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河南嵩县:河湖清明引鸟中“大熊猫”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白冰]

河南嵩县:河湖清明引鸟中“大熊猫”

来源:人民网2020-09-11 16:19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 天津:消防运动会 技能大比拼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

  中华秋沙鸭 张相正摄

  人民网郑州9月9日电(记者慎志远) 秋日的陆浑国家湿地公园,湖面烟波浩渺、水光潋滟、幽蓝深邃。日前,洛阳嵩县摄影爱好者张相正和王早利在这里分别拍摄到3只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这类物种全世界仅存1000余只。

  中华秋沙鸭全长约49-63厘米。嘴长而窄,呈红色;鼻孔位于嘴峰中部,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雄鸟的头和上背及肩羽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杂以黑色斑纹;尾灰色;大覆羽、三级飞羽和初级飞羽组成的翼镜白色;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嘴形侧扁,前端尖出,其尖端具钩,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黑色的头部具厚实的羽冠。下体近白色,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脚红色。胸白而别于红胸秋沙鸭,体侧具鳞状纹有异于普通秋沙鸭。

  据悉,中华秋沙鸭生存生活和繁殖,对生态环境要求极其严格,水质纯净并有丰富的小鱼小虾作为食物。繁殖要求水边有树,树上筑巢,幼鸟出壳后掉落原生态水域方可存活发育。

  据了解,现在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有186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就有25种,包括中华秋沙鸭、黑鹳、白尾海雕、金雕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豆雁、大天鹅、白琵鹭、白尾鹞等2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华秋沙鸭是候鸟,按常理夏秋季节应该向北方迁徙,这个季节现身嵩县十分罕见。”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郑路明介绍:2019年,有一只中华秋沙鸭受伤,夏季没有向北方迁徙,一直在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活。今年春、夏两季,观测到有两只没有向北方迁徙,留在湿地公园生活,近几天又观测到了3只,其中1只可能是幼鸟。这说明环境越来越好,中华秋沙鸭逐步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喜欢在这里栖息繁衍,由“旅居”变为“定居”。

  近年来,嵩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立足嵩县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河网水系实际,深入推进河湖长制。自2018年8月以来,嵩县投资20余亿元,开展环陆浑湖生态治理,对环湖污水进行截污治污,对环湖违建进行拆除,对湿地、山体和林地进行修复提升,建设环湖亲水绿道和滩地绿道,并以环陆浑湖为中心强力实施水生态修复,“增绿、添绿、提档”,河道高标准绿化,全面维护水系生态系统,通过两年多的工程措施、生态修复、自然发展等,把陆浑湖及周边区域打造成“水醇、山俊、花艳、空气鲜”的生态综合示范区,实现河清水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目标。2019年底,河南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

  中华秋沙鸭 王早利摄

  中华秋沙鸭 张相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