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进深山的“扶贫火车”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白冰]

开进深山的“扶贫火车”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4-29 10:36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调研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 雄安新区大河片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

 王坪村“铁路小镇”里的列车宾馆。 刘鹏 摄

王坪村“铁路小镇”里的列车宾馆。 刘鹏 摄

  中新网洛阳4月28日电 题:开进深山的“扶贫火车”

  记者 刘鹏

  从荒凉凋敝的深度贫困村到炊烟袅袅的山村旅游新地标,河南省栾川县“铁路小镇”的深山问世,离不开一群铁路扶贫人。

 王坪村铁路公园。 刘鹏 摄

王坪村铁路公园。 刘鹏 摄

  重峦峻岭间的绿皮怀旧火车、白墙灰瓦式的山脚农家小楼,伊河岸边悠然穿梭的游人……这如画中的美景,正是近日记者在栾川实探“铁路小镇”看到的一幕。

  地处豫西伏牛山区的栾川县,2010年被列入秦巴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原铁道部)与栾川县结缘,开启了定点帮扶之路。在国铁集团对栾川县实施的98个帮扶项目中,为新南、王坪两个村打造的“铁路小镇”,是其中的特色旅游景观帮扶项目。

  火车进山窝

  谷雨一过,39岁的王坪村村民韩文利在家里与村头刚刚盘下的饭店间往来更加频繁,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她要加班加点让自家的农家宾馆和饭店赶在“五一”前开门迎客。

  建宾馆、开饭店,这在早年前对韩文利一家来说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直到近两年村里“铁路小镇”建成,韩文利夫妻商议后,决定不再外出打工,选择在家创业当老板。眼瞅着进山的火车陆续带动邻居们在家门口增了收,韩文利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王坪村的“铁路小镇” ,由退役的火车、车厢等铁路元素构成。王坪村的老支书李书阁向记者讲述,早在多年前,他就觅到了借助周边旅游资源建设农家宾馆的商机,但多年来他磨破了嘴皮劝说村民们投资建房,“可穷怕了的村民根本不相信这能挣到钱。”

  回忆当年情景,李书阁历历在目,“其实,村民们都想发展,但因看不到、摸不着(商机),不懂也不敢尝试。直到‘铁路扶贫’2018年来到了我们村。”

  李书阁告诉记者,从进村起,铁路干部们就周密调研、谋划,充分发挥山区生态优势、结合铁路优势,相继拉来了退役的火车、车厢、信号灯、轮对、钢轨等,在村里陆续建造了铁路主题公园、火车宾馆及火车餐厅、茶吧、咖啡屋等,用数千根退役的铁路枕木铺就了长达4500米的登山观景步道,还建设了铁路模拟驾驶体验室等。

  “不仅如此,驻村干部们还从思想上引导村民,让他们意识到想要彻底摆脱贫困,就得发展长久的产业。”李书阁说,随着铁路元素的不断加入,村里渐渐引来了游客,村民们也在扶贫资金的帮助下陆续开始修建民宿。原本沉寂的大山不但日渐“活”了起来,更从原先荒草丛生的“乱石滩”到山清水秀换了容颜。

  攀谈中,村民韩爱国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来村的游客明显增多,他的农家宾馆加上小吃副食等生意火爆,7天假期,共收入了1.5万元。“这能顶上以往一整年的收入了,真是没想到。”韩爱国开心地笑着。

  在距离王坪村十公里外的新南村,“铁路小镇”一样亮眼。游人们或在岸边垂钓、或不时拿起手机在伊河边的铁路公园、存放书籍的候车室等景点驻足、留念。与长长车厢一路之隔的农家小楼窗明几净、紧密相连,家家门前花开正艳,一路景色宜人。

  “早就听说我们栾川的深山里建了“铁路小镇”,没想到这么美,不但山美、景美、空气好,来到这儿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从栾川县城进山打卡的几位姑娘举起自拍杆不停拍照,她们说,要把这深山里的美景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外乡人看到家乡的美。

  开启新生活

  谈及“铁路小镇”,负责该项目景观建设的国铁集团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车务段驻村干部李治杰深有感触,“三年来‘铁路小镇’的建成,不但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能够从事旅游接待创收,也极大提高了王坪、新南两个村群众的幸福指数,更开创了‘铁路+旅游+扶贫’的新模式。”

  李治杰说,区别于众多山水景区,“铁路小镇”突出了铁路元素,也填补了栾川县工业体验游的空白。随着小镇的声名日盛,两个村也从以往的“养在深闺无人知”到如今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如村民们所说,正是因为铁路扶贫人带着感情帮、真心实意干,才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采访中,国铁集团派驻栾川县分管铁路定点扶贫的副县长周胜展向记者介绍,自2012年国铁集团与栾川县结对帮扶以来,已先后选派25名扶贫干部到任,其间投入帮扶资金超1.2亿元,助力63个村集体实现创收,受益贫困户21728户次75404人次。2019年5月,栾川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周胜展告诉记者,目前,国铁集团第四批栾川驻村干部已分赴到岗,他们将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一刻不歇接续乡村振兴建设。

  一个月前接棒驻村王坪的铁路干部王守俊说,未来数年,他要和村民们一道,继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而当下,他正和一家民宿平台沟通洽谈,希望通过互联网让村里的特色旅游、民宿资源持续不断“飞出”大山,让深山里的“铁路小镇”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一别过去在外打工的漂泊,“铁路小镇”的不少村民开启了家门口创业的新生活。在王坪村口,一行醒目的大字或许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守青山护绿水,环境带来生活美;不离土不离乡,铁路帮我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