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白冰]

开进深山的“扶贫火车”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4-29 10:36

24小时热图
  • 云南屏边:“绣”出致富路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 河南上蔡:抓住晴好天气抢收小麦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

 王坪村“铁路小镇”里的列车宾馆。 刘鹏 摄

王坪村“铁路小镇”里的列车宾馆。 刘鹏 摄

  中新网洛阳4月28日电 题:开进深山的“扶贫火车”

  记者 刘鹏

  从荒凉凋敝的深度贫困村到炊烟袅袅的山村旅游新地标,河南省栾川县“铁路小镇”的深山问世,离不开一群铁路扶贫人。

 王坪村铁路公园。 刘鹏 摄

王坪村铁路公园。 刘鹏 摄

  重峦峻岭间的绿皮怀旧火车、白墙灰瓦式的山脚农家小楼,伊河岸边悠然穿梭的游人……这如画中的美景,正是近日记者在栾川实探“铁路小镇”看到的一幕。

  地处豫西伏牛山区的栾川县,2010年被列入秦巴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原铁道部)与栾川县结缘,开启了定点帮扶之路。在国铁集团对栾川县实施的98个帮扶项目中,为新南、王坪两个村打造的“铁路小镇”,是其中的特色旅游景观帮扶项目。

  火车进山窝

  谷雨一过,39岁的王坪村村民韩文利在家里与村头刚刚盘下的饭店间往来更加频繁,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她要加班加点让自家的农家宾馆和饭店赶在“五一”前开门迎客。

  建宾馆、开饭店,这在早年前对韩文利一家来说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直到近两年村里“铁路小镇”建成,韩文利夫妻商议后,决定不再外出打工,选择在家创业当老板。眼瞅着进山的火车陆续带动邻居们在家门口增了收,韩文利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王坪村的“铁路小镇” ,由退役的火车、车厢等铁路元素构成。王坪村的老支书李书阁向记者讲述,早在多年前,他就觅到了借助周边旅游资源建设农家宾馆的商机,但多年来他磨破了嘴皮劝说村民们投资建房,“可穷怕了的村民根本不相信这能挣到钱。”

  回忆当年情景,李书阁历历在目,“其实,村民们都想发展,但因看不到、摸不着(商机),不懂也不敢尝试。直到‘铁路扶贫’2018年来到了我们村。”

  李书阁告诉记者,从进村起,铁路干部们就周密调研、谋划,充分发挥山区生态优势、结合铁路优势,相继拉来了退役的火车、车厢、信号灯、轮对、钢轨等,在村里陆续建造了铁路主题公园、火车宾馆及火车餐厅、茶吧、咖啡屋等,用数千根退役的铁路枕木铺就了长达4500米的登山观景步道,还建设了铁路模拟驾驶体验室等。

  “不仅如此,驻村干部们还从思想上引导村民,让他们意识到想要彻底摆脱贫困,就得发展长久的产业。”李书阁说,随着铁路元素的不断加入,村里渐渐引来了游客,村民们也在扶贫资金的帮助下陆续开始修建民宿。原本沉寂的大山不但日渐“活”了起来,更从原先荒草丛生的“乱石滩”到山清水秀换了容颜。

  攀谈中,村民韩爱国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来村的游客明显增多,他的农家宾馆加上小吃副食等生意火爆,7天假期,共收入了1.5万元。“这能顶上以往一整年的收入了,真是没想到。”韩爱国开心地笑着。

  在距离王坪村十公里外的新南村,“铁路小镇”一样亮眼。游人们或在岸边垂钓、或不时拿起手机在伊河边的铁路公园、存放书籍的候车室等景点驻足、留念。与长长车厢一路之隔的农家小楼窗明几净、紧密相连,家家门前花开正艳,一路景色宜人。

  “早就听说我们栾川的深山里建了“铁路小镇”,没想到这么美,不但山美、景美、空气好,来到这儿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从栾川县城进山打卡的几位姑娘举起自拍杆不停拍照,她们说,要把这深山里的美景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外乡人看到家乡的美。

  开启新生活

  谈及“铁路小镇”,负责该项目景观建设的国铁集团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车务段驻村干部李治杰深有感触,“三年来‘铁路小镇’的建成,不但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能够从事旅游接待创收,也极大提高了王坪、新南两个村群众的幸福指数,更开创了‘铁路+旅游+扶贫’的新模式。”

  李治杰说,区别于众多山水景区,“铁路小镇”突出了铁路元素,也填补了栾川县工业体验游的空白。随着小镇的声名日盛,两个村也从以往的“养在深闺无人知”到如今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如村民们所说,正是因为铁路扶贫人带着感情帮、真心实意干,才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采访中,国铁集团派驻栾川县分管铁路定点扶贫的副县长周胜展向记者介绍,自2012年国铁集团与栾川县结对帮扶以来,已先后选派25名扶贫干部到任,其间投入帮扶资金超1.2亿元,助力63个村集体实现创收,受益贫困户21728户次75404人次。2019年5月,栾川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周胜展告诉记者,目前,国铁集团第四批栾川驻村干部已分赴到岗,他们将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一刻不歇接续乡村振兴建设。

  一个月前接棒驻村王坪的铁路干部王守俊说,未来数年,他要和村民们一道,继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而当下,他正和一家民宿平台沟通洽谈,希望通过互联网让村里的特色旅游、民宿资源持续不断“飞出”大山,让深山里的“铁路小镇”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一别过去在外打工的漂泊,“铁路小镇”的不少村民开启了家门口创业的新生活。在王坪村口,一行醒目的大字或许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守青山护绿水,环境带来生活美;不离土不离乡,铁路帮我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