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河南南阳:一朵月季花撬动亿元大产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图片新闻 > 正文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河南南阳:一朵月季花撬动亿元大产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6-17 16: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河南南阳:一朵月季花撬动亿元大产业

  图为盛放的南阳月季。黄钰涵 摄

  中新网南阳6月16日电(韩章云 黄钰涵 阚力李超庆)仲夏时节,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南阳月季博览园分外美丽,占地1300多亩的园区月季五彩缤纷、竞相争妍,说是花的海洋一点也不夸张。这种美会一直持续至每年的秋末冬初。

  图为游客在南阳月季博览园赏花。黄钰涵 摄

  16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河南站采访团抵达南阳月季博览园,实地了解老区新发展。

  南阳月季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汉唐,兴于明清,发展于当代。1995年月季成为南阳市花载入地方史册,2000年南阳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

  南阳缘何多月季?这与当地的地形、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南阳月季博览园讲解员王胜男介绍,南阳位于河南西南部,南阳盆地独特的气候、土壤、降雨等条件让这里的月季嫁接扦插愈合快、生根快,比其他地方繁育时间缩短1/3,繁育效率极高。南阳的月季花开后直径可达16厘米,长势喜人。

  南阳还是中国月季重要的种质资源库,保存的月季品类达2300余种。其中,野生蔷薇资源占全国的25%。

  在南阳,月季花可不仅仅是装扮庭院、美化环境的点缀。钟爱月季的南阳市民,通过创新和深耕,把一朵月季花做成了撬动数亿元的大产业,南阳月季也走出国门,开在了全世界。

  图为游客在南阳月季博览园花海中自拍。阚力 摄

  据南阳市卧龙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金键介绍,南阳全市现有月季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超过1000家,从事月季生产人员超过15万人。月季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年出圃苗木15亿株,年产值达25亿元。

  尤其是在2019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在南阳举办,南阳以花为媒,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另一扇窗,在世界范围内与更多国家进行深度合作。

  “南阳月季不仅畅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远销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俄罗斯、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键表示,南阳正在大力发展月季产业,要把“美丽经济”作为绿色高效、生态富民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图为游客品味南阳月季的花香。黄钰涵 摄

  在月季培育方面,南阳有很多创新。其中,树状、古桩月季为首创,形成了百年古桩、一树多花等景观,填补了国内月季产业多项空白。南阳月季产业厚积薄发,培育月季多达10个色系3000多个品种。

  除此之外,月季花卉产业已成为南阳当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南阳一大批农民通过种植月季走上了致富路。(完)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 西十高铁建设加速推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