮于技的创新科技,我市今年夏粮获得丰收已成定局。
藏粮于技有哪些高招?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杨法谊告诉记者主要有八招:宽窄行精播匀播技术、超常量使用磷酸二氢钾技术、磁化水灌溉技术、重复化控技术、微生物载体植入技术、土壤微生态健康系统修复及重建技术、微生物干预植物减害生存友好技术和小麦叶面小分子靶向调控营养饲喂技术。
这八招大多是全国首创,效果也自不待言。6月4日,市农业农村局和市科技局联合对河南科技学院设在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的百农4199小麦高产攻关田进行现场实打实收,验收结果亩产930.9公斤;对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发培育的在郇封镇小位村高产示范田郑麦136现场实打实收,验收结果亩产950.1公斤。同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邀请国内同行专家,对该单位小麦栽培创新研究组承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项目小麦藏粮于技一体化技术集成高产攻关田进行现场实打实收。该攻关田位于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面积2公顷,项目集成以稳氮控水为核心的一体化小麦高产技术模式:秸秆速腐配方施肥+精量均匀抗湿播种+稳氮增磷以墒定水+叶面定向超量调控+微生物病虫害防控。专家们按照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实产验收,结果轮选6号亩产为860.8公斤、丰德存麦20号亩产892.5公斤、众信麦998亩产981.1公斤。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实打实收、专家认定验收的方式,已经有4个小麦品种亩产突破900公斤大关,均打破了去年小麦示范田亩产898.26公斤的全国纪录,其中,众信麦998高产示范田亩产再创新纪录,较去年整整提高了82.84公斤。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文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