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河南返程高峰来袭!回家这么走不堵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 正文

河南返程高峰来袭!回家这么走不堵车

来源:郑州晚报2021-05-05 17: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欢迎回家~

  “五一”假期河南高速公路出行车流量再创新高,连续两日突破300万辆,特别是5月1日出行高峰车流量达到335.27万辆,创单日历史新高。

河南返程高峰来袭!回家这么走不堵车

  为确保群众“五一”假期平安顺利返程,河南高速交警提醒,切记避开5月5日17时-19时返程最高峰,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等主干高速公路及郑州等周边高速收费站通行压力会非常大,切记错峰返程,理性返程;同时河南高速交警严查超员、疲劳驾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违法,请守法行车,平安返程。

  八个易堵高速路段

河南返程高峰来袭!回家这么走不堵车

  【易堵点一:京港澳高速郑州圃田及新郑许昌段】

  原因:多条高速汇聚,车流量非常大,直行车辆和转机场高速变道车辆交汇通行效率降低,出现排队缓行现象。

  对策:继续直行至西南绕城高速再转机场高速到郑州市区更顺畅;南北向车辆可以提前绕行安罗高速通行更顺畅;东西向车辆可以走商登高速继续向西转郑栾高速从郑州西南绕城高速樱桃沟站或大学南路站下高速或提前绕行安罗高速,避开京港澳高速新郑段易堵路段。

  【易堵点二:郑栾高速新郑始祖山隧道段】

  原因:该路段隧道路窄车流量非常大。

  对策:通行缓慢时建议提前绕行商登高速、郑少高速或焦桐高速转连霍高速通行,也可走107国道通行。

  【易堵点三:京港澳高速刘江黄河大桥至郑州东服务区段】

  原因:车流量非常大且桥上横风非常大易剐蹭。

  对策:注意减速慢行,不要随意变更车道,专心驾驶;如排队缓行时,可提前走菏宝高速或晋新高速转郑云高速,到连霍高速绕过此路段。

  【易堵点四:郑少高速新密段】

  原因:通往热点景区车流量大。

  对策:可提前绕行商登高速、郑登快速路或走焦桐高速转连霍高速通行更顺畅。

  【易堵点五:连霍高速郑州段】

  原因:该路段车流量非常大,且有施工辅道通行路段和隧道路段,易排队缓行。

  对策:车流量大通行缓慢时,东向西车辆可提前绕行安罗高速走郑开大道到郑州市区;西向东车辆可提前绕行京港澳高速走郑开大道到安罗高速回到连霍高速向东。

  【易堵点六:许广高速和盐洛高速许昌段(货车集聚高速路段)】

  原因:许广高速和盐洛高速在许昌交汇并有一段重合共用单向两车道路段,再加上许昌货车大量汇聚。

  对策:该路段车流量大时,请提前绕行郑少高速或焦桐高速转连霍高速通行,也可以提前绕行311国道。

  【易堵点七:菏宝高速新乡焦作段(货车集聚高速路段)】

  自该路段贯通山东、河南、山西后,跨省货车车流量激增,车流量持续上扬,请提前绕行。

  【易堵点八:二广高速洛阳城区段】

  原因:通往热点景区车流量大,且辖区施工路道变窄。

  对策:可提前绕行洛吉快速通道或济洛高速通行。

  返郑车辆避开热门收费站

河南返程高峰来袭!回家这么走不堵车

  在郑州周边高速收费站中,根据站口车道数量及与连接的市区道路通行能力综合分析,这样通行更顺畅:

  北边-连霍高速

  柳林站、文化站、惠济站车流量会非常大,易排队缓行,可提前绕行东三环北站或西三环北站通行。

  东边-京港澳高速

  圃田站、航海东路站车流量会非常大,易排队缓行,可提前绕行郑东新区站通行。

  南边-西南绕城高速

  侯寨站、十八里河站和轩辕故里站车流量会非常大,易排队缓行,可提前绕行樱桃沟站或大学南路站;

  西边-郑少高速和西南绕城高速

  西南站、陇海路站车流量会非常大,易排队缓行,可提前绕行豫龙站、中原西路站或莲花街站。

  相对“冷门”的高速收费站

  西三环北站、樱桃沟站、大学南路站、中原西路站或莲花街站。

  另需注意!

  返程高峰时段

  全省高速公路实行客货车错峰分流

  即5月5日的8时至20时

  全省高速公路禁止货车通行

  (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

  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除外)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东 通讯员 杨军政 文/图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高考考生 这8个误区不要踩

  • 龙门石窟:千年石刻艺术引游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