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弘扬黄河文化黄帝文化 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力量 拜祖大典 这样走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弘扬黄河文化黄帝文化 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力量 拜祖大典 这样走来

来源:河南日报2022-05-18 10:3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亚辉 陈小平

  九曲黄河,奔腾不息,哺育了无数炎黄子孙。始祖黄帝,肇造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脉起点。

  黄河、黄帝,五千年前的相遇,给中原大地留下重要的文化坐标——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今年4月3日成功举办的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再次吸引全球华人的目光。“三月三、拜轩辕”的传统习俗是如何一路走来,并成为凝聚炎黄子孙共同情感的精神纽带?让我们一起回望。

  血脉永续 传承始祖宏志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仰韶村、双槐树、大河村……从这些散落周边的文明遗址中,也点滴可见黄帝时期先民繁衍生息的生动图景。黄帝故里在新郑,这一观点被众多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充分认可。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习俗。炎黄子孙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从唐代以后渐成规制,一直绵延至今。

  1992年,新郑市开始举办寻根拜祖活动;2006年,由河南省政协牵头,升格为省级主办;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12年,第一次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河南省政府成为主办单位之一……多年来,20多位国家领导人受邀亲临现场参加,或敬献花篮,或担任大典主拜人;港澳台政要、海外著名华侨代表、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企业集团总部负责人、科技界、文艺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纷纷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盛大节日。

  “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办好拜祖大典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拜祖大典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总结提炼黄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索形成“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一贯主题,沿承细化“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九项仪程,持续提升拜祖大典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具有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的文化盛典。

  守正创新 唱响时代旋律

  2012年以来,拜祖大典一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政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政协承办,新郑市人民政府执行。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省里每年都成立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协调领导小组,由省政协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协调领导小组认真担负职责,推动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协调郑州市拜祖大典组委会工作,到新郑市和黄帝故里园区调研,指导当地城乡建设,研究筹办事项……既出思路,又重落实,促进新郑市持续提升软硬件环境,充分展示黄帝故里良好形象和文化魅力。

  一年又一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要求,紧扣时代主题,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拜祖大典在强化民族记忆、传承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18年,国内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代表和当地群众受邀参加拜祖大典。2019年,拜祖大典突出“爱国”主题和“国家”意识,各项活动饱含着个人“小我”对国家“大我”的深情。2020年,拜祖大典以“长江黄河共战‘疫’,轩辕黄帝佑中华”为主旨,突出展现抗击疫情中的民族精神。2021年,现场布置、氛围营造、典礼仪程、拜祖文等方面都突出建党百年这一时代主题,燃烧了大家的奋斗激情。2022年,拜祖大典调整为“小线下、大线上”的方式,重塑黄帝像初露尊容,全新升级的网上拜祖祈福平台,令全球华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始终与主旋律同频共振,把拜祖大典这张优秀文化名片擦得更亮,以更强的文化自信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根脉相亲 厚植开放沃土

  老家河南,黄帝部落在这里开启华夏文明,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此。到过黄帝故里百家姓广场的嘉宾,都会认真寻找刻在墙上的家族姓氏,激荡起浓得化不开的故土情怀。

  血脉相连,文脉相通。拜祖大典不仅是文化盛事,也成为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发展共赢的平台。大典期间举办的系列经贸文化活动,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窗口,促成了更多发展机遇。

  2018年拜祖大典期间举办的投洽会上,全省共达成合作项目321个,投资总额4399亿元。2019年,投洽会吸引1.57万名境内外嘉宾客商参加,分布在全省的37场活动场场爆满,463个项目签约金额超4000亿元。其间举办的海外华侨华人高端人才助力创新发展峰会,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契机。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共同助力中原走好出彩之路。

  十多年来,借助拜祖大典搭建的平台,仅新郑市招商企业累计达到708家,到位资金1098.6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建起了以现代商贸物流、食品制造、生物医药为主,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在2018年拜祖大典期间举办的首届河南“五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侨团130多名海外知名侨领与我省60多家企业进行对接,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或意向,11家外向型企业与海外侨团进行了现场签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变局,我们更需政治定力和文化自信。拜祖大典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建设现代化河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日益显现。

  同心共敬 聚力逐梦前行

  尊宗敬祖,是中华文明绵绵永续的精神密码,也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纽带。每年拜祖大典都会组织系列根亲文化活动,包括黄帝文化国际论坛、“老家河南”文化活动周、微电影大赛、世界旅游市长论坛等。这些活动展现了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力凝聚了世界华人共识,增进了中华儿女大团结。

  在拜祖大典嘉宾中,总能看到台湾同胞的身影。江丙坤、连战、宋楚瑜、吴伯雄、林丰正、蒋孝严等众多台湾知名人士参加大典,促进了海峡两岸文化经贸交流。台湾各界组织的共拜轩辕活动,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遥相呼应,彰显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每到农历三月初三,海外很多华人在当地举办“同时同像同主题同拜黄帝”活动,敬拜先祖、祈福中华。在美国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合唱歌曲《万疆》,诉说华夏儿女永远不灭的信仰;在英国伦敦,旅英歌唱家与华人小朋友共同演唱《黄帝颂》,用歌声传递海外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望;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身着唐装,在祈福树上挂起美好祝愿……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样的崇敬之情。

  近年来,网上祈福互动平台的开通,将拜祖大典引向了一个全新维度。“穿越换装”“AI百变”“VR寻根”……“云拜祖”在数十家重点新媒体平台上线,海外媒体和众多自媒体平台进行多语种报道。近三年拜祖大典全球全网点击量都超20亿人次,网上参与人数每年都创下新高,分别达到1630万、5865万、6369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海外年轻华人,被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气息的网上拜祖形式所深深吸引。古老厚重的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在大家心中扎根发芽,激发出共拜始祖、祈福中华、同心同行、携手圆梦的强大合力。

  民族伟业传薪火,泱泱中华启新程。亿万中华儿女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传承始祖宏志,弘扬华夏文明,凝聚智慧力量,谱写大团结大联合的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辽宁沈阳市考察调研

  • 【网络中国节】春节微短剧《除夕闯进我家门》预告片来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2025-01-22 03:00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01-22 10:02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2025-01-22 10:0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2025-01-22 09:5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