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郸城:春节返乡26万余人,全员安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郸城:春节返乡26万余人,全员安康!

来源:周道客户端2022-02-05 14: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春节举家团圆日,疫情防控关键时。春节假期,郸城县有260536人返乡过年,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一个不落,实现零疑似、零感染、零确诊,全员安康,欢乐祥和过大年。

  郸城县是拥有137万人的人口大县,在外务工人员突破30万人。春节返乡潮,是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点。该县坚持防线前移,关口内置,强化源头管控,注重靶向施策。设置党政AB角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县委书记李全林、县长董鸿带头落实、一线指战,成立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中心,13个专班协作、县乡村三级联动,通过两次实战演练,以练促战、胜似实战,形成了全县一盘旗。

郸城:春节返乡26万余人,全员安康!

  人防,一个不落。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排查返乡人员260536人,其中境外返乡102人,中高风险地区返乡1842人,累计隔离人员936人,居家隔离49904人,健康监测152991人次。对于返乡人员,该县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为统领,投入1400万元资金,新建移动方舱实验室2个,全县扩增仪41台,提取仪27台,PCR资质人员77人,日检测能力达2.95万管,20:1混检能力达59万人次,累计采样春节返乡人员308597人次。

  按照豫东“三六九、往外走”的习俗,该县四家医健集团提前谋划节后大批量外出务工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从大年初二(2月2日)即开始将核酸采样关口前移,在各乡镇行政村增设临时采样点和流动采样点90个,出动采样医务人员500余人。

  物防,一件不漏。该县加强冷链食品、国际邮件、物流、邮政快递物品核酸检测,从县疾控中心、四家医健集团抽调专人组成检测专班,做到一件不漏,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郸城:春节返乡26万余人,全员安康!

  在郸的、返郸的防控落实到位,实现了全员安康、欢喜过新年。对于响应号召在外过春节的郸城籍人士,该县细化服务、延伸关怀,开通4部值班电话和疫情防控温馨提醒,设置电话暖心彩铃,落实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畅通在外群众在春节期间联系渠道,一句问候、一声祝福,满满乡音、传递党恩。

  “你在外过年,我替你尽孝。”该县发布《致郸城在外务工就地过年人员的一封信》,向在外务工就地过年的老乡们送去温馨祝福并表达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响应号召,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同时,开展为在外务工人员的家属送温暖大行动,采取电话、走访等形式逐一慰问,把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第一时间送到群众家中,累计走访慰问18631户,其中困难户8425户,未返乡人员8824户,其他人员1382人,并为7863户发放慰问礼金。

郸城:春节返乡26万余人,全员安康!

  隔离不隔爱,祥和过春节。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截至1月31日晚8点,郸城县两个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共有隔离人员126人。其中,密切接触者2人,次密接者68人,境外返乡人员3人,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53人。

  除夕、春节两天是被隔离人员心情最易焦躁的时候,郸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中隔离人员春节期间的管理工作,县领导始终在一线走访慰问、调研指导,县卫健委、两个隔离点医护人员全力做好被隔离人员的心里疏导工作、全程陪伴,营造一个祥和欢快的隔离环境,让集中隔离点隔离不隔爱,隔离不隔温情。

郸城:春节返乡26万余人,全员安康!

  除夕当日上午,两个隔离点就开始热闹了起来。郸城县卫健委和隔离点成立了春节氛围营造工作小组,并根据隔离人员意愿召开隔离点春节氛围营造策划专题会议。确定了春节活动六项方案:一是与隔离人员一起贴春联、贴窗花,一起营造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二是给每位隔离人员准备一份新年大礼包,礼包内有瓜子、花生、小零食、水果等,让隔离人员边吃着零食边与家人视频聊天;三是工作人员与隔离人员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四菜一汤、一份水饺、一个蒸馍,蒸馍的寓意是来年祝大家工作生活蒸蒸日上;四是两个隔离点的30位工作人员担任春节祝福传递信使,为被隔离人员与家人搭建沟通桥梁,为他们录制祝福视频传给他们的家人;五是给每位隔离人员精心准备一封祝福和感谢信,祝福他们新春快乐,也感谢他们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做出的贡献;六是在整点时刻,由工作人员在微信群给隔离人员发红包活动,在群内营造热烈喜庆的过大年的氛围。

郸城:春节返乡26万余人,全员安康!

  记者通过视频采访看到,每个隔离房间的门口贴上了寓意虎年大吉的大红福字,窗上贴上了红色的窗花,隔离人员收到了大礼包,隔离人员面对镜头录下了向家人祝福的视频……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一边看春晚、一边庆新年,吃饺子、抢红包,热闹非凡。

郸城:春节返乡26万余人,全员安康!

  整个活动一直持续到2022年大年初一凌晨1时才结束,为隔离点营造了一个红红火火、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氛围。两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与隔离人员共贴春联福字170套,发放春节礼包126份,发放新年红包累计800元,共收到隔离人员交流群内祝福信息80余条。隔离点为隔离人员精心组织的春节活动受到了隔离人员的热烈欢迎,也收到了他们的积极回应。他们在群内发语音或者发文字,表达了对县委、县政府及隔离点工作人员的感谢,大家表示,虽然不能与家人们一起团圆,但一定会服从命令听指挥,愿与家乡人民一起战胜新冠病毒、战胜疫情。

  “我县将一如既往贯彻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坚决压实‘四方责任’,坚持‘三项制度’,强化‘四类人员’管控,进一步提升‘六种能力’,从紧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筑牢全县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既保障每一名郸城人健康返乡过大年,更保障每一位外出务工者健康返程挣大钱。”郸城县委书记李全林说。(徐松)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