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豫健科普丨爱出汗的人,身体会有问题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豫健科普丨爱出汗的人,身体会有问题吗?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

  有说法称,流太多汗是身体虚弱的表现,但也有人说不流汗不利于身体排毒。

  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

  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其实,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出汗,只是汗滴还未成型就蒸发了,这种情况叫“隐性出汗”。

  当身体活动起来(比如运动、进食、情绪激动),产热增多,或者当环境温度升高,体温也会随之升高,人体就会增加出汗来散热降温。倘若排汗机制失灵或超载,人就可能发生中暑或热射病。

  医生表示,在相同环境下,出汗多少与个体的基础代谢、汗腺数量、汗腺的发达程度、汗腺的分布偏好等都有关系。

  1基础代谢

  一般情况下,基础代谢率高的人,对散热要求也高,更容易出汗。比如,青壮年往往比老年人出汗多,孕期及产后比非孕期女生出汗多。

  2汗腺多少和发达程度

  人体汗腺有200万~400万个,每个人汗腺的数量和发达程度不同:汗腺多且发达的人,自然出汗多;先天汗腺少或者不发达的人,就会出汗少。

  3汗腺分布的位置偏好

  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乳腺和会阴处,小汗腺分布全身,集中在手掌和脚掌。汗腺分布的位置,也存在个体差异。手心、脚心、腋窝、脖子这四个部位出汗多,通常属于原发性多汗,是一种基因决定的多汗现象。

  4常见的出汗情况有以下几种

  肥胖性出汗:较为肥胖的人,脂肪较厚,散热也慢,因此出汗就更多。

  味觉性出汗:摄入辛辣食物时,辣味会刺激到交感神经,使人出现冒汗的情况。

  精神性出汗:常说的“捏一把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或者兴奋的情况下,小汗腺受到一定的神经刺激,能够促进汗水的分泌和排出。

  孕期出汗:女性怀孕后,雌激素水平较高,基础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导致出汗增多。以上的出汗情况,都属于正常的代谢反应,只要在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就没有什么问题。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排汗量在500~1000ml,高温或者运动都会导致出汗增加,夏季出汗量可达到1500~2000ml,约等于3到4瓶矿泉水的量。

  汗多和出汗少并不能判定身体的好坏,部分人群因体质差异,会有出汗多、出汗少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平时出汗多或出汗少,没有伴随着其他不舒服的现象,都是正常的情况,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不爱出汗的人天生汗腺较少或不发达,导致身体排汗少,这是正常的。但若高温下或运动后感觉很热,却一点汗也不出,需警惕无汗症或少汗症,以及甲减、神经损伤、皮肤问题。

  有些人或许会问前胸后背出汗多,是不是也是身体虚弱,这种情况需要辨证来看:

  前胸后背本就是汗腺较发达的区域,出汗自然更多一些;

  但如果平时比较劳累、操心多,并伴有气短、走路容易气喘吁吁等现象,可能是心气相对不足。这类人平时不要熬夜,可适当午休以养心气,还可以多练习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爱出汗,排查一下4种病然而,爱出汗也可能是疾病信号。医生提醒,如果你比周围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糖尿病高血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容易让人在睡眠或不剧烈运动时出现多汗。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

  2.甲亢如果身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体温随之升高。下丘脑监测到这一信号,就会下令增加出汗以调节体温。这种出汗一般是持续性而非阵发性,通常还伴随体重下降、指甲变脆等症状。

  3.感染性疾病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等,可导致夜间盗汗,即在睡眠期间大量出汗,睡醒后汗止。

  4.自主神经失调自主神经失调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多汗症,包括局部多汗(尤其是手掌、脚底、腋下、大腿根处)和全身性多汗症。

  五个细节顺利度过暑天

  1.补水

  水对大脑、心脏、肾脏等代谢活跃的组织影响很大。不少人口渴时才想起喝水,但此时身体已经失水2%了。流失的钠元素则可以通过饮用淡盐水来补充。

  建议大家养成定时、主动饮水的习惯。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饮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1500毫升。运动、户外作业、高温时可以多喝一些。

  2.补点电解质人在大量出汗后会流失很多钠,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乏力、呕吐、头晕甚至昏迷。出汗多时可以补充电解质饮料,也可以喝点绿豆汤或红豆粥。

  3.少吃辣食建议合理膳食,多吃果蔬,适当喝一点酸味饮料。比如酸梅汤,既避免过多出汗,又生津开胃。此外,金银花茶、薄荷茶或柠檬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4.出汗别立刻冲凉医生提醒,出汗后最好用毛巾擦去汗液,或者换件衣服,待汗水消失再温水洗澡。此外,长时间吹空调会影响排汗系统正常运行。高温天要给身体主动出汗的机会,不是特别闷热时,不妨关掉空调和电扇。

  5.多吃富含钾、钠的食物出汗会流失电解质,其中的钾元素能够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心肌功能,使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通过食用绿叶蔬菜或者水果来补充。还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多吃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适量吃些动物肝脏。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易出汗,平时要注意观察出汗是否有其他的不舒服,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出汗,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作者:书小言)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雨后迎晚霞

  • 台风“韦帕”在广东江门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