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启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启动

来源:顶端新闻2025-03-18 15:41

  顶端新闻记者 张玥颖

  暖风迎春来,书香正浓时。即日起,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正式启动。

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启动

  本次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河南省出版协会、全省新华书店、各省辖市党委宣传部、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航空港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主办,依托全省工会、团委、妇联、教育等部门,有效利用实体书店、城市书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社区、职工)书屋、各级图书馆、基层公共文化空间,面向全省开展。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包括“书香少年”“阅读之星”“书香家庭”“新时代阅读推广人”“书香光影”“我的枕边书”六大赛事活动,覆盖不同年龄、职业和群体,构建“全龄参与、全域覆盖”的阅读推广体系。 面向全省各界人士进行赛事评选。

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启动

  具体评选标准如下:

  “书香少年”评选活动。在全省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对阅读有浓厚兴趣,在班级和学校阅读活动中起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各类读书活动,表现出色,成绩优异;坚持阅读并形成良好习惯,喜欢与别人交流读书感受,表达观点;积极撰写读书笔记,篇幅多、质量好。

  “阅读之星”评选活动。在全省18岁以上的阅读爱好者群体中组织开展;年度阅读量不得低于2024年全国人均阅读量水平,积极进取,因读书而改变命运、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来自基层、身处艰苦环境的读书人;热爱推广阅读,服务和带动他人读书,事迹突出的人;读书、藏书,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够通过阅读陶冶性情、完善人格,人生态度积极、社会形象正面的人;有较为突出的读书成果或公开出版个人著作;在社区乃至社会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热爱阅读,具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家庭有一定的支出用于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等;家庭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家庭成员年阅读量均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均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家庭有热爱读书的传统和崇尚读书、向上向善的家风家教,形成了相对行之有效的阅读经验;家庭成员参与阅读公益事业,积极带动邻里参与阅读,均具有一定的传播度和影响力,起到示范作用。

  “新时代阅读推广人”评选活动。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能够创新阅读内容和活动方式,有较强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带头作用,组织、参与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读书活动成效显著;在宣传读书活动、营造全民读书氛围、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从事阅读推广工作满三年以上。

  “书香光影”评选活动。深入全省读书活动现场、城乡基层和广大读者中组织开展;紧扣书香河南全民阅读主题,明确展现“书籍”或“阅读”,包括个人阅读时刻(如书店、图书馆内的场景,以及书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等),书籍与个人生活、社会文化的故事,或对书籍、书店、书屋的情感表达等;充分反映各地、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亮点和特色,全方位展现积极推进书香河南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我的枕边书”评选活动。在全省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及职工群体中组织开展;围绕自己经常翻阅的图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与体验,着重描绘在购买、阅读及分享图书中发生的动人故事,说明该书对自己身心成长的影响。

  活动报名流程

  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分为宣传申报、各地遴选和网络票选、省级终选四个阶段。书香河南公共文化平台APP、微信小程序、顶端新闻文化频道接入的书香河南公共文化平台,均设立“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专区。

  参与单位、团体、个人可通过平台按地区报送,报名时要提供相关资料,注意对照申报类别和所属县市区进行填报,最终分类别评选。赛事详情及规则请关注官方平台公告。

  进入顶端新闻APP,选择文化频道,下拉至“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报名”,即可进入活动。

  以书为媒,共赴精神盛宴;以赛为桥,传递文明薪火。

  2025年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系列赛事活动诚邀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你,执笔抒怀、发声传韵,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原文化的璀璨篇章,以书香社会、书香河南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